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处世之道对当代人的启示
2017-12-05姚娜
姚 娜
《论语》处世之道对当代人的启示
姚 娜
《论语》之所以经典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内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近了,也可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论语》中处世之道的简单分析,为当代社会人的生存和处世提供一些借鉴和学习。从《论语》的处世之道中得到些许的启示,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态,处理好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论语 处世之道 社会关系 启示意义
《论语》不是一部呆板的书,它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中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当我们总在说什么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很多时候对一件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这就是《论语》所传达出的一种思想。
一、用耿直的态度去面对一切
在《论语·<宪问>》篇里,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或曰:以德抱怨何如?”孔子却回答:“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认为,一个人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还留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当别人对你好时,又该怎么做?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一个人如果有负于你,可用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恩德和慈悲、去真正回馈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样的道理我们觉得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孔子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一个人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其实孔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无止无休的,付出的不只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后代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不可取,也就是说,搭上自己太多的恩德和慈悲,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是一种人生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一个人的正直、率真、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地面对这一切。而孔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生活中许多的事情中,那就是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二、把握好交流中的尺度与分寸
子贡向孔子请教关于什么是朋友的问题,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论语·<颜渊>》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都自己一个人全力去承担。《论语》告诫我们的就是,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也是如此,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存在,父母对子女关爱的无微不至,但是往往却带来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之间却会彼此伤害;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却总是好心不得好报。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这些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待我们的朋友,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分寸。
《论语·<里仁>》篇中讲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这句话告诉我们,跟领导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离我们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与朋友的交流要是过密的话,离朋友的疏远也就不远了。无论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所说的“数”这个阶段,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都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其实《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就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就像禅宗里面所说的“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这也是人生中最好的一种境界。因为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我们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保持一点距离,我们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海阔天空。在对待工作上亦是如此,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工作,我们都应该把握住分寸,把握住工作中的度。
三、怀着一颗恬静的心去修炼自己
子路问孔子,何为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炼自己,怀着一颗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敬。子路很不解,然后就追问:“如斯而已乎?”子路还是很疑惑,孔子曰,“修己以安人”。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子路又说,“如斯而已乎?”孔子对答:“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做好,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用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尧舜还在这件事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做,更何况是你呢?“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止。”(《论语·<述而>》)孔子告诉我们,当发奋图强的时候,可以忘了吃饭;当感到欢乐并有一些事情可做的时候,会忘记忧伤和忧愁,在这样一种发奋图强创造快乐和幸福的过程中,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这就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一种社会担当,但是这个前提又是素朴的,是始于脚下的,这也就是说一切由修身养性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温暖他人,让身边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在《论语》中总是充满了一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小故事,他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而是如何修自身。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一种苦练修行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的态度。我想这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而且是当代社会的一种理想追求,当然它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二十一世纪,也是我们当代社会一种人格的欢乐幸福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与我们自己修身养性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和处世艰难,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真的能够做到态度耿直、掌握分寸、修身养性,会少很多烦恼,也就懂得了为人处世之道。这也许就是《论语》处世之道可以给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
[1](宋)朱熹注.四书集注[M].王浩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3]张晓林.论语的智慧[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5]周予同,朱维铮,等.傅杰选编论语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傅佩荣.<论语>心得[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7]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9]夏海.论语与人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何新.论语新解:思与行[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姚娜(1985-),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