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兴趣 沐浴书香

2017-12-05彭秀萍

新一代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现状分析阅读教学

彭秀萍

摘 要:书,是人类的朋友、帮助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进步的阶梯,可我们现在越来越疏远了这个朋友,而兴趣却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本文分析了阅读及阅读教学现状,从怎样做好阅读教学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阐述了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字世界,沐浴书香,享受快乐,健康成长。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兴趣培养;沐浴书香

阅读是人成长以及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却鲜有师生静下心来走进书的世界。作为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享受阅读,健康成长,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国人阅读及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滋养着人的精神。世界上阅读量最高的是俄罗斯人,年均每人读书55本,日本人40本,韩国7本,中国0.7本,这对于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来说是悲哀的。

说到语文阅读教学,也实在令人汗颜,在学生最好的开读阶段我们没有培养起来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主要是阅读教学错位所造成的。一是纸质阅读量渐少。随着多媒体图视类传媒介入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学阅读产生了巨大冲击,学生阅读纸质文本变得日渐稀少,逐渐远离了原著;二是阅读教学台词化。阅读教学始终在师生问答中给出教案台词,学生因不能独自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失去阅读乐趣;三是阅读分析效果差。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意志代替了作品作家意志,并强加给学生,阅读教学变成了教师的说教和演讲;四是字词句训练过多。阅读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欣赏文学的美,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慧眼,而现实教学中却是字词句法大演练,使有趣阅读变成了学生的负担。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变成一种习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二、做好阅读教学,引领学生感知文字世界

叶圣陶先生说:“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所以阅读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首先让学生多读。一是精心选择文本;二是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去齐读、个别读、分角色读、引读等;三是根据内容和时机,以灵活读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带领他们走进作品,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讓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讨论,真正参与到阅读教学全过程中去。教师当好导演,悉心引导启发,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变成阅读的火种。

第三扩大阅读视野。把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见识更加广阔的阅读世界。一是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拓展延伸;二是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原著相关章节或原著文本拓展延伸;三是以某作家的作品为基点,向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拓展延伸。

三、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走进文字世界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指出:“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可见,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阅读。

(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的意义

一是阅读使人成长。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从阅读中所获得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这一点可以在古今中外成功者废寝忘食的阅读经历中得到印证;二是阅读滋养精神。阅读好比吃饭,菜里有维他命、蛋白质和矿物质,给身体提供丰富的营养,饭菜下肚,身体自然会将食物营养运化吸收,储于五脏六腑,滋养生命的成长。阅读也是这样丰盈着人的精神;三是阅读滋生智慧。人的命运非人力可以掌控,而阅读,大量地、持续不断地阅读,可以使人在滋养精神的同时,获得足够的智慧,以应对莫测命运突变时所带来的磨难。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1.帮助学生选择他们能够阅读的刊物或书籍,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阅读兴趣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经典作品,还要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学生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兴趣也就提高了。我的做法是,一开始给学生推荐《读者》《意林》杂志,让他们从读小篇幅的文章开始,这些文章短小精悍,隐含着许多哲理,让学生读完后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让学生尝到读书的乐趣后,再给他们推荐名人传记、历史故事、中外名著等。学生记忆力强、可塑性大,长期浸染在阅读中,就会逐渐爱上阅读。

2.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成功,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本是纯粹的、轻松的,但学生阅读却不同。一是阅读要有目的性。有目的地阅读才能有好的效果,无目的地阅读往往事倍功半;二是阅读要动笔点划。边阅读边圈点批划,这样的阅读有助于抓住重点,深入思考,独立评判;三是阅读要摘录笔记。阅读时把小本子或纸片备在旁边,看到好的语句或有启发的问题,立刻抄录下来,并且记下自己的体会心得,这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是很有益的。

3.帮助学生总结阅读的收获和经验,以激发他们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需要我们来引导。首先做好“点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行胜于言。如果想让学生爱上阅读的话,自己应该先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其次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会“感悟”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的过程就是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结合文本,有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体验,感悟课文主旨,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第三通过活动,激励学生阅读。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励学生,让学生爱上阅读,体会阅读的快乐。我借鉴《朗读者》的模式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比如班级读书会、制作“读书卡”或“读书文摘”、成立班级书社(包括散文组、小说组、诗歌组等),定期交流,培养兴趣,形成习惯,共享阅读带来的愉悦和快乐。

(三)引导学生养成多读经典作品的习惯

朱永新说:“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最伟大的思想没有办法从父母那里拷贝和遗传,而是深藏在那些最伟大的经典书籍之中。”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经典。经典,都是经得起时间筛选的书籍。这些书籍文字优美,富有情趣,触及心灵,更重要的是,作品里充满悲悯情怀和正能量,传达出人性的复杂、命运莫测和真善美战胜假丑恶的信息,能为学生打下一个中正、平和、积极、宽容的精神底子,有益于他们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可以全面而达观地阅读人生,阅读世界。所以我主张“多读经典,辅读其它”。

当代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说:“对一般读物的阅读,是平视的,甚至是俯视的。这样的阅读,果然快乐,但一个人如果总是在这样一个阅读状态中留连,是难以获得精神上的提升的……甚至跌落到一种玩世不恭的境地。强调阅读经典,就是因为经典为我们确定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非平视所及,因为它在我们的上方,需要我们仰视。……那时我们看到了天穹,看到了太阳,我们的肉体与灵魂开始了腾飞。在一番严肃与认真中,在一番陶冶与感化中,我们变得纯洁与高尚。”此论述明确指出了阅读经典的必要性。

四、沐浴书香,吮吸营养

可能是一篇散文,静静地滋润着你的灵魂,默化了你的容颜,让你身心愉悦、精神抖擞;可能是一首诗歌点燃起你沉默的灵魂,让你从此走出心灵的藩篱;可能是一部小说,让你从此弃恶向善,积善一生。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记得一幅很有趣的对联:“好读书时不好读书,好读书时不好读书。”意思是年少时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却不喜欢读书;年纪大了,喜欢读书了,却老眼昏花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想我的责任就是让书香走进语文世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带着他们一起走进文字世界,沐浴书香,享受快乐。我坚信书香一定会伴着他们从浅薄走向深刻,从懦弱走向坚强,从刻薄走向平和,从狭隘走向广阔……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现状分析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