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7-12-05李庆琳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全肺满意率肺癌

李庆琳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对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究

李庆琳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探讨对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3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3.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2.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综合护理;并发症;满意率

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此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进行全肺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进行全肺切除术可严重影响患者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功能,从而可导致其发生多种术后并发症[2]。有研究指出,对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对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肺癌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3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试验组患者中有男10例,女6例;其年龄在48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55.5±2.8)岁,其中有接受左全肺切除术的患者9例,接受右全肺切除术的患者7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1例,女5例;其年龄在44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54.3±1.7)岁,其中有接受左全肺切除术的患者12例,接受右全肺切除术的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肺切除术。手术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消毒和铺巾。2)在胸外侧做一个切口,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和胸壁肌层切开。3)使用撑开器撑开第5肋骨和第6肋骨,然后对肺静脉进行游离。4)结扎肺动脉,并对主支气管进行游离。5)切除患侧肺叶,对支气管断端进行连续缝合。6)清除淋巴结,并对术区进行止血处理。7)对胸腔进行冲洗,然后在胸腔内留置1根胸腔闭式引流管。8)逐层关闭胸腔。

1.3 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包括对其进行输液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为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护理方法如下:1)对于存在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等。2)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并告知其在饭后必须刷牙或漱口,以防止其发生口腔感染。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并定时使用肺功能训练器对其进行肺功能训练(3次/d,15min/次)。3)在进行手术前7d,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3次/d,2h/次。4)在进行手术前8h,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术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症状,使其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为手术医师准备好术中可能会用到的器材、药物等。5)在术后24h内,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持续监测其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6)术后第1天起,护理人员遵医嘱应用4ml的生理盐水和30mg的氨溴索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d,20min/次[3]。同时,指导患者每隔3h进行1次腹式呼吸,以改善其肺功能。7)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并将总输液量控制在2500ml/d以内,以防止患者因心脏容量负荷过大而发生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术后,试验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6.25%)发生了切口感染,有1例患者(占6.25%)发生了心律失常。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6%(2/16)。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占18.75%)发生了切口感染,有2例患者(占12.50%)发生了心律失常。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1.3%(5/1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占6.2%),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1例(占6.2%),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4例(占87.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3.8%(15/16)。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不满意的患者有6例(占37.5%),为一般满意的患者有2例(占12.5%),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8例(占5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62.5%(10/1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行全肺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是,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接受全肺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后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其手术的效果[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 刘玮,韦鸣,廖勇,等.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右江医学,2015,43(5):562-566.

[2] 潘旭峰,曹克坚,耿峻峰,等.高龄肺癌患者袖状与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3):331-334.

[3] 何浩,沙永生,孔轻轻,等.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11-1014.

[4] 洛菲,郑光华,张荣生,等.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0,22(1):47-48,51.

R473

B

2095-7629-(2017)10-0169-02

猜你喜欢

全肺满意率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汉防己甲素片联合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及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