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2017-12-05颉志厚
颉志厚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本文主要阐述实践中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培养;能力
新课程理念带来学习方式上的变革,即“自主、合作、探究”。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沿袭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进行着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丧失殆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不用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把学习的权利和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及学会学习。那么,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根据几十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总结了以下几点看法,写出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拥有“想学”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是构成学习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充分创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有:
(一)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后,自己在台上绘声绘色的表演,通过动作语言来深刻的把握人物特征,揭示主题思想。学生们滑稽的动作和夸张的讽刺语言,加强了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下,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这样的教学实践如果能长期坚持,必然会激发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这种兴趣,就会乐于学习。
(二)创设氛围,民主教学
面对一个个生龙活虎而又充满了好奇心的学生,我们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充满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心智,激发潜能,感染学生的目的。事实证明,在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学生就会敢想、敢说,这正是萌发创造力所需要的环境和土壤。
(三)激励评价,关爱差生
激励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催动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对待一些相对后进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如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显得很重要,经常性地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
二、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会学”的方法
(一)自主预习
学习一篇课文前,让学生查找有关的资料,不但能在教学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有利于提前作好心理准备,学生带着预习中不解的问题进入课堂;有利于构建新的学习起点,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更有利于课堂的精彩生成。学生充分感知教学内容后,会形成更成熟的想法,通过交流、思维碰撞,精彩的阐述会在课堂引发,智慧的火花会在课堂迸发。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环节,促使学生自主预习,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二)自主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在阅读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与年级特点,设计自己的阅读目标;二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我们与学生一起总结出“自我阅读五步法”,即:一读,感知内容;二读,解词赏句;三读,理思路习方法;四读,质疑释疑;五读,阅读链接,以课文为圆心进行拓展阅读。这样,学生在自读、自悟式的语文学习中,和同伴交流心得,交换思想,生成新的认知,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自主观察
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指导学生怎么观察。集中精力观察,力争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时还要善于带着问题,抓重点、抓本质,对于一些异常现象也不放过。
(四)独立思考
上课时尽可能使学生眼、脑、手并用;课后作业要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克服依赖教师讲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进行试卷讲评,可由学生自己先评。
(五)自主整理、归纳
在进行完一个单元,半个学期、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应该让学生学会总结的方法,主要有画知识结构图、概括归纳、比较总结等。
三、营造自主质疑的氛围,使学生养成“善学”的习惯
(一)自主质疑
“疑乃思之源,思为智之本”。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悟,对教材质疑,对同学质疑,对师长质疑,在一切有疑处质疑。教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的隐含义、言尽而意未尽处等,都要着力引导学生关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质疑,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能调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我在教学中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题。例如: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我鼓励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思考后,会提出很多问题,有的同学问:“为什么生命要“再塑”呢?”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就组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不但从中体会到了沙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而且也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加深理解了课文.
(二)自主释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见,勤于思考对于求知是多么重要。学生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教师要重方法的指导,轻结果的给予,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律让学生去探询结果,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释疑中体验思考的乐趣。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不一定都亲自给予解答,有的问题,如能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解疑能力,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使他们得到充分地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