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买买买”到“断舍离”

2017-12-05倪萌

妇女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买买买新周刊名牌

倪萌

《新周刊》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人人想过好日子、追求理想生活方式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物质丰盛、诗意寡淡的时代,一个盛产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时代,更是一个集体沉迷于高速工作、酷爱名牌消费的时代。

对大多数人来说,得到意味着更加快乐和满足,得到足够多的东西,就会带来安全感、成就感和优越感。而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为得到的不够:房子不够大,职位不够高,钱不够多等等。欲望本身并不是我们的敌人,某种程度它还会让我们在俗世中更加积极。

然而,当“双11”成为街头巷尾躲也躲不过的话题,电商成交额的千亿记录被不断刷新;当我国消费者疯狂买走全球近一半的奢侈品,炫耀性消费大行其道;当各种节日都披上购物狂欢的外衣,将人们卷入无休止地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买买买”这件事就成了问题。

如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所言,购物使人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在他提出的第四消费时代生活观中,真正带来幸福的不是物质,而是“联系”——人和自我的联系、人和他人的联系、人和社会的联系、人和自然的联系。畅想一下,未来的某一天,你凭借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到另一座城市,住共享民宿,穿共享服装,连配饰这么個性化的物品都是共享的。那样的“共享”生活,正顺应了当下“先减物后减心”的生活理念,给物品做减法,才能让心灵做加法。

无论何时,人才是金钱的主人。在锦衣美食、豪车大屋、名牌厚禄之外,能于忙碌中保全自我,体会细膩情感,享受心灵自由、品味人情之美,才是生活方式中真正的奢侈。

猜你喜欢

买买买新周刊名牌
设计我的姓名牌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新周刊》的编辑特色与问题浅析
“撕名牌”大战
只穿名牌的“标签女”
《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特点研究
《新周刊》、新浪网万人大调查爱越来越少,怕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