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模式真的有效吗?
2017-12-04徐贲
徐贲
用口语或次生口语传授知识最有效的方式,是“师生对话”。这在互联网时代大规模的“知识付费”授课中是不可能的。
网上知识付费越来越火热,截至2017年7月,已经有上百个知识付费的平台。但是,这种“知识传授”方式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付了费却觉得没有学到东西的人不在少数。
有的人从互联网经济的角度认为,这是传授的知识不够好的缘故。这种“流量经济”的产物,本就是以流量多而不是知识多为胜。粗制滥造的内容和精心打磨的优质内容,两者所需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是不对等的。同等的时间内,为了吸引更多的点击、占领流量市场,商户更愿意选择发布更多粗制滥造的内容。久而久之,优质内容创作者也无法坚持自己的立场。
这固然不无道理,但从知识传授媒介和方式本身来看,即使是那些精心打磨的优质内容,在互联网上用“你说我听”的方式传授,也有效果有限的问题。知识有不同的层次,层次越高,网上传授的效果就会越差。也就是说,网上传授比较适合浅层的知识。
口头传授知识,即便以多媒体手段来辅助,也是一种“次生口语”。用口语或次生口语传授知识最有效的方式,是“师生对话”。学生随时提问,老师即刻回答或启发。这在互联网时代大规模的“知识付费”授课中是不可能的。互联网上的口头知识传授与课堂里以阅读书籍为主的知识学习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类似于听别人(或自己)朗读与自己默读。默读是一种比朗读更能让人专注于个人思考的学习方式,而知识必须是个人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人类并不是一开始就学会默读或体会到默读的个人学习效果的。首先,在历史上,思考性学习所需要的那种个人意识是逐步形成的。文化历史家菲雷迪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写道,“在人们的私人空间里,个人在默读时可以自由地在书页上停留,作出自己的解释和结论。”也就是说,默读有利于学习中的个人思考和理解。任何有质量的知识都离不开这样的思考和理解。
早在公元7世纪,神学家依西多禄就认为,出声朗读妨碍理解经文,他建议,阅读时只要稍微动动嘴唇,喃喃发声即可。在他那个时代,理解经文是一种严肃的学习,与从“不知”到“知道”的粗浅学习知识是不同的。今天,互联网上的付费学习要传授的当然也不应只是一些粗浅的知识。
对严肃学习来说,阅读书籍,而不只是“听讲”,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好处。阿根廷著名作家和编辑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中说,“借着默读,读者终于能够与书本和文字建立一种不受拘束的关系。文字不需要占用发出声音的时间。它们可以存在于内心的空间,汹涌而出或欲言又止,完整解读或有所保留,读者可以自己思考,从容检验,从中得出新的想法,也可以从记忆或与摊在一旁准备同时细读的其他书籍来做比较。”
这样的知识学习过程和认知活动更需要借助书籍文字而不是一听而过的语音。在必须用语音传授的情况下,人们会尽量把语音保存下来,以便复习。即便这么做,那也远不如书籍方便和有效。
口头授课往往需要借助小故事、轶事、常识经验以便“有趣”“生动”,也就是表演性,这与知识学习注重逻辑思考、分析、理解和价值判断也是很不同的。著名学者沃尔特·翁在其研究著作《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中说,口头文化能产生强大而优美的口头表现能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但一旦书写占据了人们的心灵,口头文化连存在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对于知识学习者来说,只靠听一遍,没有必要的阅读,肯定不行。书籍阅读是绝对必要的。文字不仅能增强人的个体知识者意识,而且,也能让人的言语表达更精确。口语滔滔不绝的雄辩、言简意赅的叙事、意义隽永的谚语,这些都使人印象深刻。但是,口头表达的显著特点并不是精确分析和深度思考。眼睛代替耳朵成为现代人知识语言的加工器官,这是知识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