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活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7-12-05何晶晶
何晶晶
摘 要:21世纪属于一个综合能力与素质全面提升的时代,在时代发展脚步不断提升的大环境下,社会对高级技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尤其是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因为当前语文学科本身具有语言方面的属性,它占据着当前技工院校中培养高素质技工人才的重要培养地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要从生活中感悟,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
关键词:生活教育;生活感悟;創新教学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安排的意见》曾指出“课堂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校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一、更新教学观念,倡导生活教育
陶行知曾说“社会即学校”,他坚持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中职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结出绚烂的果实。所以,中职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中心,生活需要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实行按需施教,以素质教育为宗旨,构建实用性、活动性教学内容,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对接,指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以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
二、唤醒学生在写作中的生活积累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提出:“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主张。他认为语文课自始至终都是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离开了这一练习,学生只能获得一点语文知识,不能养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当今,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仍存在着重讲轻练的问题,这样作为课堂练习,其功效就更为重要了。不仅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减少课外练习的数量,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所以,根据学生听课的状况,适时、适量地穿插一些课堂练习,定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再次,在训练听说的同时还要唤醒学生在写作中的生活积累和生命体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有强烈的表达动机,才有可能写好。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写作自然有话可写。例如:在讲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时,我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了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后,要求同学写一篇观后感,每一位同学都写得很好。因为他们的确被感动了:丁晓兵、华益慰、王百姓、孔祥瑞……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使学生得到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和洗礼。观看完,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记录下自己观影的感动。30多个学生的每一篇作品也都让我感动,这次写作是近两年来学生所写作文总体水平最好的一次。其实,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有表达的欲望,等着老师去唤醒。这种欲望一旦被唤醒,他就不会觉得无话可写了。
这里要提出的是,对学生演讲能力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一下子要求学生从语音、语调、语速、表情动作、仪表仪态等方面都做得完美,这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听说读写互相促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三、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
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的祖国有太多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将语文教学与传统节日生活相连接,课堂将产生异彩纷呈的效果。
首先,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学习唐诗宋词选读单元杜甫的《登高》、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是引导学生诵读程颢的《郊行即事》、王禹俏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都将激发中职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建设美好明天的激情。
其次,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进行语言实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引导并组织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伍子胥的生平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通过出版报,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采取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美文诗歌朗诵会、背诵比赛、看谁译得好、感悟古诗文、《交错时光的对话》《偶像,我想对你说》等等,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积累。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一箭双雕。事实证明,引起了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后,授课的进行就会变得生动而且主动起来。
将中国古典文化与生活相联系,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关键的方面。我们掬古典之泉,濯蒙尘之心,我们在愉悦中学会孝敬,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深刻……语文让我们快乐,语文让我们高尚,语文让我们有了内涵。
四、创新教学方式,获得生活体验
职业教育的语文课堂,较之于普通中学的语文课堂,因为少了高考的压力,少了分数的烦恼,就有了更自由的教学模式,更宽泛的教学内容。尤其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职业教育的文化课教育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文化课老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学舞台。例如:在讲授《离太阳最近的树》《中国,谁的困惑》《我的空中楼阁》这三篇文章时,课堂上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说故事、谈感悟、集材料、做摘抄、看影片、辩论会等让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进而可以提升学生对环保和文化、和谐社会、友情等问题的看法,借此培养中职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学生的思想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完善和升华。
五、中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现阶段中职课程改革要求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要求上要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性,建立起“低起点,宽适用”的基础平台,促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因此,我们要正确定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可以把语文学习和计算机应用、汽车营销、电子电器营销等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做“老师”,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做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汽车维修服务、电子电器销售、社交礼仪等学科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他们学得有味、有劲,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陶行知说过:“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泉,成为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立足职教实情,更新教学观点,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着力于打通语文学习的围墙,让生活之风吹进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心灵融进语文,在生活化的语文学习中学会阅读,学会说话,学会写作,学会表达,学会做人,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第五版上册)通用教材.
[2]张月春.让中职语文“活”在生活中[J].中国冶金教育,2010(2).
[3]武育新.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