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2017-12-05谢芬
谢 芬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谢 芬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目的:探讨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神经传导的速度。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神经传导的速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气活血通痹汤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单纯使用西医疗法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几年,临床上开始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本研究主要探讨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关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均存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情况,其腱反射消失或减弱,其四肢有异样感。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齐全,可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本次研究。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现代中医神经病学中关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这些患者均存在脉络瘀阻及气虚血瘀的情况。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15例,有男性患者20例,其年龄为44~75岁,平均年龄为(56.22±7.65)岁。观察组中有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9例;其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55.77±8.0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为患者使用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控制其血糖水平。每天为患者肌内注射500 μg的甲钴胺注射液和100 mg的维生素B1注射液。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该方剂的组方为:生甘草6 g,牛膝15 g,地龙10 g,海风藤10 g,延胡索15 g,红花5 g,鸡血藤15 g,当归10 g,川芎10 g,丹参30 g,枸杞子15 g,女贞子15 g,黄芪30 g。为有气虚表现的患者加用白术15 g、黄精30 g;为有阴虚表现的患者加用山茱萸10g、淮山药15 g;为发生疼痛的患者加用蜈蚣3条、穿山甲10 g。将上述中药加入清水中煎煮,去渣取汁。每天服一剂。连续治疗八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使用肌电图仪(丹麦DISA2500C型)检测两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下肢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提高>3 m/s或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消失,其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提高≤3 m/s。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其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未提高或在降低。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快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m/s,±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的速度(m/s,±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n=35) 时间MNCVSNCV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观察组 治疗前43.23±4.2339.34±4.3242.34±7.3332.11±5.09治疗后50.24±4.34#46.12±5.56#47.53±6.32#38.55±5.21#对照组 治疗前42.44±4.2239.21±4.6641.33±7.3231.33±5.32治疗后44.67±4.0941.33±4.3243.23±6.4333.22±5.32分组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3 讨论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其残疾的常见原因。目前,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仍不明确。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血糖水平较高的状态会损伤其微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使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形成微血栓,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再加上患者具有营养障碍、缺氧、神经组织缺血及血液粘度高的症状,会使其发生神经脱髓鞘损伤的情况,从而引发周围神经病变[3-5]。目前尚无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指导方案。西医主要在控制该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基础上使用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等对其进行治疗。但使用这种方法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糖尿病属于中医理论中“消渴”的范畴。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日久不愈,导致阴损及阳或阴损气耗,气阴两虚,阴阳俱虚。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神疲气短,不耐劳作,日趋消瘦或虚胖无力。气虚则运行血液无力而血瘀,导致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络脉瘀阻则筋脉、肌肉失于濡养,导致肢体废痿不用或痹阻疼痛。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是消渴病久所致,属于中医学中“痹证”“痿证”的范畴。该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中脾肾阴阳虚损为本虚,痰湿、血瘀为标实。血瘀始终贯穿于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凉、痛、麻、痿,其四肢麻木不仁,甚至疼痛难忍。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证型是气阴两虚证和瘀血互结证。在治疗该病时应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在益气活血通痹汤中,枸杞子、女贞子及黄芪为君药,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丹参、红花、当归及川芎为臣药,可活血化瘀;鸡血藤、牛膝、延胡索、地龙及海风藤为佐药,能止痛、疏经通络;生甘草可调和诸药。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活血通络、益气养阴之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鸡血藤、牛膝、地龙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增强纤溶酶的活性,且具有抗凝的功效;川芎、红花、丹参、黄芪可有效地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的粘度,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能。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上肢正中神经及下肢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快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这与宫丽萍[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总之,使用益气活血通痹汤对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神经传导的速度。
[1] 章颖.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2):61.
[2] 曾露萌,郭进,林敏,等.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2):158-159.
[3] 胡建国.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5(26):3563-3564.
[4] 邓兴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的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3.
[5] 蒋岩,刘畅,谷欣.益气活血通痹汤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2(36):194.
[6] 宫丽萍.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41-42.
R259
B
2095-7629-(2017)10-0073-03
谢芬 ,女,1980年出生,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学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