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交学研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外交理论研究

孟 晴

外交学研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孟 晴

本文在研究中以外交学研究为核心,明确外交学研究现状,挖掘外交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进而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外交学 研究 现状 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外交学研究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使得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外交学课程,增设外交专业,促进我国外交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外交学的发展与国家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内在联系,教育部门提高外交学的等级和地位,并与国际关系并列,成为二级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国家特色,进而构建民族特色化外交学课程体系。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外交学研究现状与主要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交学理论研究

(一)时代观

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学理论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其共同理论为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主义,以此了解和探究国际外交关系规律,明确国际社会历史发展趋势与历史阶段特征。在这一层面上看,明确时代观成为外交学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理论。继马克思无产阶级时代观后,人们逐渐认识国际社会,这是确立国际战略理论的前提条件。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时代特征理论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纵观我国历史走向,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逐渐缓和,并促进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验证邓小平时代理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真实反映世界和平、合作、发展等需求,完善时代观外交学理论体系,并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发展。针对国际社会各个历史阶段和时代特征判断,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核心,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地位,揭示经济生产、交换方式以及社会结构三者的变化关系,站在阶级地位、社会矛盾等角度上进行历史阶段的划分。

(二)战争与和平论

战争与和平作为国际社会常见现象,决定着国际关系紧张程度,同时也是各个国家在外教战略与外交政策的抉择方向,而战争与和平是外交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针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最早在马克思理论中存在全面的论述,战争作为阶级斗争产物,是阶级间、民族间以及国家间矛盾的最高表现形式,存在正义与非正义属性,不完全反对战争,保留革命战争的存在性;不同的是,毛泽东坚持和平而反对战争,并以“不怕”、“反对”作为处理战争与和平的态度。在二次大战后,这一理论实现马克思和平战争理论的升级。在现代化国际社会中,和平力量远远高于战争因素,在观察战争规律的过程中,注重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以此为竞争优势,考虑到经济因素与科技因素,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一辩证,进而促进战争与和平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二、外交学研究现状分析

(一)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学界定模糊

我国对外交学研究极为重视,我国外交学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在1949年成立外交部,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中,周恩来总理提出我国外交研究任务,并确立中国化外交学研究方向和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外交学研究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外交学研究重视程度的增加,逐渐涌现出大量的外交学研究文献,丰富我国外交学研究结构体系。同时,在外交史研究上,我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在研究内容方面仍有一些不足支出,其中外交学和国际关系学之间的界定较为模糊,这是当前我国外交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形成这一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外交学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有大量的学术问题尚待研究和挖掘,提高研究水平仍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美国等先进国家国际关系学研究地位的强势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外交学在国家上的研究地位,进而形成因果关系。

(二)研究内容过于实践化

外交学学术传统主要源于欧洲、萨道义和尼克尔森等区域,其思想家与实践家也均来源于欧洲。从实践经验的角度上看,欧洲学者具备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外交史料和研究经验,而这些学者不善于对外交学理论知识的总结,这一现象从欧洲关于外交学作品中可以看出。例如在卡利埃作品《与君主谈判的艺术》中,其研究内容主要以外交实践操作为主,关注外交工作的实际操作特点,而忽视了对外交理论的总结和阐述。

(三)美国国际关系学的强势地位

由于欧洲外交学理论研究的缺失,美国以国际关系地域强势霸占了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学研究市场,同时暴露出欧洲外交学研究过于重视细节描写,而弱化了外交学研究理论体系的研究地位,在此基础上,虽然一些英国学者深入到外交学理论研究领域中,但由于国家关系学的强势,使得国际关系学与外交学研究地位出现失衡状态,进而阻碍了外交学研究的发展。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欧洲外交学研究地位逐渐下降,而美国国际关系学研究地位逐渐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外交学研究的发展,人们接受美国国际关系学理论,将外交学划分到国际关系学的类别中,即为外交学属于国际关系学的一部分。这样的归属方式,不符合我国学科体系的基础划分要求,与我国外交学和国际关系学并列为二级学科相互冲突,阻碍我国外交学科学的建设和发展。

三、我国外交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从本质上看,我国外交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是外交学研究与国际关系学研究的混淆,由于缺乏清晰的界定,造成二者研究理论的相互交叉。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方面,国家关系主要针对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相处关系实际状态,其中涉及到维护友好和平关系的发展战略、相处原则以及关系管理机制等内容;而外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外交表现活动和目的效果,即为行为研究。第二,研究重点。国家关系学在实际研究中,主要以国家关系结构体系的完善为核心,而外交学研究重点则是各个外交制度的实际落实与优化,二者存在本质上区别。第三,研究起点。国际关系学研究起始时间为1648年,而外交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450年。第四,研究视角。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国际关系学研究强调国际关系体系、国家主体与国际关系决策等三方面,研究核心为国际关系结构体系,国家主体与国际关系决策是国际关系结构体系的辅助决定性因素;而外交学研究强调国家主体在开展外交活动中所形成行为活动,核心为外交行为。第五,研究对象特点。一般而言,估计关系学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客观性,主要结合研究对象在国际关系活动中所表现出行为方式和发展意向,其中主要涉及到交易活动、合约签订以及出使流程等方面。而在这一层面上,外交学研究对象具备一定的主观性,主要依据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获取研究结果。对此,结合研究对象、研究重点、研究起点、研究视角以及研究对象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明确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学本质上的区别,将二者混淆在一起,不仅违背我国学科建设规划原则,同时也阻碍我国外交学研究和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发展,进而不利于我国外交学研究结构体系的完善与丰富。

四、完善我国外交学研究结构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丰富外教内容,建设特色外交学科

在进行外交学研究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外交风格,将马克思主义精神、中国时代精神、民族文化等我国特色文化融入外交学研究领域汇总,丰富我国外交学内涵,进而实现中国特色外交学科的建设。同时,要借鉴外国先进研究成果,由于外交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使得外交学研究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具备一定的融合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我国外交学研究人员除了融合中国外交文化之外,还要借鉴大量的国外外交学研究成果,积极投身于外交学研究理论的整合和总结中,进而促促进我国外交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结合这一发展战略,我国外交学研究学者要重视外来概念与研究方式的探讨,以翻译国外外交学理论成果为基础,做好外来文献的翻译工作,丰富外交学研究中需要的基础文献,进而促进我国外交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借鉴国际关系理论,总结中国外交遗产

目前,国家关系理论研究体系发展趋于成熟,由于国家关系学和外交学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在进行外交学研究的过程中,相关研究学者可以借鉴国际关系学相关研究理论,借助二者的相同之处,借鉴国际关系学研究理论与研究方式,将其使用到外交学研究工作中,提高外交学研究水平,将外交学研究实践化逐渐转化为理论化,进而促进我国外交学研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由于我国外交学历史发展优势,相关研究人员要收集我国古代外交理论知识和文化遗产,探究中国特色外交学研究体系,丰富外交学理论研究内容,进而实现我国外交学研究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做好实践总结,创新外交学理论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学研究的逐渐重视,使得我国外交学研究在外交实践方面得到极大的突破与发展,开辟我国外交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和新气象,这一发展趋势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并受欧洲丰富外交学时间成果的影响,使得我国外交学实践研究远远先于理论研究。对此,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外交学研究学者要做好实践总结,探究我国外交学研究领域的新发展,在国际秩序重建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积极投身于当代外交案例总结中,做好国际定位,丰富我国外交学研究理论体系,进而为世界和平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外交学研究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外交学理论研究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外交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丰富外教内容,建设特色外交学科”、“借鉴国际关系理论,总结中国外交遗产”、“做好实践总结,创新外交学理论体系”等有效措施,完善我国外交学研究体系,进而促进我国外交学延吉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高飞.我国外交学研究的现状和主要问题[J].国际论坛,2017(01):32~36,80.

[2]傅耀祖.关于中国外交学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外交学院学报,2015(03):25~29.

[3]民鹏.周恩来外交学研究:体系架构、问题与建议——"纪念周恩来逝世30周年暨首届周恩来外交学"研讨会述评[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02):84~87.

[4]夏树元.关于外交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外交学院学报,2015(02):103~104.

[5]马朝林.外交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8):254~255.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孟晴(1984-),女,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交流与合作、外交学。

猜你喜欢

外交理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