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地区羊群卫生状况调查
2017-12-06沈朝建杨宏琳金秋实康京丽王幼明黄保续
张 毅,沈朝建,杨宏琳,李 印,金秋实,康京丽,王幼明,黄保续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我国北方地区羊群卫生状况调查
张 毅,沈朝建,杨宏琳,李 印,金秋实,康京丽,王幼明,黄保续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羊群生产、调运和交易等环节卫生状况,分析不同环节生物安全风险因素,2016年对内蒙古等15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进行了羊群卫生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羊养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2010-2015年羊养殖场户数减少了20.3%,出栏量增加了5.6%.养殖方式上,以放养和放圈养结合为主;繁育方式上,68%的场户为自繁自养.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整体较低,羊个体发病率为8.9%,死亡率为2.7%.平均每县有2个活羊市场,每个市场日均交易活羊813只;活羊交易市场卫生状况总体较差.跨县境调出羊数量约占出栏量的56%;饲养用活羊长距离跨省调运范围广且呈聚集性分布;经纪人在羊只调运环节中起重要作用.
羊群;卫生状况;疫病防控;流行病学
我国羊养殖量巨大,2014年山羊出栏量为1.46亿只,约占全球出栏量的33.3%(全球为4.38亿只),绵羊出栏1.30亿只,约占全球出栏量的24.2%(全球为5.37亿只)[1].虽然我国山羊和绵羊养殖总量均居全球首位,但只占全球8%的耕地和12%的草原,因此羊养殖密度很大.
2000-2014年,我国人群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发病数呈上升趋势,近3年来每年均在4万人以上.这些感染病例中,从事羊养殖、贩运和防疫的职业人群占很大比例[2-3].2014年我国暴发了小反刍兽疫疫情,所有羊养殖地区无一幸免,给我国羊养殖产业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全国仍时有小反刍兽疫散发病例的报告[4-5].从以上数据和情况来看,疫病在我国羊群中的流行状况仍比较严重,在对公共卫生和养殖业造成的危害较大.因此,了解和掌握目前我国养殖羊群的卫生状况,对于预测疫病发生趋势,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至关重要.
为了解羊群生产、调运和交易等环节的卫生状况,分析不同环节生物安全风险,联合内蒙古等15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兽医部门,开展了羊群卫生状况及价值链调查.
1 范围和方法
1.1 范围
对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15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的128个县市实施了问卷调查;对53个县2 077个养殖场、62个活羊交易市场进行了现场调查,走访活羊经纪人326名,累计回收问卷2 630份.
1.2 数据来源
羊养殖结构数据来自于《中国畜牧业年鉴》(2011-2015年)和《中国畜牧业统计》(2011-2014);其它数据来源于本次调查和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流行病学数据库.
1.3 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用EpiData录入,导出至相应Excel表格后,进行描述统计分析.采用Arcgis 10.1进行空间数据分析,采用Ucinet软件绘制社会网络分析图.
2 近年来全国羊养殖变化情况
2.1 养殖聚集性特征依旧明显
从养殖数量上看,内蒙古、河北、新疆、甘肃等西北部地区的养殖量依然较高;从养殖密度上看,河北、山东、河南、宁夏等省份最大.具体分布特征见图1.
2.2 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0-2014年,全国羊养殖户数由2010年的2 166.5万户下降到2014年的1 727.0万户,减少了439.5万户,降幅达20.3%;羊出栏量由27 220.2万只增加到28 741.6万只,增幅达5.6%.5年间,全国养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年出栏100只以下养殖场数逐年减少,出栏占比不断下降;年出栏100只以上场户数不断增加,出栏占比大幅提升,且年出栏500只以上养殖军平均增幅明显(表1).
图1 各省份羊养殖分布情况(2015年统计数据)
表1 不同规模羊养殖场户数及出栏数占比 单位:%
3 羊养殖情况
3.1 养殖与繁育方式
调查数据显示,112个调查县(区)共有羊养殖场户552 274户,2015年共出栏羊3 976.4万只、年末存栏4 878.0万只,其中公司及合作社方式养殖羊出栏1 255.1万只,占总出栏数的32%,而其场户数仅为8 258户,占总场户数的1%.公司及合作社方式养殖年均出栏1 520只,散养户年均出栏50只.饲养方式上,以放养和圈养相结合为主,场户占比为41%,圈养占比大幅上升,达36%.繁育方式上,以自繁自育为主,68%的养殖场户采用这一模式.
3.2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调查表明:65%的羊养殖场户调入羊时不进行隔离观察,直接混群饲养;41.6%的羊养殖场户除养羊外,还养殖牛、猪等其他经济动物;41.6%的养羊户饲养有家犬.走访的养殖场中,除少数种羊场和大规模养殖场外,绝大部分中小规模养殖场没有车辆和人员消毒设施;74%的养殖场没有驻场兽医或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在羊群发生疾病时,56%的养殖场户请乡村兽医进行诊疗,14%的养殖场户自己诊疗,12%的养殖场户由驻场兽医进行诊疗,18%的养殖场请其他技术人员诊疗(图2).
图2 羊群疾病诊疗技术依托占比分布
3.3 免疫情况
调查显示:超过70%的养羊场户使用了口蹄疫、羊痘、小反刍兽疫疫苗,以及羊快疫、羊猝狙、羊黑疫和羊肠毒血病的quot;三联四防quot;疫苗;布病的场户免疫率为55.5%;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炭疽等疫苗的免疫率低于15.0%(图3).不同养殖方式养羊场户的疫苗免疫率存在差异,放养场户的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强制免疫疫苗免疫率低于圈养、圈放养结合场户.圈养场户布病疫苗免疫率高于其他两种方式养殖场户.圈养、圈放养结合场户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免疫率较高,而放养场户炭疽疫苗免疫率较高(表2).
图3 各种疫苗场户免疫率分布
表2 不同养殖方式场户各类疫苗免疫率 单位:%
3.4 羊发病、死亡和防疫投入情况
3.4.1 各病种场群发病率.调查表明,羊群常见疫病中,羔羊痢疾的场群发病率最高,为22.7%.各病种场群发病率详见表3.分析表明,不同养殖方式场户的各病种发病率存在差异,放养方式中的羊快疫、羊猝狙、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较高,圈放养结合方式中的羊口炎发病率较高.
表3 各疫病场群发病率及置信区间
3.4.2 个体发病率、死亡率.调查表明:2015年15个省份羊个体发病率平均为8.9%(95%CI:1.1%~20.4%);个体死亡率平均为2.7%(95%CI:3.5%~6.1%).
3.4.3 病死羊处理情况.53.0%的养殖场户采取直接掩埋方式处理病死羊,45.0%的养殖场户将病死羊集中无害化处理,2.0%的养殖户将病死羊以出售给商贩、自己食用或饲喂动物.
3.4.4 羊场疫病防治投入情况.数据显示,调查区域疫病防治投入平均费用为9.5元/只,其中药物和治疗费用为5.0元/只,疫苗费用为2.8元/只,消毒费用为0.6元/只,其他费用为1.1元/只.不同地区疫苗费用差异较大,部分县区疫苗费用由政府全部承担.
4 活羊市场交易和卫生状况
4.1 活羊外调比例高,羊交易市场分布广
问卷调查的112个县,年出栏总数为3 976.35万只,其中屠宰羊1 747.5万只,当地屠宰羊占总出栏量的43.9%,其余的均跨县境调出至其他地方.112个县共有活羊交易市场225个,平均每县2个.但交易市场分布不均,如在宁夏调查的6个县共有62个交易市场,而在青海调查的8个县均没有交易市场.调查的62个活羊交易市场日平均交易活羊813只,最大日均交易约10 000只,最小日均交易20只.
4.2 市场卫生管理情况
4.2.1 活羊在市场过夜存放情况.调查表明,19.0%的市场将当天未售出的活羊留在市场过夜,74.1%的市场由商贩将未售出的活羊运出,6.9%的市场上述两种情形均存在(图4).
图4 活羊市场过夜存放占比分布情况
4.2.2 清洗消毒与记录情况.调查表明:80.7%的市场设有清洗消毒制度,其中73.9%的市场清洗消毒由管理方负责(图5);68.4%的市场不记录活羊交易和出入场情况.
图5 交易市场清洗消毒占比情况
5 经纪人经营行为和活羊调运情况
5.1 贩运人员数量多,贩运行为复杂
5.1.1 活羊经纪人.112个县市共有活羊经纪人7 565人,平均每县市68人,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每县活羊经纪人数最多.调查的326名活羊经纪人,平均从事贩羊时间为10.1年,年均贩运活羊数12 100只(最少60只,最多30万只).66.0%的经纪人同时还养羊,3.3%的从事饲料加工和销售工作,34.0%进行活羊屠宰加工(图6).
图6 经纪人从事相关活动占比情况
5.1.2 活羊收购来源复杂.经纪人收购活羊来源包括规模养殖场、散养户、批发市场及其他经纪人等.调查表明,22.3%的经纪人平常一次贩运会从不同的县市收羊,77.7%的经纪人只从同一个县收羊,平均每次贩羊151只.活羊收购上,68.2%的经纪人上门收购(图7).活羊来源上,从养殖环节购羊的经纪人占比最高.
图7 经纪人活羊收购方式占比分布
5.1.3 活羊销售去向多样.销售方式上,48.9%的经纪人送货上门售羊,12.6%的经纪人是买主上门购羊,其余的两种方式均有.活羊销售去向上,养殖、市场和屠宰等各环节均有经纪人的占比最高,去向单一环节的各类中,以屠宰环节经纪人的占比最高(图8-A).具体销售对象包括规模养殖场、散养户、活羊市场及其他经纪人等(图8-B).
5.1.4 活羊暂养时间长、混群饲养普遍.调查表明,70.3%的经纪人有专门暂养活羊的场所,活羊平均暂存时间为17.8 d(最长为200 d,最短为1 d).暂养时,40.5%的经纪人将不同批次的羊混群饲养.
图8 经纪人活羊销售去向和对象占比分布
5.2 活羊长距离跨省调运范围广且呈聚集性分布
以吉林省饲养用羊外调为例,2015年外调进入饲养环节的羊只主要来源于该省西部地区,调运覆盖范围涉及25个省份.社会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吉林省饲养羊外调目的地组成的调运网络主要节点包括山东省菏泽市、济宁市、东营市、临沂市,以及江苏省徐州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北省保定市等(图9).
图9 吉林省2015年饲养用羊外调网络主要节点及其中心度空间分布
6 讨论与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高质量动物蛋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羊养殖产业有了巨大发展,2015年种羊年末存栏量相比2010年提高了1倍[6].由于我国羊养殖地区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而我国东南地区对羊肉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活羊长距离运输非常频繁,而且数量巨大[7].由于我国羊群养殖密度和活羊调运量的增加,疫病感染和传播风险在加大.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统计,羊主要疫病有54种,其中传染病35种(病毒性传染病11种、细菌性传染病18种、其他微生物类传染病6种),寄生虫病19种[8].目前在我国流行的危害较大的羊群疫病主要有布病、包虫病等,其中布病还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中所列的首要防控人兽共患病.本次调查选择的内蒙古等15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是我国的羊主要产区,同时羊群布病的流行情况也较为严重.为了评估我国羊群动物疫病发病风险,配合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等防治计划的实施,2016年进行了北方地区羊群卫生状况及价值链调查.
调查显示,羊群养殖规模化程度在逐年提高,但仍以农户散养为主,繁育模式以自繁自育为主.羊养殖场特别是中小规模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羊与猪、牛等其他经济动物及犬类混养、引入外来羊群时不经隔离检疫,直接混群的现象较普遍.羊个体发病率达8.9%,距离2020年羊发病率降至3%的目标,仍有差距.活羊交易市场内,牛、猪等口蹄疫、布病易感动物交易等危及生物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活羊经纪人跨区域、多个环节连续收购活羊、不同批次的羊混群暂养、从事养殖等经营行为是造成疫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风险因素.
为提高我国羊群养殖卫生水平,降低由于活羊调运带来的疫病传播风险,建议进一步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防疫条件审核,逐步淘汰防疫条件差的场户,推进标准化养殖,提升羊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水平.(2)加强活羊市场管理,尽快出台活羊市场管理相关条例或指导意见,提高市场生物安全水平,建立活羊交易追溯体系,规范活羊市场交易行为.(3)推进经纪人职业行为的规范化,提高经纪人生物安全意识,降低活羊贩运行为带来的疫病传播风险.(4)进一步加强宣传,减少出售病死羊行为,降低疫病扩散风险.
动物卫生状况调查是确定动物卫生保护水平、进行疫情形势预判、开展动物疫病风险评估的基础.本次调查描述和分析了近几年我国羊主产区的养殖发展状况、卫生水平,以及疫病防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于布病、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决策的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然而本次调查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没能获得2015-2016年羊养殖数、各规模场户数等数据;部分省市的羊调运数据记录不够完整;部分问题问卷设计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以后调查中,与各地畜牧兽医部门加强沟通和合作,加以完善.
[1] 农业部畜牧业司. 中国畜牧业统计[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63-164.
[2] 范伟兴. 当前布鲁氏菌病现状和职业人群防护[J]. 兽医导刊,2015,17(9):18-22.
[3] 刘怡芳,吕杰,徐文体,等. 天津市2001-2014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职业人群血清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1447-1449.
[4] 黄烨祯. 江西省一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的暴发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7,34(2):11-14.
[5] 王华,吴晓东,包静月,等. 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现状与防控策略[J]. 动物医学进展,2015,36(6):142-145.
[6] 中国畜牧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畜牧业年鉴2016[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7] 王意蓉. 我国畜牧养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生态成因分析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3.
[8] 付明哲,许信刚. 陕西省羊病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J]. 畜牧兽医杂志,2016:35(1):56-59.
(责任编辑:朱迪国)
Investigation on Health Status of Sheep Flock in Northern China
Zhang Yi,Shen Chaojian,Yang Honglin,Li Yin,Jin Qiushi,Kang Jingli,Wang Youming,Huang Baoxu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266032)
In order to recognize the sanitary condition in the links of sheep flock production,transportation and trade,an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for bio-safety of every link,a survey towards sheep sanitary condition was conducted in 15 provinces(including Inner Mongolia),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and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Data showed that the scale level of sheep production had been continually increasing in China. The number of farms and households reduced by 20.3% from 2010 to 2015,meanwhile the slaughtering quantity increased by 5.6%.For raising mode,sheep stocking and a combination of stocking and captive breeding was dominant. For breeding,68% of the farms were self autotrophic. The overall level of bio-safety protection was low in the farms,the morbidity rate was 8.9%,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2.7%. In average,there were 2 live sheep markets in every county,and 813 sheep were traded in one market a day. The sanitary condition of the live sheep markets was poor on the whole. 56% of the slaughter sheep were transported out of the county. The trans-provincial transportation of live sheep used for raising had a wide range,showed as aggregated distribution. In addition,sheep broke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ing.
sheep flocks;sanitary condition;epidemic disease prevention;epidemiology
S851.3
B
1005-944X(2017)12-0010-06
10.3969/j.issn.1005-944X.2017.12.0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200500、2016YFD0501501)
沈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