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医德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分析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医德医者医患

杨 飞

中医医德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分析

杨 飞

中国古代医学融汇了丰富的道德规范体系以及完整的医学规范内涵。中医医德评价标准较为严格,其中“十全为上”是医德评价的最高价值标准。当今社会在医患关系较为敏感的特殊时代中医医德仍旧保持着“博施济众”的医患关系追求,同时在快节奏时代人们往往根据自身利益出发来对“义利观”做出解释,中国古代医学相关者更是将“重义轻利”作为该行业的唯一价值取向。上述的一切价值取向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殊途同归,因此实现中医医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中医医德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分析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它是基于对古代人民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中医具有其独特的医学价值体系,在其历史的发展与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医学道德规范体系。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具体的关于医德和医德教育的相关论述、唐代的《千金方》、宋代的《医说》、明代的《万病回春》、清代的《医门法律》等相关论述都提出了具体的医学道德规范。中医医德的相关原则与教育价值即一脉相承同时也积极地将时代价值新要求密切结合。当下,中医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与思想道德价值目标培养的同时,学习传统医德内涵和中医医德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价值性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中医医德的评价标准

中医医德的价值评价标准包含了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十分重视中医的价值评价。上溯至西周就提出了“十全为上”的最高医德评价标准,其中“全”指“治愈”的意思,还有人解释为“谓治十还得十”的价值追求。中国古代对医生的考核大体包括德、才两方面的内容,从医者必须是德才兼优者或者是德才兼有、有德为先。只有具备上述要求,才能符合医德价值评价中的“十全为上”的盛誉,相反“精神不专”、“意志不理”、 “外内相失”则是对其反面的反向规定。医德评价的高标准使得医家在传授医术时更加强调将医学的真谛与内涵传授给那些真正适合当医生的人。

二、中医的行业责任要求

作为一名医生,广博的知识与学问是其武装自身所必备的前提条件。有人将从医者的行业要求描述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的描述虽有夸大之嫌,但是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这都从一方面体现了中医行业自身的严格要求。中国古代医者就对医学这一特殊行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认为一名合格的医者只有通过勤奋好学、广收博论、积极实践才能最终领略到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最终实现从医者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古代中医认为医生的诊断结果直接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从医者必须秉承一丝不苟的态度。如果从医者将骗取病人钱财作为自己的行业追求目标,将会成为整个医界的耻辱,为医家所不齿。

三、中医的行业价值取向

“重义轻利”是中医者的从业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对“义利观”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重义轻利”传统伦理道德规则的要求之下,中国传统医学滋生与其土壤之中,将其行业价值取向自然倾向于“贵义贱利”。从医者随时面对着对医者利益与病人利益的合理处理之中,中医的行业价值取向要求医者利益必须服从于病人利益,同时将谋取个人私利看作是该行业的不齿行为。中医的行业价值取向将“救人”、“活命”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同时从医者将清廉仁爱精神做出了最美的诠释。

四、中医的医患关系处理

“仁爱”作为医患关系处理过程中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医学医患关系的价值追求,将“医者仁心”的精髓解释的淋漓精致。中国古代医家要求对待患者要求赤诚济世,要求从医者将患者视为亲人。主要表现为“不问身价、普同一等”,中国古代医学巨匠在《大医精诚》中就将该词汇作为重点强调对象。同时还表现为“至亲之想、赤诚济世”,从医者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将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与从医义务,最终实现苍生大医的价值追求。最后,从医者要竭诚尽心、严肃医风。在坚持上述要求的同时医生在行医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严格的保护。从医者在坚持自身道德修养与外在规定的同时努力地处理着同患者直接的相互关系,最终为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积极的努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医德的互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涉及到学问学习与道德修养的问题、工作岗位追求与职业选择问题。因此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同时要尤其注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让当代大学生成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全面的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医德培养过程中,要求弘扬中医文化的外部氛围,让学生在无声的语言与行为感染中切身的体会到中医的伦理道德要求。将中医的道德文化追求内化于学生的自身修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中医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的中医经典蕴含了中医伦理道德精髓,将其中的道德精髓合理的渗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范畴当中。

六、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医医德诠释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中医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合,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与医德价值的高效统一,最终在二者的完美结合中实现中医医德真谛的完美诠释。

[1]孙志刚.运用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美德加强现代医德建设[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04).

[2]方玉荣.试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3]薛菊凤.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01).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猜你喜欢

医德医者医患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德实践对提高实习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价值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理性沟通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医德信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