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诚:以奋斗的方式过一生

2017-12-05陈以新

妇女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哈佛

陈以新

30岁的艾诚有着一份耀眼的履历,同时拥有哈佛金融学、北大传播学和中传新闻学三张文凭和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助理、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财经评论员、世界银行投资顾问等工作经历,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杰出青年”称号,当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亚洲影响力人物”。

很多人会好奇,凭什么这么多荣誉和光环会集中在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姑娘身上。她又为什么在职业生涯巅峰时毅然辞职创业?又是凭借什么在创业路上一举成功?对于这一连串的疑问,艾诚的回答很简单:“如果说我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话,就是勤奋,控制不住的勤奋。”

从黄山到哈佛

艾诚出生于黄山脚下的一个小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像艾诚所说的:“我是一个风景区长大的人,风景区的人都简单自然、悠然自得。”童年时代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孩子,对山上哪朵花可以吸出蜜汁、哪种野草莓有毒了如指掌,甚至可以在树上挂两根绳子就大睡一觉。后来,她发现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扮作一名主持人,对着想象的观众播报节目,闺房里的毛绒玩具是她忠实的观众。

17岁之前的艾诚,与世界发生的连接是家里的收音机和报刊杂志。随着年岁的增长,她期待着走出家乡,也期待自己的主持可以被外面的世界听到看到。那时的她还不知道,那些对着想象中的观众播报节目的夜晚,已经为她的传媒职业生涯埋下了伏笔。

2004年,艾诚以黄山市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7岁的艾诚第一次乘坐火车,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也是第一次看到大学的模样。她开始通过学习新闻传播与世界发生连接,也从此开始了精彩的人生三级跳。

入学没多久,艾诚就对父母说:“我想试着不再用你们的生活费,自己独立生活。”她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在偌大的北京城自给自足,更重要的是她知道,既然选择做传媒,就需要去理解和体验人生的各种艰辛和快乐。她开始做各种兼职,从送报女工到家教再到礼仪小姐……尽管生活还是捉襟见肘,但在这个过程里,她体会到了奋斗的快乐。“在经济上真正独立的人,才能在日后做到人格、灵魂的独立。”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艾诚的价值观。

大二那年,艾诚关注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利用闲暇去支教。在那里,她发现很多小孩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心理遇到些问题。她就做调研、写报告,并做成了一个纪录片。正巧当时白岩松发动了一个社会调查征文大赛,在各个大学寻找那些有足够社会调查能力,且能提出社会政策建议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艾诚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最高奖。之后她收到了白岩松的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实习。对于这段经历,艾诚曾说:“什么是公益,公益就是当你有心去帮助别人的时候,就去行动,不要想回报,因为你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大学毕业,艾诚又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保送北京大学攻读国际传播硕士。北大读研四个月后,艾诚申请了联合国纽约总部的实习机会。在全球研究生的选拔中,她顺利入选。22岁的她第一次出国,就站在了纽约联合国总部里,懵懂地开始了联合国总部战略传播司实习助理的工作。从一开始做會议记录都觉有难度到工作愈发的游刃有余,在联合国总部艾诚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虽然联合国的工作比其他“金饭碗”含金量还要高,但是艾诚最想做的是媒体的创新和媒体政策的研究。一番思索后,她提出辞职,准备回国从事媒体工作。她的上司劝她:“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传媒人的话,就应该去哈佛看看。”

艾诚临走前去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她发现,用一己之力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几乎是哈佛学子共同的梦想。在哈佛学生的梦想面前,艾诚发现自己只是想做记者的追求,真的是再渺小不过了。她决定考哈佛。

当时她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备考。但凭借良好的基础和一个月的埋头苦读,她赢取了这个全球最难的考试之一,获得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全额奖学金。

不走寻常路

哈佛这所全世界最著名的学府,为艾诚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但与其他哈佛大学热衷于从政和经商的学生不同,她的兴趣始终在中国传媒的实践、政策和法律。当很多绝顶聪明的哈佛人投身华尔街和政府时,艾诚却在哈佛大学悄然创立了一个传媒协会。

机缘巧合,2011年世界银行年会时,央视“直击世界银行年会”的主持人突然因故没能到,本来只是作为工作人员来参会的艾诚临时受邀替补上场,对话20国的央行行长。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虽然是临时救场,但艾诚凭借专业的双语访谈、深刻的财经见解、清晰的逻辑思维,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半年后央视导演给她打电话,邀请她担任CCTV驻纽约财经评论员。因为对传媒的热爱,艾诚欣然接受了央视抛过来的橄榄枝,毅然放弃了已经到手的在世界银行百万年薪的投资顾问岗位——那本是一份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毕业生争破头的工作。

2012年,艾诚被世界经济论坛授予“全球杰出青年”称号。从黄山到北京,从北大到联合国,再从哈佛到中央电视台驻纽约财经女主播,年仅25岁的艾诚一路走得顺利而精彩,成为人生赢家。

之后那段时间,艾诚穿行于世界各地,一年近百次的飞行,采访各国首脑政要、公众人物和明星名人。每一次巔峰对话,艾诚都竭尽全力做准备,仔细研究每个嘉宾的经历,使自己问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比嘉宾提前知道答案,也使得每一次的结果都超出自己的预期。

主持博鳌论坛,参加达沃斯对话,国际金融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艾诚在聚光灯下,采访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物和最为重要的事件,光鲜无比。她一度很满意这样的日子,外人眼里的她也是风光无限。但很快,艾诚却有了新的思考。没多久,她选择离开中央电视台,辞职创业。

在后来的书中,她写道:“幸运的人生有几次涅槃,有些是命运中必然的安排,有些是自找的近乎偏执的成长洗礼。小时候,想象过自己从女孩变成女人的方式,留学、打工、恋爱、结婚、生子、生离死别……但是没有想到第一次长大成人的体验却是通过一次不经意的创业。”

创业之初,不少平台对她发出邀约。她想:“既然大家都邀请我去做主持人,为什么我不自己做一档人物节目,然后把版权卖给各个平台?”于是,2014年初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创办独立访谈节目《艾问》。首战告捷,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上线《艾问·人物》《艾问·后来》《艾问·常识》三档周播节目,以全媒体形式覆盖国内外三十多家主流媒体,艾诚也成为中国最知名的“顶级政商人物对话型”主持人之一。

艾诚坦言,每天有上千档访谈节目在全球播出,做这一行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努力做第一个报道的人。“时效性是新闻类访谈节目的关键要素,最好能抢到首发。我的节目却大不一样。”艾诚认为,与其去尽力追逐现在,她更愿意将目光转向过去。很多当初的热点话题已冷却多年,当时的焦点人物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她希望寻找这些人物和故事的“后来”。比如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的后来、全国举重冠军搓澡工邹春兰的后来、在失去独女后被迫生产的中国最高龄产妇盛海琳的后来。“我关心的是新闻里的人物,人物里的灵魂,灵魂里的完整故事。直到现在,我依然经常被质疑为什么追问故事的后来是如此重要。我想,没有《艾问·后来》,我们不可能看到林浩在成为全国小英雄后是怎样的纠结;就不能理解邹春兰是以怎样的毅力从头再来;就不能看到盛海琳遇到的比生下孩子更有挑战的事情一一养育他们。我想表达的是做人做事都需要善始善终的精神。时间滞后是新闻工作者最大的敌人,我却把它变成为我最好的朋友。”

勤奋是核心竞争力

艾诚的工作节奏很快,最夸张的时候一个月主持十场大型财经会议。刚创业时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早晨六点多又要起床。她说,虽然艰难,但是人生从未如此快乐、踏实过,整个世界从来没有如此真实和充满希望。

“近乎疯狂的勤奋”是周边人对艾诚的评价。艾诚的下属曾经这样形容她:“艾诚这样的人找一批扔在非洲,非洲问题早解决了。用女神形容她不太合适,她简直就是女金刚。”

《艾问·每日人物》,在抛出话题的同时,也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资源库。而《艾问·顶级人物》记录了1000多位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商业故事。李开复、俞敏洪、王中军等大佬们都是节目里的嘉宾。

2016年2月,美国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发布“30位30岁以下亚洲人物”榜单,这是福布斯历史上第一次由美国总部发起,以亚洲作为评选范围的青年人物榜单,囊括了科学、媒体、娱乐、创业等十个领域内30岁以下的创新者和领军人物。该榜不以财富论英雄,而是选出“未来五年、十年的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伯格”。艾诚是此次唯一上榜的华人主持人。

以勤奋著称的艾诚可以说是财经界的“拼命十三娘”,她在主持人、创业者、投资人的多重身份中自由转换,如今已成为多家顶尖创新企业的股东,是赛富亚洲基金最年轻的投资合伙人。同时她还保持着每年坚持出一本书,如关注企业家精神的《奋斗是一种信仰》,倡导理性创业的《创业的常识》等,都是她提供建议和分享心得的智慧结晶。

成绩有了,质疑也随之而来。很多人会问,面对美女总裁,别人是否多给点面子所以好办事?艾诚的回答很坦然:面子这个东西,别人可以给你一次,但不会给你一辈子。

谈及创业的成功,艾诚说:人人都有创业的权利,但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创业的成功是极高的情商加智商加运气的多重组合,“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社会需要你做什么,三者交互在一起,才是你一辈子值得去做的事。成功没有同一法则,每个人最大的特点,是找到了自己的初心,然后坚持。”

使命而生,醒目而活。这是艾诚一直以来的信条。2017年,艾诚获得第六届中国公益节“年度公益人物獎”。在这届公益节上,艾诚公开表示:“只要是和公益相关的事情,《艾问》节目就可以免费宣传和共享。我们要为更多没机会发声的群体发声,比如帮助单亲妈妈,反女性职场歧视等。”

从黄山走向世界,一路走来,艾诚将奋斗作为一种有情怀、有温度的信仰。她说:“人一定要有理想,理想和抱负是人之所以成人的东西。如果说我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话,就是勤奋,控制不住的勤奋。”

编辑/刘柳

猜你喜欢

哈佛
哈佛规则
哈佛规则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哈佛大学里的一座雕像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学生撰写的校史
“哈佛模式”:成功的最佳资产
哈佛的学生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