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17-12-05王明武

长江丛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文化

王明武

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王明武

社团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育大学生的社交能力。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的社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些继续延续着传统高校社团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对社团文化的需求。因此,完善和发展高校社团的管理模式,创新社团运营的理念和文化。进一步分析社团管理制度和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高校社团的全方位持续发展。

高校社团 管理模式 创新 持续发展

高校学生一直以来都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材,对高校学生的培养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1]。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变得越来越丰富,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需要共同提高。高校社团作为一个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地方,其管理和运营模式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些问题和危机已经显现出来并且不断的影响着社团的发展,创新社团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社团目前发展现状研究

目前,随着高校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传统的社团管理和运营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为了能够发挥高校社团培养锻炼学生的功效,有必要创新其管理模式,丰富其种类,满足更多高校学生的需求,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交际范围,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日趋严峻,高校社团在高校学生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日益凸显。

二、高校社团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一所高校社团的成立有时只在几个人的一念之间,因此这样的一个社团可能没有详细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如果一个社团的管理者无法意识到社团的重要性,没有对社团的未来规划,没有明确社团发展的目标,这样的社团很快就会消失在高校学生的生活中。

(二)社团管理不规范

社团是一个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但也因为其特殊性而导致了管理模式的混乱。一个优秀的社团必然会有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否则就会导致缺乏组织性,凝聚力等问题。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上,社团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再考虑成员以及学校的一些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方式。只有一个健全的管理方针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社团的发展,才能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起到培养锻炼学生的目的,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三)缺乏创新性

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会有它的创新部门,一个好的社团也一定需要有创新性。创新能够调动社团内部的积极性,会产生许多有益于社团发展的因素,社团管理形式,品牌文化的创新能够更大程度上激活社团的发展潜能。然而,由于学校的一些青年教师无法专注社团活动,不能对高校社团进行深刻详细的指导,这也使得社团活动缺乏特色和创新,最终会使得社团的发展出现瓶颈,举步维艰。

(四)无法保证开展活动的质量

社团活动是社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开展活动也会增加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来参与,但是部分社团因为种种原因会导致开展活动的质量不高,让学生没有参与的欲望。因此,高校社团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需求做一个评估,了解学生所需要得到的知识或者锻炼,务必要做到以人文精神为重点,以培养创新能力为辅助。

三、高校社团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严格把握社团的建立,规范社团管理制度

在申报,审核,批准的三个关键环节中,高校相关组织要严格把关,分析其未来发展潜能,坚决杜绝社团泛滥的现象。还应实现规范化管理,民主化决策,定期对社团进行考核,在组织队伍,品牌特色和活动质量等方面评选出优秀社团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形成一个成熟稳定,持续发展的机制,推动社团健康发展。

(二)建立社团自身的品牌文化,打造一流社团

品牌文化一词来源于企业中,是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对社团的管理也适用,将企业中对社团有利的相关管理模式移植到学生社团中,形成富有高校学生社团特色的品牌文化概念。主要有核心竞争力管理,策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2]。以追求效率和合理化作为高校社团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推动社团建立自身的品牌文化,打造一流的社团。

(三)完善社团激励体系,增加社团淘汰制度

社团管理部门应在社团的日常工作和活动中,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在期末评优中也应该更多的考虑这些学生。部分社团也能给予学生选修课学分的奖励,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社团的地位。除了奖励机制,也应该有相应的淘汰制度,创建淘汰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社团的规范体系。每年考核对不合格的学生以及社团进行批评,对严重者予以淘汰或解散的惩罚。激励与淘汰的共同存在将会是社团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

四、结论

综上,高校社团的健康发展与社团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息息相关,在管理模式中寻求科学的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将会直接影响到社团在高校学生生活中的作用。作为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践行高校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第二课堂,持续健康发展的高校社团是保障高校校园生活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

[1]王菊秋,孙茂红.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亚太教育,2015(36):244.

[2]金永宪.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J].科技讯,2012(17):226.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谁远谁近?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