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家长”之角色定位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2期

彭 丽

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家长”之角色定位

彭 丽1、2

从角色的视角分析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思考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四个缺位”(个人、学生、学校、社会维度)的困惑,借鉴“家长”概念冠以高校辅导员“大家长”角色,从提高素质、创新角色、转变观念、增强实效上夯实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家长”地位,冀望对以后研究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提供帮助。

高校辅导员 家长 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辅导员“大家长”地位的研究意义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反华势力和网络不良思想的不断渗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对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新的要求:转变传统观念,突出角色嬗变,紧扣与时俱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马克思曾经提出“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之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集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因此高校辅导员以“大家长”的角色统领多种角色,发挥好“大家长”的“四大功能”,把握好“三贴近”原则,以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假大空”的矛盾,解决好学生在精神上、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为己任,以学生“四种情感”回应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社会价值,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二、家长与高校辅导员的联系和延伸

家长,旧称一家之主(在学生生活、学习、感情、心理、就业、贫困等诸方面指导,帮扶),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般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孩子的长辈。

家长的功能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人与事有意识地建立价值理念,防止因为孩子的幼稚、人性的懒散,是非不分而随波逐流.家长的功能就是能心平气和、远离功利,很好地经营亲子关系,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成为孩子扬长避短的成长经验,成为孩子成长的人梯。在此功能上高校辅导员则需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吸收家长对孩子的包容涵养,承担“大家长”角色,成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梯。

柯岩 《奇异的书简…她爱祖国的明天》:“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又一任家长。高校辅导员“大家长”功能,颠覆传统“家长”简单“教与养”的观念,在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担负着更全面、更系统、更高水准的责任意识,更具有艺术性。涉及到思想、政治、道德、法规、心理健康、就业、资助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起到助小家、助高校、助大国,实现社会和谐、国家昌盛之助力。

三、高校中辅导员角色面临的困惑

根据教育部24号令文件精神,高校辅导员承担着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可见辅导员工作服务直接影响高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和社会的安定。但是近年来高校辅导员角色面临诸多如下困惑:

(1)国内学者刘乐功等人认为辅导员精神衰竭,则以消极"不合作的态度处理工作的状态和行为。”[1]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与每位学生心与心的沟通和碰撞,一“想”、二“通”、三“干”,教师“想”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奏,师生“通”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学生“干”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验,这个过程一旦与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产生冲突,辅导员不可避免的就会在此过程中大打则扣。

(2)历帅利用唯物辩证法原理,指出“辅导员作为培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付出的成本大,收效比较慢,周期比较短,”[2]甚至有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辅导员以“无效劳动”回应。这会使辅导员在心理上产生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失落或不满情绪。

(3)高校辅导员在高校中的角色地位很尴尬,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被认为“外行”,不专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在职称评定方面又不能完全得到教师权利的保障,以及在教学经验和成果上失优势。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不乐观,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获得的社会认可度,让其心未所安,身未所立,事未所成。

四、高校辅导员实现“大家长”角色的路径探究

(一)精选人才,提高素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保质保量,高校辅导员“大家长”功能需遵循“三心三力”(爱心、关心、耐心和能力、实力、魅力)原则,树立“榜样功能”,使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指挥者、教育者、领导者。马克思说“不是人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充斥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精神的存在,势必影响着教师队伍中每一份子的个人意识。优秀教师队伍的存在决定积极向上的教师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决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这样的“存在”会潜移默化的规制教师乐观主动的行为,承担“大家长”的角色,提升“大家长”的能力,实现“大家长”的功能。这是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精选人才,以“大家长”角色行为,服务对学生的终极关怀,学生自然流露对辅导员的敬畏之情,崇拜之意,从而消解辅导员在心理上产生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失落或不满情绪。

(二)转变观念,强化责任

高校辅导员转变传统观念,自觉树立“大家长”形象,保证“大家长”地位,强化“大家长”责任,并以其自身的魅力与能量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自身价值,由此产生一种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地辛勤劳动,精心培育自己的学生。“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也许要在学生毕业后才能体现,这是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更是辅导员工作的魅力所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一旦显性化,得到公众认可度提升,个人满足感增强,激发自觉性、积极性,从而自发产生扶持学校继续发展的强烈欲望与热情。

(三)积极参与,塑造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辅导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文明的推动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校辅导员“大家长”角色转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道德、法规、心理健康、就业、资助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稳”,成为高校辅导员一生的奉献的终极目标,成为大学生“情感工程”的灵魂师。

辅导员“大家长”之“大”的体现就在于此,不仅仅是衣食父母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辅导员的学识上符合通知教育人才,业务上追求精益求精、精神上树以匠人标准,情感上赋予家长角色,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馨、辅导员的温情,从而汇报社会的温暖。

(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高校辅导员“大家长”角色会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家长、学校、党团组织、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成为知心朋友。由于教师的意识又具有历史继承性,反射出他所在家庭、学校、党团组织乃至社会存在。他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不仅仅代表个体形象,代表的是他所在集体的荣耀。所以家庭、学校、党团组织、社会在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上,给予“大家长”角色环境的认可和支持,给予群策群力的方案或政策扶持,狠抓落实。使大学生信赖、依赖这位“大家长”角色,轻松接受、享用“大家长”的教育方法,感谢、感恩“大家长”的奉献。

(五)情感调节,模式创新

马克思认为:“ 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感染,需要激情,需要一个“场”。听一位心态健康的残疾人讲成长经历,你会觉得自己很幸运,生命很宝贵。要做好一个“大家长”,你需要找到一个可以给你动力和自觉、积极情绪的“场”。换言之,就是“大家长”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给予学生赏识教育、激励教育、乐观教育的“场”,传递能量,激发实效。

“不日新者必日退”。 辅导员的“大家长”角色定位一经清晰,有利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务实工作和积极进取,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茁壮成才,妥善解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从而推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形、更具体、更精准。

[1]刘乐功,王鹏,高峰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666~669.

[2]历帅.高校辅导员角色分析[J].科教导刊,2016(7):88~89.

(作者单位:1.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

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项目编号:2016B263。

彭丽(1983-),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人,博士在读,讲师,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郑州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