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分析
2017-12-05刘晶
刘晶
【摘 要】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标准是清晰性和价值性、大众性和指向性、层次性和发展性,策略是:新颖巧妙地设计问题;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 ; 提升提问的启发性;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关键词】 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标准;策略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它是每位教师应不断学习的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环环相扣的提问中使学生逐步消化、理解,避免直接灌输枯燥、乏味的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也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主要桥梁。教师只有掌握了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与策略,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开发智力都有很大的作用。
一、有效性提问的概念和内涵
有效性提问是一种能够激发人的想像思维,使人产生疑问、困惑,并想继续探索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激发人们的想像力,促使人不断探索,最终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特别是教学中难点和重点问题,对于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恰当的时间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以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只有教师在课下精心设置准备问题,才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标准
1、清晰性和价值性
在数学课堂中提问应该是简洁明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所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有意义,使学生理解问题的内涵,并进行探索。教师在提问中应尽量使问题简洁明了,容易理解,避免不规范和晦涩难懂的提问。其次,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有价值。有价值即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有启发性,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思考,使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步步深入,能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在提问中,教师应注意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既不能晦涩难懂也不能过分容易,使学生失去挑战性。
2、大众性和指向性
教师在课堂中提的问题应具有大众性。所提出的问题,应该面向班里大多数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尖子生。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接受程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积极思考并寻求解决方法。如果教师每次提出的问题只针对优秀的学生,就会使多数学生无所事事,不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指向性。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每个问题要紧紧围绕相关问题的解决,环环相扣,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引导学生理解课堂难点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有趣又要有指向性,使本堂课的难点问题在愉悦的氛围中一一解决。
3、层次性和发展性
教师所设计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紧紧围绕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层层深入的设计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避免突兀的提出本课的难点问题,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应围绕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问题,设计出一个具有逻辑性,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深入浅出,构成具有鲜明层次性、针对性的问题链,逐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牢牢抓住教学内容,使问题既有效有要有趣,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能力,打开思路,层层深入。此外,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发展性。因为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顾全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一系列提问中不断启发学生,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此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原则,使问题具有阶梯性、系列性。问题的提出是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各个知识点贯穿在一起,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也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1、新颖巧妙地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提问要有技巧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发人深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重难点,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巧妙,把学生一步步带入到问题当中来,抓住时机,富有技巧性的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配合老师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授完某个知识点以后,不要直接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等问题,而是要把所问问题放到某个具体实例中去,避免问题的单调乏味,例如可以把某个知识点比作学生身边的事物或是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如讲到数学中集合排列的问题时,可以按照学生的身高去排列,也可以根据班级男女生的人数去排列,还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去排列,这样用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复杂概念。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小组,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把集合问题想象成不同的水果、蔬菜的组合,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新颖巧妙,提问时要有艺术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2、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注重对提问时机的把握。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适当的时机提出合理有效的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同的教学时间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应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时机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通常来说,教师在教授新课时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概括总结再引入本节课新的知识点。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使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教师在学生提出新问题时要抓住时机提出新问题,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教师通过梳理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新的知识点做好准备。此外,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的组织以及语气的轻重缓和,提问时要有针对性,使问题具体化,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趣。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每位教师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的积累总结,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好的课堂提问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开动大脑,自觉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营造一種大家跃跃欲试、积极发言的课堂状态。这样课堂提问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氛围宽松、愉快,使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提升提问的启发性
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而独特,积极开动学生的大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涉及问题时要变换不同的角度,使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主导引领的作用,好的引导才能开发学生智力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不能千篇一律、老生常谈,调动不起学生的好奇心,达不到提问的效果。教師在提问时不能仅仅让学生的得出简单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举一反三,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意识的过程。教师在每次提出问题后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脑,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够完整,教师应该耐心等待,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期待其它学生的补充完善。
4、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时机,在恰当的时候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不要匆匆给出答案,这样并不能达到课堂提问的理想效果。教师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因为学生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教师需要照顾绝大多数的学生,要耐心等待,在问题的相隔时间段要注意把握分寸。对于较容易的问题,教师可留出较少的时间沟通交流。例如对于简单的认知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如果能即刻回答则可进入下一问题,无需多花时间探讨。而对于逻辑性、批判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延长等待时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使问题更加明朗化,这样学生会更有成就感。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间,有时时间也不能太长,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集中,偏离方向。总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科学性、逻辑性,使每个知识点都能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尽可能兼顾每位学生的接受程度,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飞跃.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1.
[2] 薛莺.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
[3] 陈晓岚.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
[4] 李敏.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J].科技资讯,2007.
[5] 徐慕华.探析数学认知形成阶段有效提问的着力点[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
【作者简介】
刘 晶, 现供职于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