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2017-12-05王昭龙
王昭龙
高校师德建设,势在必行
王昭龙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014年9月29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该《意见》深刻分析了新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具体举措。
高校 师德建设 高素质 教师队伍
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在该《意见》中专门讲到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从这一系列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师德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尤其是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在当今形势下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可见,对于一名老师,专业知识还不是第一位,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的品德。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反对学校中使人变得呆笨的棍棒纪律;作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言:”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在自重。”从古今中外的大师口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品德的重要性。
2014年,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信中称,调查发现大学课堂上存在教师“呲必中国”的现象,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足而健康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需要每一个高校教职工的全面参与
高校的师德建设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科任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师德教师,还应包括高校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专兼职辅导员。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教学管理、考试管理、认识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力。高校管理人员对于师德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会以无形的方式影响着一所大学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学生工作专兼职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大学生的交往最为密切,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品行。如果他们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不高,职业道德缺失,那么对于学生的品德修养的养成将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必须在高校教职工中得到培育和践行,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高校必须对教职工进行经常性的职业理想教育,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尤其是对于新入职的教职工,在进行岗前培训时一定要注重师德教育培训。其次,可以采取教师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高校教职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转化为自己内心的职业操守。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师德考核、激励、监督机制
首先,各个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既能反映学校的要求、学生的评价又能符合大多数教师实际的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师德考评制度。例如河南理工大学每年举行一次的“学生最喜爱教师”评选活动就是对老师的业务水平和师德水平的有效评价。其次,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师德考评制度之后还应把教师的师德考核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 评奖评优、 职务晋升、 工资收入等切身利益相挂钩,对于师德考评不及格的教职工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此外,对于那些严重有损师德的不良行为应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高校教师不得有下列七种情形: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物;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这一规定被称为“七条红线”,一旦触犯必须严格依法依规给予相应惩处。各个高校应以教育部出台的该意见为指导,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违反师德行为惩处制度并严格加以执行,触犯法律法规的,还应受到法律的惩处。
总之,高校的师德建设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得到长足而健康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大力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交互信息检索中用户的认知转移行为研究”(编号:SKB2016-1)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昭龙,硕士,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辅导员,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