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挡车辆的正确使用

2017-12-06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徐同华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挡位手动离合器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同华

自动挡车辆的正确使用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同华

随着自动变速器在车辆上的日益普及,对驾驶人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几类自动变速器的基础知识,探讨了变速器挡位的正确选择,同时对自动挡车辆一些特有的实用操作特点进行阐述,力图使驾驶人对自动变速器的使用更合理、更科学。

1 自动变速器基础知识

自动变速器一般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结合车速及其他相关条件自动选择传动比的机构,主要由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冷却滤油装置等5部分组成,具有操作简便舒适,换挡平顺无冲击等特点。当然,由于其结构较手动变速器更为复杂,因此制造成本高,故障率也比较高,维修技术难度大。当代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类型有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电液控制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和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SG或DCT)等。

1.1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

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是在传统的手动齿轮式变速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通过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操纵系统来实现换挡过程的自动化。AMT实际上是通过一个自动换挡系统来完成操作离合器和选、换挡的工作过程的,既具有液力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的优点,又保留了手动齿轮式变速器传动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制造等优势。由于其核心技术是微机控制,因此,电子技术及质量直接决定了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1.2 电液控制自动变速器(AT)

电液控制自动变速器(AT)通过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和车速传感器监测发动机负荷和车速,通过预先编制并存入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存储器中的换挡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确定换挡点和变矩器中锁止离合器的锁止时机,向电磁阀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换挡阀的油路通断,实现自动换挡。这类自动变速器耐用可靠,但换挡时有一定的顿挫感。

1.3 无级变速器(CVT)

当代汽车装配的无级变速器通常采用推块式金属V带,只需两组变速滑轮,就能实现无数个挡位和传动比的连续变化,使车辆的外界行驶条件与发动机负载实现最佳匹配。CVT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传动比无级变化(连续变化),在各种行驶工况下都能保证最佳的传动比,换挡时无闯挡现象;其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相较AT可以改善约5%。然而钢制V带能承受的扭矩有限,因此匹配的发动机功率不能太大。

1.4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SG或DCT)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的齿轮变速机构与手动变速器(MT)相似,为常啮合斜齿轮式;同时保留了手动变速器的同步器和换挡拨叉机构,通过液压或电动装置控制换挡拨叉的位置实现自动换挡操作;通过液压系统实现挡位组合、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以及变速器的冷却与润滑。用两个多片离合器(根据发动机功率的大小,多片离合器有干式和湿式2类)取代了液力变矩器,各离合器独立控制,一个离合器控制奇数挡(1挡、3挡、5挡和倒挡),另一个离合器控制偶数挡(2挡、4挡和6挡)。例如挂3挡时,4挡齿轮已经啮合,升挡时,动力可以马上通过4挡齿轮输出,与此同时,5挡齿轮已经空转待命,其余各挡的切换方式与之类似,这保证了超快的换挡速度,解决了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问题。

2 自动变速器挡位的应用

常见的自动变速器挡位包括“P”“R”“N”“D”“S”“L”等。

“P”挡为驻车挡,是唯一的一个机械锁止挡位,利用机械装置锁紧传动部分,使车辆不能移动,只在车辆较长时间停放或起动发动机时配合制动踏板使用。通常只有将挡位换入P挡,点火开关钥匙防拔锁止器才能解锁,钥匙方可拔下。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车辆完全停止的情况下才可使用P挡,否则可能损坏自动变速器。

“R”挡为倒挡,在倒车时使用,应在车辆完全停稳后挂入该挡,实现倒车。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挡杆下方设有一个选挡杆锁止电磁阀,用于控制选挡杆的锁止与解锁。在实际操作中,从P挡或R挡换入其他任意挡位或从其他任意挡位换入P挡或R挡,都必须按下选挡杆上的锁止开关才能继续操作,如此设计,可有效防止误操作。

“N”挡为空挡,位于该挡位时,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被切断,发动机空转,可在临时停车时(如在路口等待交通信号灯时)使用。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不能挂入该挡位使车辆空挡滑行,以防止变速器内摩擦片或制动器因润滑和冷却不足而烧蚀。另外,配有自动变速器的车辆上还装有空挡起动开关,只能在选挡杆位于“P”或“N”挡时才能起动发动机,以避免在其他挡位上误起动发动机时使汽车突然前窜。

“D”为前进挡,在一般情况下正常行驶时选用。通常“D”挡可在1挡至最高挡之间根据车速和发动机的负荷自动切换挡位。也就是说,只要将选挡杆放置在“D”挡上,驾驶人仅需控制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即可控制车速,不再需要对选挡杆进行调整。

“S”和“L”为低速挡,可在坡道等情况下使用。下坡时换入“S”或“L”挡,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避免行车制动器过热,导致制动效能下降。此外,在雨雪天气条件下,若路面附着条件较差,也可换入“S”或“L”挡行驶避免车辆打滑。

对于手动/自动一体式变速器,还有“+”和“-”挡。“+”代表升挡,将选挡杆向“+”方向移动,自动变速器会升一挡,重复此操作可以使自动变速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升至最高挡;“-”代表降挡,将选挡杆向“-”方向后移,自动变速器会降一挡,重复此操作可以使自动变速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降至1挡。

3 自动变速器特点

如同手动变速器一样,自动变速器在使用过程中有一些特殊的操作技巧及特点。

3.1 闯挡

所谓闯挡,是指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的顿挫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车辆静止时踩下制动踏板,将挡位换入D挡时,动力接入造成的轻微顿挫感。

(2)车辆行驶过程中升挡和降挡时的轻微顿挫感。

3.2 蠕动

安装自动变速器的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发动机起动后,将换挡杆置入任何可行驶的挡位,只要松开制动踏板和驻车制动器,即使不踩加速踏板,车辆也会慢慢移动,这就是自动变速器特有的“蠕动现象”。基于以上特点,松开制动踏板使车辆起步时,应特别小心,不能松得过于突然,以免酿成事故。

4 自动变速器操作注意事项

4.1 起步缓加油

驾驶自动挡车辆起步时,不能猛踩加速踏板。猛踩加速踏板不仅浪费燃油,还会使发动机转速快速升高,造成发动机大声轰鸣,以及自动变速器的磨损。应缓慢踩下加速踏板,使发动机转速均匀提高,车速提高后再轻轻松一下加速踏板,使自动变速器升挡,然后再继续缓踩加速踏板,这样车辆提速反而更快。

4.2 滑行

滑行是指装有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踩住离合器踏板或将挡位换至空挡,切断发动机与传动系统的连接,利用车辆惯性行驶的操作方法。对于自动挡车辆,如果在行驶过程中将换挡杆拨入N挡或在下坡时用N挡进行滑行,由于发动机怠速运转,自动变速器油泵的出油量减少,润滑能力减弱,而自动变速器内的元件仍受到车轮和传动系统的反拖而高速旋转,由于润滑不良,可能造成行星齿轮、轴承、离合器和止推垫等元件烧蚀损坏。

4.3 强制降挡

强制降挡一般在超车或上坡时使用,是指变速器挡位位于D挡行驶时,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发动机转速升高,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会强制控制自动变速器降低1个~2个挡位,输出扭矩显著增加,可实现高速超车或上坡。强制降挡工况不宜经常使用,否则会影响自动变速器的寿命。

4.4 发动机制动

下长坡等行驶条件下,若完全松开加速踏板后车速仍然太高,可将选挡杆置于L位,此时驱动轮经传动轴、变速器、变矩器反拖发动机旋转,这样可利用发动机阻力使车辆减速,这种情况称为发动机制动。发动机制动挡位越低,制动效果越好。但这种方法对自动变速器内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磨损较大,因此,只在下长坡避免行车制动器长时间制动导致热衰退,以及极端行驶条件下使用。

4.5 停车时挡位的选择

在停车等待交通信号灯时,很多驾驶人喜欢将选挡杆保持在D挡,并通过踩下制动踏板保持车辆静止。如果等待时间较长,这一做法就不可取了,应该将变速器挡位换至N挡,并拉紧驻车制动器。

如果车辆长时间停放,应先将车辆停稳,再拉紧驻车制动器,最后将变速器挡位换入“P挡”

4.6 拖车时驱动轮要离地

由于自动变速器内部各机构的润滑是依靠发动机转动时液力变矩器泵轮的轴套带动油泵运转产生油压来润滑自动变速器的。在发动机不工作的情况下,自动变速器各执行元件得不到良好的润滑易造成磨损或损坏。所以拖车时,驱动轮应离地,避免驱动轮通过传动机构反拖自动变速器。如果拖车时没有条件保证驱动轮离地,则拖车距离不得大于50 km,拖车速度不超过50 km/h,否则可能损坏自动变速器。

4.7 循环跳挡

如果车辆以超速挡(传动比 i<1的挡位统称超速挡)在坡道上行驶,坡道阻力大于驱动力,导致车速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自动变速器的挡位会降低一个挡位,而到了低一级挡位后,驱动力大于坡道阻力,汽车被加速,到一定车速后又会升挡。若坡道较长,将重复上述过程,形成“循环跳挡”。这会加剧自动变速器内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出现“循环跳挡”的情况,必须限制超速挡的使用。对于有超速挡开关的车辆,可关闭超速挡,对于没有超速挡开关的车辆,可以采用S或L挡。

2017-03-27)

猜你喜欢

挡位手动离合器
某商用车AMT离合器的支撑方案优化
居家大影院随心造 XY DL45手动地拉幕
道路载荷谱原始数据处理算法的研究
马自达6车变速器挡位错乱
DCT自动变速箱在升档过程中的离合器油压控制
现代名图偶尔无挡位显示
风行S5001.6L手动尊享型
宝骏5601.8L手动豪华型
C4世嘉 1.6L手动豪华型
多挡电热器的挡位变换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