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实施阅读学分制探讨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2期

詹 彤

高职院校图书馆实施阅读学分制探讨

詹 彤

通过干预和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获取相应的阅读学分,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本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尝试实施阅读学分制进行了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 图书馆 阅读学分制 阅读教育

阅读学分制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依据高校学分制规定和相关创新学分认定办法,以图书馆为主制定学生阅读学分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相应学分。它的目的是干预和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发展智力、提升文化素养、接受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该制度要求选定这门课的学生需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参加读书活动,达到规定的积分,通过考核获取学分,即“阅读学分”,由图书馆负责实施和认定。

一、目前高职院校读者群的阅读现状分析

由于生源所限,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生入馆率低,文献资源利用率不高。根据我院图书馆近三年的数据显示:生均纸质阅读量仅为0.6册,其中文学类、语言类、计算机类图书在借阅榜前列;学生借阅率逐年下滑,今年已滑到1%。同时,因新校区远离主城等原因,教职员工的到馆率和借阅率也在逐年下滑。

当今社会阅读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高职学生热衷于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但绝大部分仍然是休闲阅读,真正通过使用电子资源阅读促进学习和研究的人较少,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利用图书馆的热情和动力,缺失人文阅读、纸质文本阅读、结构性阅读和目标性阅读,快餐式浅阅读已成主流。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学分制的必要性

(一)阅读教育的必要性

“阅读”是人们对所需的文献资料内容进行掌握的一种心智活动。阅读是一个人接受终身教育、发展智力、获取知识信息的基本能力,是人的一项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生存能力。阅读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从阅读中学习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阅读情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已成为学生成长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开展阅读教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心。

(二)实施阅读学分制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主要依靠专业教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思想道德修养等老师要讲授的专业教育课程,也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等老师不讲授的通识教育课程,而阅读教育则是图书馆在通识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和空间优势,积极开展阅读教育,从书籍和网络资源中,精读古今经典,泛读百家杂谈,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阅读成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发展智力、提升文化素养、获取知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三)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优势开展阅读学分制,提高到馆率和借阅率

面对高职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无序低效、方法不当等问题,应遵循高职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阅读学分制,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通过干预和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会精读和略读,提高阅读技能,学生必需达到规定的阅读标准通过考核才能获得阅读学分。通过这种约束性的阅读推广工作,将学生的阅读行为和课堂教学相联系,利用课程的权威性激发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到馆率和借阅率,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学分制的构建

(一)建立阅读教育机制

阅读是一种自我感悟、主动吸取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想阅读、会阅读、大量阅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推进阅读教育,实施阅读学分制管理,学校教学管理委员会应组建包括教务处、图书馆、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阅读教育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阅读教育;聘请学校图书馆业务骨干、各二级院系的专业教师担任阅读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教务处负责出台与阅读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学分的认定、考核办法,纳入学生成绩管理;图书馆牵头编制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与二级院系共同汇编《专业素质培养阅读书目》等文件,负责制定学生阅读学分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协调与阅读学分制、阅读教育相关方面的工作,保证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团委负责与学生阅读相关的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指导。

在阅读教育中,图书馆应着重从阅读方法训练、阅读信息交流和阅读评价方法等方面履行好教育职能,负责阅读课程的开设、学生阅读导读服务、推荐阅读新书目、培养阅读评阅教师、建立读书评价方法及标准,实施强制与奖励相结合的阅读教育促进机制。开展深层次的阅读教育服务,加大学生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的教育,使学生能有效地选择读物,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选课进行择优学习,一方面教师面对竞争选择要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二)制定高职院校学生阅读学分制实施办法

阅读学分建议:4学分。学生可以在1-4学期期间,每学期完成1学分。

阅读范围建议:学生根据学校出台的《文化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和各专业推荐的《专业素质培养阅读书目》,与指导老师共同商定自己的阅读方案,分类选择阅读书籍来完成读书活动,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阅读现状,为了让高职学生能够正确利用网络资料,利用电子图书及视频讲座等“声像资源”导读的新模式,泛读各类期刊,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门类、跨专业阅读,拓宽阅读的知识覆盖面,多阅读,多思考,以提高其综合素质。

阅读数量要求:该课程至少要求选择推荐书目中的12本来进行阅读,其中专业素质培养阅读书目至少选择3本进行精读,其余为泛读。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网上阅读电子图书、观看视频讲座、参加《信息检索课》选修课、参加图书馆数字资源讲座、参加图书馆书友会活动、义管员等也可以换算成阅读数量。

阅读过程要求:学生应结合个人实际先制定读书计划,可自选书目,自行确定精读和泛读书目,交指导老师审阅,经同意后方可进行阅读。在完成规定的阅读数量后,才能申请阅读学分考核。精读书目要求学生将写好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上交指导老师,由不同专业的老师评阅自己熟悉的书目的读书心得,经评阅后获得阅读成绩。而泛读书目可通过该读本的客观题来进行考核,可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上机考试,考题由题库随机产生,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阅读学分。

阅读笔记要求:精读,至少应完成读书笔记二篇,字数不少于1000字。

阅读成绩评定:指导老师必须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严格考评,将学生的读书成果(包括笔记和心得)用百分制进行评定,并记入成绩单取得学分。

(三)阅读资源的构建

图书馆依托数字资源的平台,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特点,构建网络阅读资源体系。在图书馆网页上增加网络导读平台和数字图书馆学术视频讲座,编制网上专家推荐书目,构建网上书评数据库等。资源内容可以是与课程相关的专业文献,也可以是文化素质教育经典的电子图书,也可以是各类期刊,还可以是名师讲座、学术搜索等视频资料,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向读者展示具有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导读内容。

高职院校图书馆尝试实施阅读学分制,充分发挥了图书馆自身优势,完善了图书馆的阅读管理制度,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图书馆必将在阅读学分模式下迎来广大师生的阅读浪潮。

[1]王艳文.倡导全民阅读 走向阅读社会——论阅读的重要性[J].小说评论,2011(5):197~199.

[2]袁晓峰.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香港阅读教学改革的启示[J].人民教学,2008(20):41~42.

[3]黄英.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学分制阅读管理模式[J].图书馆界,2012(4):28~39.

[4]杨敏,纵浩.学分制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阅读学分”的设计与实施[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5):11~13.

[5]王新才,谢鑫. 阅读行为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学分制的动力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7(1):72~77

[6]谢运洁.以“阅读学分制”为主导的高校阅读推广模式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6):35~38.

[7]彭文,杨海悦.高职院校图书馆基于“课外阅读与记录”课程学分制模式的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4):152~154.

(作者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