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活动课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7-12-05林维泮

长江丛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财主活动课思维

林维泮

如何在语文活动课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林维泮

在语文活动课中应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达到开启思维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从中体味到创新的快乐。文章在阐述语文活动课教学片断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为如何在语文活动课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策略分析与实施建议。

语文活动课 创新思维 教学实践

在语文活动课教学中,当学生遇到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加以灵活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问题的实质,从而积极思索,解决问题,这样既达到了明确课堂主体的目的,又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了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另外,由于教师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局限,若一味地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强加给学生,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理解的误区,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做的效果适得其反,它束缚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问题一: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问题二:……

这是本人在这学期所上的一节语文活动课的一个片断的截取。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在设计问题上体现了一个多元思维的特点,而学生在回答问题上,更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不少东西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可见,一个问题被提升出来,应该如何安排好语文活动课,以激活学生的多元思维呢?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活”与“导”呢?

一、有的放矢,探寻教材中闪现的思维发散点

本节课是个人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时得到的启发,其中“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句话引起了本人和学生的思考。苏轼在《题西林壁》上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都告诉我们,必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展开对事物的全面思考,这样,我们的视野才会被拓宽,才可能产生新的认识和体会,才能有所创新。这就是说,训练好学生的多元思维,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提升课文的认识层次,展开对学生多元思维的训练,便成了这节语文课的活动点。

二、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1、课前准备

(1)学生每6-7人为一个小组,由各组成员课外收集一个能启发大家多角度思考的问题,交给组长。

(2)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汇总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从中选取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以备活动时发言。

2、活动设计

(1)以小组为单位,安排为7个单位的活动小组。

(2)由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在活动课上提出的问题,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晰,必要时可在黑板上写出问题。

(3)采用小组竞赛方式,对小组提出的问题加分,对个人的发言(需有层次的、合理的)加分,计入小组总分。

3、活动记录员一名(由语文课代表负责)

三、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思维的拓展

在这节活动课的准备中,很多学生翻阅了大量的课外书,有《十万个为什么》、《知识小百科》等,在活动中,小组充分讨论,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大胆发言,就连平时一向少发言的同学,也被这课堂气氛所感染,不时地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只要找准了问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主体性便得到了增强。随着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辩论也更加激烈,这样就很容易走进“死胡同”,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灵活的引导。如关于“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问题,辩论是无休止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想象的角度给予学生一个合理的解释。应引导学生从多元的思维角度,认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从全面的认知中学会创新意识,从而做到教师的“启”和“发”。

四、评价总结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能力

(1)综观整体,点明这次活动的主体:多元思维,可以从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做一个综合评价,也可以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学会对问题的思考。

(2)肯定自主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意义,从学生对问题的收集、筛选,以及在发言中所包含的内容,分析自主学习在语文课堂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学会通过自主学习领会独立思考,同时也让学生自身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这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

(3)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可以开展互评,也可以在活动后写心得体会,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从而较好地认准和把握今后语文学习的方向。

总之,语文活动课应以“活”为主,提倡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和能力的局限,若一味地以自身的知识和体会强加给学生,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理解的误区,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做的效果适得其反。引导学生的创新应鼓励学生去“留意自己的每一个细小的想法”,从而形成新的创意,这样,学生的多元思维才会被激活,学生创造能力也才能被逐步开放出来。

[1]王凡.在语文活动课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1(05).

[2]项影侠.体现学生主体,培养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广平中学)

猜你喜欢

财主活动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低年级的实践与探究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财主的刁难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王勇智斗财主
活动课
目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