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柔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2017-12-05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肝胆柔性细胞因子

李 静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柔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李 静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目的:探讨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柔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柔性护理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柔性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柔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生活质量的总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1)柔性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柔性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柔性护理组患者血浆P物质、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四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柔性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其病情,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肝胆外科;柔性护理;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生活质量

肝胆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及胆囊息肉等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患者的高度重视。如何让肝胆外科患者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已成为临床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讨了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柔性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柔性护理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组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为48~69岁,平均(55.42±3.33)岁。疾病类型:有胆囊息肉患者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例,胆囊炎患者3例。在柔性护理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为47~68岁,平均(55.38±3.22)岁。疾病类型:有胆囊息肉患者1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6例,胆囊炎患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60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被确诊患有肝胆疾病。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对治疗的依从性好。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2)临床资料缺失。3)患有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1)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卫生。2)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将检查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告知患者。3)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及时记录其血压、心率、体温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4)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将饮食的禁忌详细告知患者,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5)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出院指导,嘱其按时回医院复查。对柔性护理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柔性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医院聘请护理专家对肝胆外科的护理人员进行柔性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明确柔性护理的内涵、实施方法、目的及改进的方法等。同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柔性护理技巧交流会,以提高其柔性护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2)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以热情的态度接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分配至不同的病区。带领患者熟悉病区,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及医护人员的相关情况,从而消除其对医护人员的陌生感和排斥感。3)将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护方法、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合理作息和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等详细告知患者,从而提高其对治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护理工作。4)对于存在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等不良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予以重点关注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沟通找出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5)指导患者的亲友多对患者进行支持和鼓励,通过主动与患者聊天等方式将其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他话题上,让其感受到来自亲友的关爱,从而舒缓其紧张的心情。

1.4 观察指标

1)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此调查问卷的分值为0~100分。非常满意:>85分;满意:70~84分;一般满意:60~69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用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此量表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支持、情感职能、躯体功能及附加关注共五项指标,每项指标的分值为0~20分,总分为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佳。3)治护前后,对两组患者血浆P物质、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四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进行检测(用美国Awareness公司生产的ChemWell291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比较[2]。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活质量评分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的比较

柔性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柔性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总评分为(88.42±1.36)分,常规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总评分为(77.44±1.40)分。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护前,两组患者血浆P物质、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四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护后,柔性护理组患者血浆P物质、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四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生理状况 社会/家庭支持 情感职能 躯体功能 附加关注 总评分常规护理组(n=30)15.33±1.0716.19±1.1114.55±1.0514.94±1.0116.55±1.3577.44±1.40柔性护理组(n=30)17.10±1.0218.21±1.0517.33±1.0217.94±1.1018.10±1.0288.42±1.36 t值8.3398.3408.3858.3948.3378.552 P值0.0360.0360.0330.0290.0380.017

表3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s)

表3 治护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s)

组别 血浆P物质(ng/L)C-反应蛋白(mg/L) 白细胞介素-6(pg/ml) 肿瘤坏死因子-α(ng/L)治护前 治护后 治护前 治护后 治护前 治护后 治护前 治护后常规护理组(n=30)638.44±10.56610.42±9.3834.62±2.3523.77±2.13114.44±9.5699.97±8.33192.55±10.33141.34±10.26柔性护理组(n=30)638.50±10.60545.33±9.8534.60±2.4014.97±2.15115.45±9.6067.50±7.50192.60±10.35120.58±10.42 t值1.0058.7741.0048.5601.0028.6671.0078.670 P值0.9870.0020.9900.0120.9940.0070.9830.005

3 讨论

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肝胆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给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严重的影响。有研究表明,临床上在对肝胆疾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3]。柔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不依靠强制指令来约束和管理患者,而是通过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来激发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其能够主动地配合各项护理工作[4]。柔性护理强调人性解放,充分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凸显了浓厚的人文关怀[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肝胆外科患者进行柔性护理,能有效地改善其病情,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 李玲燕.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3):76.

[2] 曾萍.浅谈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5):212-213.

[3] 侯桃梅.柔性管理和常规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0(9):184-185.

[4] 鲁燕.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0):206.

[5] 于殷兰.柔性管理理念在开展妇产科急诊护理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1):76.

R473

B

2095-7629-(2017)10-0158-02

李静,女,汉族,1987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护师,研究方向:肝胆外科的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肝胆柔性细胞因子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