课堂的“颜值”与“价值”
2017-12-06陈六一
陈六一
一、颜值:教温暖的数学
【片段1】
生:两根一样长的磁条,把其中一根剪成两小段,有的小组拼出了三角形,有的小组拼不出三角形,问题出在哪里呢?
师:先出示两根一样长的线,再将上面一根分成两段,动画演示这两根线努力靠近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生:分成的两小段撑起之后无法相交,如果这两小段相交了,就和长的那条重合了。
教师出示昨天的作业:当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能画出三角形吗?当时大家争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现在能统一意见吗?
生:如同老师刚才的演示,当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只能画出两个顶点,另一个点无法抬起,要么抬起了也不可能相交,也就是说无法围出一个面,自然画不出三角形。
【赏析】学生的疑问自是学生的认知障碍,而且学生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竟然出现了相悖的答案,亟需老师点拨释疑。这下学生明白了,原来同学所谓的“能拼成三角形”,其实并未拼成,不是顶点没对准,就是两边未搭上,视觉上的错误是由于磁条的粗细带来的误会。毕竟线段是没有粗细的,可限于生活材料,能找到的细铁丝、细磁条等终究都是有粗细的,这样容易出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学生“看见”了拼搭成功的三角形,如果此时教师任凭自己空讲道理,学生是无法信服的。而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不但可以弥补真实材料的不足,而且催生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当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两条短线如学生所言要么撑不开,要么撑开了搭不上。
【片段2】
师:一根线段长3厘米,另一根线段长8厘米。要围出一个三角形,还需要一根几厘米的线段?
生:6厘米,6+3>8;7厘米,7+3>8;8厘米,8+3>8。其实,只要大于5厘米的都行,但5厘米不行,因为5+3=8。
师:那11厘米行么?
生:11+3>8,当然可以。
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仅是一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包含着两边之差应小于第三边。
【赏析】学生虽然已经懂得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是这时学生的思维还不缜密,不能通盘考虑任何一条边都可以看作第三边。其實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有三组关系:a+b>c,a+c>b,b+c>a。正是几何画板的再度演示,学生认识到了当第三边为11厘米时,三个点又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就是学生所说的:“不仅是一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包含着两边之差应小于第三边。”这样认知的不足才重新顺应到了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被动到主动,从木讷到灵动,学生竟被数学的深刻给打动了。当理性的学习有了心理上的需求,智力活动也就随之踊跃开展。这也证实了维果茨基的理论:“与儿童发展相适应的认知的、社会情感的、行为的支架明显地促进了认知的发展。”
二、价值:核心素养的诉求
【片段3】
教师贴出一根骨头和一幅小狗的相片:狗会怎么做?
生:以小狗和骨头为端点,画出一条线段。
师:小狗干吗不先到这一点再去拿骨头?
生:在三角形的画面中,走两条边的路程要大于走一条边的路程。
师:材料袋里有两根不一样长的磁条,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吗?
生:不能。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把长的一根剪成两段。
师:为什么剪短的一根不行?
生:剪短的,要么无法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要么围成了,顶点却无法重合。
师:那大家动手验证,是否真的如此。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老师现在想将磁铁重新接回去,你看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1号磁条+2号磁条>3号磁条,2号磁条+3号磁条>1号磁条,1号磁条+3号磁条>2号磁条。
师: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拿出自己的作品):为什么老师将长的剪成了两段,却拼不出三角形。
生:懂了,虽然剪了长的,但是剪出的一小段加上另一条没有大于剪出的一大段,也就是说没有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拼不出。
【赏析】“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通常的教法是:归纳法发现规律,即教师先让学生去拼三角形,然后通过数据整理,发现拼成的三角形都有一个共同点: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是,因为数是无限的,要么学生总想找出一组反例,以证明老师的说法不尽然是对的;要么学生觉得没有海量数据的支撑,不愿相信结论。蔡鸿英老师在教学中从学生本能出发,用演绎的方法诠释本能,这样为几何素养而教,课堂精彩纷呈亮点频现。但是,不同的学生对于新知的内化,是有不同的速度与不同的感触渠道的。
再次梳理蔡老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其动画演示的“高颜值”,营造了一份安全学习心理的“场”。又在学生自鸣得意的满足之时,打破了学生认知表征的平衡,让学生学会严谨,学会缜密。例如,学生都懂得要剪两根磁条中长的那根,才可以拼出三角形,而且在这样的操作中明确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师偏偏出示一个不成功的作品,原来剪长的也要符合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正是在这种不断失衡的状态中,将概念从表象走向思辨,丰盈了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从而实现了教学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