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根本指向
2017-12-05刘奕涛
刘奕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光辉历程和展望光明前景的特殊节点上多次强调“不忘初心”,要求全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深入发展,各项事业综合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重要历史时刻,强调“不忘初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向价值。作为教育综合改革重要的一环,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腐败、教师失责、学术造假、论文剽窃甚至是教师伤害学生、侵犯学生等都与部分教师忘了“从教初心”有莫大关系。对于教师及其师德建构而言,“不忘初心”就是要回归和坚守教育信念,积极承担教育的责任伦理,完善师德建设的制度体系,建构起师德建设的制度防线。
一、不忘初心,就是要坚守师德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人们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从萌生从教的初心,到选择从教的认同,再到坚决从教的信念,经过接触、体验、反思、实践等环节,教育信念就如同一根长长的线贯穿在教师理想信念生成和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教师的教育信念对于塑造教师的职业人格、坚定教师的教育理想、端正教师的教育行为,支撑教师获得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从教初心”的集中体现。缺失了教育信念,“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面对多元化思潮,尤需坚定立场;面对各种诱惑,尤需擦亮眼睛;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尤需不忘初心,多补钙,少得软骨病;怀有赤子之心,不被畸形利益所狙击。”(秦川)
对于教师而言尤其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塑造和坚守宝贵的教育信念,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教师对教育信念的认知、反思和实践的一体化生成系统。(1)应强化对教育、教师和育人等关键概念和理论的理性认知。对这些概念和理论理性认知,是科学的教育信念养成的逻辑起点。教育信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过程,是教师认知、情感、意识转化为内心信念甚至信仰的持续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增强对教育的理性认知,逐渐形成对教育理论的理性思考、对教育事业以及教育主张的认知和认同,有意识地将这种理性认知和思考与教育实践体验相结合,便可逐渐积淀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认同,进而演变为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坚定自我的教育信念。(2)要强调教育反思。教育信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反思加以充实和巩固。教师应通过教育反思,不断对教育信念进行系统而持续的审视和批判,从而使自身的教育信念得以调整和完善,逐步建构开放而具有适应力的教育信念。(3)要强调教学实践的中介作用。教学实践是教师逐步形成教育信念的重要媒介。教育教学过程的师生交互作用、同事交际作用、个人反思作用以及对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的应对和处理等等,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生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建构民主、协作、共享的师生关系和同事关系,获得教学多方关系的理解和支持;要强化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和总结,逐步在应对和处理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教学情景中养成教育机智,从而增强教育自信、提升教育信念。
二、不忘初心,就是要积极建构师德的责任伦理
“在現实中,‘责任往往为‘道德义务的光芒所遮蔽和掩盖,或被以‘道德义务为名的行动所强迫和绑架。”(韩跃民,刘静《责任理论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探究》)因此,头顶厚重道德义务“光环”的教师在现实中饱受重重的压力和束缚,这也导致教师评价出现了某些让人心情凝重的“偏差”。比如从历年全国和地方优秀教师或师德标兵的评选看,几乎所有上榜的教师都是甘于奉献,不计较私利,忘我工作甚至有的以牺牲亲情、自我健康、生命为代价的。过于强调道德责任而忽略伦理关怀,过去强调制度刚性而忽视制度柔性的评价体制,导致了现实中教师背负太多责任,而缺乏履行责任的能力,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成为了现实“道德困境”的承担者。因此有必要强调教师的责任伦理这一概念,使教师在当下的情景中思考“如何在不同的利益冲突中智慧地寻求一种平衡,以最大化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促使教师“周全、深入地考虑并权衡自己行为的后果,并愿意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华伟《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论现代社会师德教育转型》)责任伦理将“责任”作为其体系的核心精神,强调责任能力为本位,责任与行为主体的角色相适应和主体责任的自觉实现。责任伦理体现教师主体价值的回归,是对教育初心的自觉维护和自觉承担,有助于彰显教师对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和归属感,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保持教育初心。
在现实中,要注重建构以培养责任意识为前提条件、增强责任能力为重要内容,建构责任机制为重要保障的师德责任伦理体系。(1)教师责任意识是教师职业动机、职业心理的自觉反映,它影响和制约了教师的行为选择和道德判断,对于教师责任履行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师责任意识中,自律意识和他律意识的建构和两者关系处理的问题尤为重要。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是教师责任意识培养的根本途径。教师要自觉地将学习相关职业规范、政策、法律、法规作为自己重要的学习任务来抓,提高自身的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并自觉将要求和规范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责任准则和行为准则。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躬身自省、洁身自好,抵制不良因素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侵蚀。教师的责任他律其实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和要求,这些年来,我国针对各层次教师师德建设出台了日益完善、针对性强的法律和法规。这些法律、法律对教师及其师德发展形成了的刚性约束力。制度的设计本身是好的,关键是要通过外在的制度规范、树立典型,注重宣传,强化激励、营造氛围等“对教师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约束力,让教师从中增强自律意识,把良好的师德品质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杨阳《教师的他律与自律》)(2)责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师德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基本条件。在当前教育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在围绕“教书育人”为核心责任的基础上发展教学、管理、服务等责任能力,以便更好地胜任角色责任,进而提高自我道德修养。(3)构筑完善的责任机制是师德建设取得实效性和长效性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构师德教育、师德宣传、师德考核、师德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应该强调的是师德建设的责任机制要更为凸显教师的主体价值和主体地位,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确保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各机制之间应相互协调、彼此联动。endprint
三、不忘初心,就是要筑牢师德建设的制度防线
制度建设为师德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提供重要保障。在日益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今天,制度建设成为有效筑牢师德建设的刚性防线。师德制度建设应该起着三个方面的功能。(1)为解决师德失范现象提供依循准则。师德制度是教师共同遵守的规章和准则,划定了教师师德行为的界限,为解决和处理师德失范行为提供必要的制度依循。(2)克服师德自律约束的低效性、局限性。现实中,我国师德建设更倾向于强调师德自律和责任,而忽略对教师权利的维护和彰显,导致教师的抵触和不满,制约师德建设的成效。师德制度作为外在于教师的规范性体系,能够发挥制度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3)发挥制度激励和协调作用。师德制度凸显了教师主体价值和地位,激励教师为实现教育理想而遵循共同的师德规约。它从整体上设置了教师师德生成的实践路径,同时为各个主体履行责任、各种机制有效协调、各种结构畅通联动提供了整体框架。
具体而言,筑牢师德建设的制度防线有如下做法。(1)强化师德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师范生师德教育,在教师师德成长的源头和支点上下功夫。创新多样化的师德教师模式、方式,改变僵化的、整齐划一的师德教育模式,倡导体验式、疏导式、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方法和手段,推动教师的自觉参与和自觉建构。(2)加强师德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集中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师德的良好舆论氛围。(3)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凸显考评制度的引导性和规范性。师德考核已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各项考评机制的首要标准,对教师具有较强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在现实的操作中,应着力建构多层次的分类考评指标体系以及全方位多主体参与的师德考评体系,使师德考评体系更具有规范性、操作性和参与性。(4)强化师德监督和奖惩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师德建设氛围和环境。在师德监督方面,教师被法律赋予了相关的权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较强的教学自主,因而具有独特“教育权力”,教师能否正确运用这些“教育权力”,直接影响到教师从教的合法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严以用权”提出十个要求,其中提到“阳光用权”。所以,师德监督机制应该是一种多方主体和机制构成的立体式监督体系,应该确保师德监督的公平性、公正性、规范性和开放性。在师德奖惩方面,要强调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同时,应建立健全惩罚制度,严格实行高校师德“一票否决制”,对于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及时诫勉、警示和处分。建立问责机制,对教师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监管不力、拒不处分、拖延处分或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关心与唤醒: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
文/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永刚
上学期,我被学生票选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最受欢迎的公共课老师。学生采访我,问及得知获奖后的心情,我如实交代:“特别惊喜,因为这是学生对我最大的肯定和鼓励。惊喜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即是不安和忧虑,觉得自己在诸多方面还存有不足,无法“配享”(康德语)这样的赞美,受之有愧。”学生继续问我:“您觉得是什么原因让您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喜欢?”我的回答特别坚定:“是关心和唤醒。”
幸福:作为教育的至善
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社會节奏异常快捷,工具理性甚嚣尘上。如此之下,大学教育也难免遭遇到快餐化、标准化、程式化、功利化等诸多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也常常感言,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以及不知为何而学。很多学生,如同进入“踏轮”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只是简单地以“我前面”和“我后面”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和方式,似乎学习的动力仅仅是来自于外力的推动,而自己不过是盲从“踏入”而已。
古代先贤亚里士多德说过,“万物向善”,诸多善中存有一个最高的善,即“至善”,而“幸福是至善”。对此,我深以为然。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与生活教育的理念,告知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幸福,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毕竟亚里士多德也直言“思辨是最大的幸福”。最初,本以为这只是属于精神世界里的自我追求与满足,然而在我阅读了美国教育学家诺丁斯的著作之后,更加坚信了我的教育信念,即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白学习之“善”,善有很多,而“幸福是至善”。学习本是一件快乐幸福的趣事,莫因过于追求功利化的“外在善”,而忽略其本真之“善”,甚至幸福的“至善”。诺丁斯显然也赞同这一点:“将学习作为最幸福的事情,也将学习作为通向幸福之路最好的方式。”她甚至也一再表明,“幸福与苦难无关,一定有快乐有关”。(诺丁斯《幸福与教育》)
在此基础上,我将自己定义为大学课堂里的关心者与唤醒者——关心学生、唤醒他们的心灵。简言之,大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课堂之上,更不单单是对教学知识的单纯传递。即便是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也并非单纯灌输和对单一教学知识点的追求,而应该将重心放在对学生的关心之上,从他们的需求和实际出发,将本该属于他们的课堂交还给他们,唤醒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灵魂。
关心:幸福教育的基础
作为青年教师,与学生交流很多,听到最多的抱怨是——“没有人关心我们,我们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没有几个老师知道我的名字!”这是来自他们的声音和渴求。任何大学都不能一味追求学术目的而放弃对学生的关心,所以诺丁斯才大声疾呼:“用所谓的标准课程来修修补补确实无济于事,真正的变化必须来自学校环境。”“我建议,我们应该将关心而不是责任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如何理解关心?我想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海德格尔认为,关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关心既是人对其他生命所表现的同情态度,也是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严肃的考虑。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关心是一瞬间的怜悯,关心是人世间所有的担心、忧虑和苦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我甚为赞同,“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两个人中,一方付出关心,另一方接受关心。要使这种关心成为一种关系,当事人双方都必须满足某些条件。无论是付出关心的一方还是接受关心的一方,任何一方出了问题,关心关系就会就会遭到破坏”。(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关心关系是伦理的基础而关系则是关心的本体性基础。为此,关系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安排好的对组(ordered pairs),产生于那些用来描述处于关系中的成员们的情感或主观经验的原则。”(诺丁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endprint
师生关系即是最好的一种关心关系。作为关心者的教师,应该“专注”于学生,而非教材或课件。而且,专注并不意味疯狂或者痴迷,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和接受。作为被关心者的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接受、确认和反馈来自教师的关心。两者关系之中始终存有“动机移位”的模式,即教师特别关心学生需要——学生感受到一种需要帮助的愿望——学生做出反应。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将关心关系作为每一次“师生在场”的主轴线,让关心的关系性始终存在。
其次,关心其实是一种能力。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就提出一个观点,即“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门艺术”“爱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我们应该培养这种能力。同样,关心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人人具备,以及并非人人在任何时候都具备。然而,作为教师,必须培养这种关心的能力,甚至说是爱的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现实的人”。(馬克思语)所以,身为青年教师,我坚定认为,在提高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对自身关心能力的培养。这一点,需要理念的介入,也需要实践的深入。
唤醒:知识传递的另一种模式
如果关心仅仅是一种内在的追求或体现,那么唤醒则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外在表现或行为体现。所以,我常常不敢以师者自居,而是以一个唤醒者自居。中国人民大学周濂教授曾说,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然而,当今的大学课堂,我们不仅要唤醒那些装睡的人,还要唤醒那些真睡的人。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正因如此,唤醒极为重要。
其一,唤醒者首先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摆脱知识传递者的身份,尽量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一点,源于美国学者麦金太尔的理念,他认为,在当代社会中,只有“理论叙事”,才能将理论内核传递给他者,才能真正让别人理解并认同你的观点。所以,唤醒不是简单依从于规则和外力,而是用合适的方式,从内在角度将学生真正唤醒,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每句话和每个理论。
其二,唤醒者还应该是一个心灵启发者。告别说教,摆脱固有模式,如同苏格拉底倡导的“精神助产术”,让学生真正参与起来,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动,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正确答案。所以,我常常想起雅斯贝尔斯的那句名言:“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追求幸福,关心与唤醒,一直在路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