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7-12-06刘良军李如岚
刘良军+李如岚
【摘 要】本文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述构建校企合作“五建五融合”即双方建设课堂而融合、建设培养平台而融合、建设文化载体而融合、建设师资团队而融合、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而融合的职业道德培育路径,以此展开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全程全员化培养。
【关键词】校企合作 中职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B-0024-03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既关系着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也联系着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和利益。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核心引领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因此,其培养的核心内涵可视为:重视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开展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严格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等。
一、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与教育现状
当前,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明显落后于职业技能的发展要求,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体现在以下方面:学生因职业道德方面的不足而不能適应企业的要求,如职业纪律差,迟到早退,遵守规定意识淡漠;缺乏职业意识,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不够诚实,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虚报瞒报;不吃苦耐劳,工作偷懒,不愿干重活;好高骛远,不能踏实工作,缺乏意志力等。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而且影响了企业的用工和发展。但是职业院校却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不明确,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点不清楚,教育内容与施教模式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关联,培养职业道德的教学方法缺乏亲和力、缺失针对性等。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培养内容“虚”与“空”、实效“弱”与“差”,课程教学被动、消极;校园文化作为职业道德教育载体缺乏职业特征,与职业文化、企业文化、岗位文化有效融合衔接不足;职业道德培养缺乏长效性管理和整体性的顶层设计。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实践
多年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围绕职业道德培养的重点问题,基于校企合作,双方建设课堂而融合、建设培养平台而融合、建设文化载体而融合、建设师资团队而融合、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而融合,形成了职业道德培育“五建五融合”系统培养路径,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开展了全程全员培养实践,为职业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可借鉴经验。
(一)建设两阶段逐级深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道德培养课堂,实现教、学、做的融合。校内学习阶段:作为职业道德教育主渠道的德育课堂,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专业课堂渗透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内容,融入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重视仿真与模拟。顶岗实习阶段:企业全介入,在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上进行综合培养。
1.德育课堂,作为职业道德教育主渠道强化实践性。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和程序设计德育课程教学,设立理论学习情境和实践项目学习情境,构建典型工作任务,突出来自社会的德育“活动”与体现课程内容的“实践”项目,这些“活动”与“实践”直接指向专业工作岗位或工作过程所需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
2.专业课堂,重视行业企业职业道德的培养。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上,依托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内容实施,将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企业精神、工作规范纳入其中,在“做、学、教”中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3.顶岗学习课堂,在校外实习基地或企业进行顶岗学习锻炼。通过深入具体行业,在实际岗位中,将企业愿景融汇于心,根据岗位职责,学生完全按照企业的规范要求,实地接受全真实的职业道德训化和技术技能训练。
(二)建设“体验+实践型”职业道德培养基地,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融合。建成具有深厚校企合作背景的五大职业道德培养基地,一是“门桥楼亭”职业道德教育基地。恒心门、明阳亭和今朝亭、文金桥、健身楼,一处建筑一处景,一段故事一个人。运用成功校友典型,对业余党校、团校学员、系部专业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二是理工讲坛。将企业老总、道德模范请进来,将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讲出来,为学生点亮智慧与成长的明灯。三是校企深度合作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深度合作,建设金岸制冷实训中心、七匹狼服装生产车间、昌桂源教学工地、五菱汽车 4S 店、启航商务中心和民族掐丝工作坊等典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展现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产教融合、校企文化融合,学生做中学,将企业的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入心、入脑,化为行动。四是企业化管理班级。通过“班委设置企业化”、学生管理考核“虚拟工资化”、学生活动“职业场景化”,班级管理对接了企业文化,对学生职业角色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校园创业门店,开辟学生自主管理的星火理工超市、小麦快递公司、电气维修服务中心、面点实训服务部、汽车美容服务店等创业门店,拓展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空间。
(三)建设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十大”活动载体,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来打造“德技双举、立业立人”校园文化。大力落实企业经典管理模式——“9S”管理和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九全九美”管理在全校实施。“9S”管理把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所进行的管理,条理化为“安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节约、素养、满意和服务”九项规范要求加以落实。“九全”管理要求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渗透、全监控、全跟踪进行管理。“九美”以爱党爱国为美、爱岗敬业为美、品德高尚为美、遵纪守法为美、团结互助为美、立志成才为美、勤奋学习为美、技能精湛为美、强健体魄为美。其中,在强调职业技能和强健体魄的同时,把品行、情操、职业道德放在突出地位。引进、借鉴先进、优秀企业文化元素,加大校园职业文化建设力度,形成学校“十大”职业化培育活动载体。
“职业教育第一课”抓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和重点开展顶岗实习前的“职教第一课”,使学生较好完成由初中生向中职学生的转变,进而完成由中职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学生“天天练”职业习惯养成活动,练礼仪、讲规范、提素养。人人参与职业礼仪养成“万人千岗”活动,重体验,讲道德,明事理。提倡参加学习雷锋志愿者技能服务活动,践行服务为民,奉献社会的道德风范。每月一次的职业行为规范教育整顿活动,将社会的规范要求具体落实在学生的每一个行为表现上。班主任“三心”职业道德育人活动。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班主任设计活动,唤醒与鼓舞学生的自信心、责任心和敬业心。还有创业开放日活动、文明风采大赛、职业礼仪、职业形象大赛,以及技能之星评比活动等,无不把“德技双举、立业立人”校园职业文化理念作为引领。通过“九全九美”和 9S 管理模式,实现造就“有尊严金色蓝领”的育人目标。
(四)建设“三元n+”职业道德培养团队,实现团队的专兼融合。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社会优质资源,打造“德育教师+专业教师+班主任+企业家+能工巧匠+成功校友+社会名人+道德模范+……”职业道德教育专兼融合的师资队伍。“一元n+”为重点建设来自学校的专任教师、班主任指导团队,一是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二是通过企业实践等有效途径加以培养。“二元n+”为学校聘请来自企业的企业家、成功校友等,他们开设讲座,深入班级,既将自己刻苦学习、苦练本领的过往岁月,在社会打拼创业、艰辛又辉煌的奋斗历程告诉学生,也将企业的规范、社会的要求传达给学生。学校同时大量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实训,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按行业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标准要求学生。“三元n+”为学校特邀来自社会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他们的事迹折射社会的道德标准,他们的事迹感动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五)构建“双主体三级联动”机制,实现职业道德培养运行与管理的融合。以学校与企业、职能部门与生产部门、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形成三层级联动的协同运行管理模式。
1.设立“双主体三级联动”职业道德培养组织机构。(1)学校领导和校企合作企业领导组成职业道德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做好指导工作。(2)学校职能部门教务处、相关系部、学工处、团委和校企合作对应的车间、班组或工作岗位组成联合培养办公室,做好具体专业、岗位职业道德的实施设计。(3)系部组织教师、班主任,联络企业、社会人士通力配合,具体开展职业道德培养工作。
2.建立“双主体三级联动”的对话协调、共管共育機制。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每年1次以上的校企三级对话协调机制,调整改进完善职业道德培育的重点内容和方式。建立校企人员互派、共建实训基地、学生进企业实习机制,完善改革共管共育内涵,探索实施“急生产、用假期、享资源”校企合作办法,达到校、企、生互利共赢。
3.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顶岗实习质量考评办法》,从校企合作整体实施上提出职业道德培养的要求;制定《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及实施办法》,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并进行具体实施;制定《教师下企业实践办法(修订)》,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制定《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暂行规定》等学生评价制度,明确培养质量的评判标准。过完善职业道德培养相关制度,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
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把学生造就成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合格人才的永恒主题。职业学校作为培养国家建设后备军的重要基地,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培育职业道德的有效路径,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芳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思考[J].素质教育,2008(9)
[2]杨 坤.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7)
[3]梁 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3(4)
【作者简介】刘良军,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李如岚,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科评处处长,高级讲师。
(责编 刘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