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钱买不来好成绩

2017-12-04王雨

家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志辅导班花钱

□王雨

金钱买不来好成绩

□王雨

那些藏匿于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值得家长们关注与深思。对孩子身心成长大撒把,一味花钱请家教,是不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

张先生是个生意人,虽然平时忙,陪伴儿子小志的时间较少,但望子成龙的他,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张先生认为,只要舍得花钱,孩子的学习就会高枕无忧。为此,他花巨资买了市中心的学区房,让孩子上了一所重点小学;张先生信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儿子上一年级开始,便给他报了周末课外辅导班。

因小志上课不认真听讲及经常不完成作业,班主任请家长到学校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为了不让老师小瞧了自己,张先生每次去学校见老师时,脖子上都会挂着粗粗的金链子,手上带着两个金戒指。用张先生的话说:“咱不能让老师小瞧了家长和孩子。从这一身穿着打扮,老师就会明白咱也是‘成功人士’。”

抱着这样的想法与老师沟通,效果可想而知。随着年级的增高,儿子小志的成绩越来越差,张先生没有从自身找原因,而是觉得儿子在外上辅导班的大课效果不理想。五年级时,为了让儿子“小升初”时考个好中学,同时也为了不让儿子因完不成作业被老师“请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舍得花钱的他,更是以一小时300元一节课的高价,请了两位家教老师,专门对儿子的数学和英语进行“一对一”辅导。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还以一小时200元的价格请了一位专门辅导儿子写作业的家教。在张先生看来,只要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就这样,他和妻子对孩子的教育、学习及身心成长来了个彻底大撒把。

张先生夫妇喜欢打麻将,有空闲便呼朋引伴在家里的一楼“玩几圈”。儿子和家教老师在二楼,楼下的打牌声和吵闹声不绝于耳。然而,张先生却说孩子习惯了这些就不会受打扰了。

张先生觉得,儿子上的是全市有名的重点小学,还有家教老师“一对一”的辅导,如此“双重保险”,儿子的学习成绩应该不叫事儿。然而,小志在没有父母监管的情况下,放任自流,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并且认为:“反正我爸有钱,考不上好学校,他也会替我想办法。”小志以如此心态对待学习,导致成绩频频亮起红灯。

张先生依然忙他的生意,空闲时依然打牌娱乐,小志依然在学校混日子,放了学就和家教老师熬时间。六年级毕业考试,小志的语数外考了三个“良”,总分只有235分(满分300分)。张先生傻眼了,冲儿子喊:“在你学习上我花了那么多钱,你就用这样的成绩报答我呀?”面对爸爸的抱怨,小志却理直气壮地说:“长这么大,你管过我吗?你关心过我的学习吗?除了花钱找家教,逼我上辅导班之外,在学习上你做了什么?”儿子的一番话,让张先生哑口无言。

为了能让儿子上个好中学,仍旧信奉“金钱万能”的张先生四处找关系,并放出话:谁能帮我儿子上某某中学,我愿意花20万元。然而,在阳光招生政策越来越透明的大环境下,张先生的儿子只能去一所“兜底校”就读。一年后,张先生也因夫妻关系不合离婚了,正处于青春期逆反的小志更加桀骜不驯,放任自流,在问题孩子的边缘徘徊……

人间百态。有些事情是用金钱解决不了的,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里的这句话,有多少父亲能真正参透并认真去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呢?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但爱要得法,不管是急功近利的教子之道,还是放任自流的生活态度,都会使孩子纯真无邪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那些藏匿于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值得家长们关注与深思。对孩子身心成长大撒把,一味花钱请家教。因为,仅凭美好的愿望和强烈的动机,是不能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如果家长不树立正确的家教理念,不懂得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无法培养出优秀孩子的。

(责编 宋行军)

猜你喜欢

小志辅导班花钱
发愁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出门前要化妆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辅导班:是奇迹还是谎言?
地邻
花前月下
那件蓝色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