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修复临床效果 的观察性研究

2017-12-05陈富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0期
关键词:种植义齿角化种植体

杨 倩,陈富军,李 昌,唐 礼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广西 南宁 530021)

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修复临床效果 的观察性研究

杨 倩,陈富军,李 昌,唐 礼*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观察分析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科门诊接受义齿种植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膜龈联合位置进行确定,测量有效角化牙龈宽度,观察各项牙周指标。结果:角化龈宽度0-1mm或1-2mm组,患者的MR牙龈退缩程度、BL骨丧失、BI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mPI菌斑指数均升高,而角化龈宽度≥2mm,明显下降,3组间相比较,MR牙龈退缩、BI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mPI菌斑指数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2mm的角化龈宽度对于种植修复效果的维持最稳定。

附着龈;角化龈;牙种植体;牙周指标

龋齿、牙周炎、外伤等原因导致部分牙缺失已经成为牙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而很多患者长时间未修复牙缺失,造成牙周围软硬组织出现缺失和损伤[1]。采用种植修复可以对缺失牙进行修复,但是却无法修复缺损的软组织,所以附着龈对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和牙周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并将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种植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这些患者的年龄为30-75岁,平均年龄为51.58±4.43岁,共156个位点,患者所采用的种植系统均为Noble Replace Tapered、Strauman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或Straumann骨组织水平种植体。

1.2 纳入标准

患者口腔卫生良好,口腔内无急性炎症;患者I期植入骨组织水平种植体;经X线检查显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颈部无明显骨吸收影像;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口腔内存在卫生情况不佳或存在急性炎症者;患者存在吸烟、酗酒等习惯;患者并发如糖尿病等对组织愈合造成影响的疾病;需种植部位的相邻牙存在根尖炎症或窦道;影像学检查显示种植体未能与牙槽骨形成骨结合,或存在明显的骨吸收情况。

1.4 方法

1.4.1 分组情况 根据患者角化龈宽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第1组15例患者角化龈宽度为0-1 mm,第2组60例患者角化龈宽度为1-2 mm,第3组45例患者角化龈宽度≥2mm。

1.4.2 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

临床上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可以采用某种方法单独确定或采用多种方法联合确定,方法包括:①通过牵拉唇颊对牙槽黏膜的动度进行观察,牙槽黏膜是可以运动而变换位置的,而附着龈位置是固定的,所以牙槽黏膜与附着龈交界处即为膜龈联合的位置;②在牙槽黏膜侧表面推动牙周探针向龈缘方向挤压,在缓慢推进的过程中观察并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③因牙龈呈粉红色,而牙槽粘膜则呈红色,从而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

1.4.3 测量方法 在以下几种情况时需确定有效角化牙龈宽度:在对患者牙冠进行修复前,首先确定种植部位与牙唇(颊)侧龈缘中点的位置,这两点的连线与膜龈联合的垂直距离需进行测量,如果膜龈联合的位置处在两点间的冠方,则认为测量值为0;在对患者牙冠进行修复后,再次测量膜龈联合位置至龈缘中点的垂直距离,如果中点处于牙唇(颊)侧龈缘中点连线的上方,则同样测量连线至膜龈联合的垂直距离,对于存在肌肉组织的牙龈部位,应测量龈缘中点至龈端的距离。

1.4.4 牙周指标观察 在患者牙冠修复6个月后进行复诊,记录并统计复诊牙周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指标:

菌斑改良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 MPI);种植体无菌斑为0分;采用探针尖轻划种植体表面时可以观察到有菌斑存在为1分;肉眼即可观察到种植体存在菌斑为2分;肉眼观察到种植体存在大量的软垢为3分。

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即在探诊时测量龈缘至龈沟底的距离。

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使用牙周探针检测患者牙龈无出血及炎症,判定为0分;在使用牙周探针检测时可以观察到患者牙龈出现颜色改变,但探诊无出血情况,判定为1分;在使用牙周探针检测时可以观察患者牙龈存在点状出血点,此类情况判定为2分;在使用牙周探针检测时可以观察患者牙龈存在出血情况,并且血液会沿牙龈缘扩散,此类情况判定为3分;在使用牙周探针检测时可以观察患者牙龈存在较严重的出血情况,并且血液会从龈沟溢出,此类情况判定为4分;在未使用牙周探针进行检测,患者的牙龈已经自动出血,此类情况判定为5分。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 BOP)位点百分比:记录在使用牙周探针检测时可以观察患者牙龈存在出血的位点,出血位点占总检测位点的百分比。

1.4.5 影像学检测 在患者植入内部结构后及修复后分别采用影像学检查方法检测种植体周骨丧失(bone loss,BL)情况,在植入牙龈内结构后及进行修复1天后,采用X 线检测根尖部位,并对种植体-基台连接处到牙槽嵴顶的长度进行测量和计算,两次测量的差值即为种植体周骨丧失量。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获得的测量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认为plt;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对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3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构成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gt;0.05),显示3组患者种植修复效果具有可比性。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情况

2.2 角化龈宽度与牙周指标的关系

对3组患者的牙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角化龈宽度的增大,患者的MR牙龈退缩程度、BL骨丧失、BI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mPI菌斑指数则明显下降,3组间相比较MR牙龈退缩、BI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mPI菌斑指数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牙周指标

2.3 患者影像资料

对种植修复个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种植修复个例

图2 修复前及修复2年后X线平行投照片

3 讨论

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均会造成牙齿缺失。但是随着口腔种植临床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种植义齿对于牙缺失的修复已经成为患者及医生的首选方式。但是种植义齿周围的角化龈很可能会导致软组织出现炎症[3]。现在临床研究人员已经认同在对患者进行义齿种植时留存一定宽度的角化龈,可以减少种植义齿周围牙龈组织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从而促进患者口腔健康,提高种植义齿的稳定和成功率。甚至很多临床医师认为留存充足的角化黏膜带是种植义齿后促进口腔健康和种植义齿成功和减少牙周疾病的必要条件[4]。有研究人员对角化黏膜带的宽度与种植后口腔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角化黏膜带小于2mm的患者与大于2mm的患者相比较具有菌斑堆积、口腔炎症和刷牙不适的更高发生率[5]。而且,有研究人员认为[6],种植义齿周围的细胞及血管化程度均明显减少,这都对黏膜的再生造成障碍和限制,所以在种植义齿时应留存一定宽度的角化黏膜带。

本研究中显示小于2mm的角化龈宽度BI出血指数、PD探诊深度、mPI菌斑指数均明显升高,而牙龈与角化龈宽度在≥2mm的患者相比更容易保持牙周软组织健康及种植体周骨水平,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结果相似。所以我们认为在种植牙周围长期留存充足合适的角化龈宽度非常重要。综上所述,在当前文献中对角化龈维护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像仍然有争论。几项研究表明,角化龈并不是维护牙周组织必不可少的组织。然而,当临床上的情况是菌斑控制不足够或病人的审美需求非常高,那么保留或重建角质化的粘膜则有利于有效的口腔软组织的卫生和维护种植体的稳定性。临床上接受义齿种植的患者有各种各样的特点和治疗的需要[7]。为了实现长期稳定植入治疗的结果,个人推荐进行此项治疗的患者至少应保留2mm的角质龈宽度。

[1] Askin SB,Berker E,Akincibay H,et al.Necessity of keratini zed tissues for dental implants: A clinical,immunological,and radio- graphic study[J]. Clin Implant Dent Relat Res,2013 Apr 30.doi: 10.1111 / cid.12079.[Epub ahead of print].

[2] Boynuegri D,Nemli SK,Kasko YA.Significance of keratinized mucosa around dental implants: 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 y[J]. Clin Oral Implants Res,2013,24( 8) : 928-933.

[3] 张运昕,束蓉,谢玉峰. 角化龈宽度对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4(2):173-176.

[4] Souza AB,TormenaM.The influence of peri –implant keratiniz ed mucosa on brushing discomfort and peri-implant tissue hea lth[J]. MatarazzoF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15 Oct 16. doi:10.1111/clr.12703

[5] Roccuzzo M1,Grasso G,Dalmasso P,et al. Keratinized mucosa around implants in partially edentulous posterior mandible:10-yea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J].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15, 2:23.

[6] 王 俐. 上腭游离角化龈移植在增加种植体周围角化龈宽度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实用医学,2016,21(4):273- 274.

[7] Significance of the width of keratinized mucosa on peri-impl ant health[J].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78 (2015) 389-394.

R783

B

2095-7629-(2017)10-0012-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0108)

杨倩,1988年6月18日出生, 女,汉族,住院医师,硕士

*通讯作者:唐礼,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口腔种植,博士,副教授兼副主任医师E-mail:tangli.dent@gmail.com

猜你喜欢

种植义齿角化种植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种植义齿邻接触丧失的研究现状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微信平台延续护理提高种植义齿自我维护水平的效果分析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老年种植义齿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无牙颌患者种植义齿修复应用研究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