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寸土寸金奶奶庙

2017-12-04敬奕步

中外文摘 2017年24期
关键词:车神易县马头

□ 冯 叶 敬奕步

寸土寸金奶奶庙

□ 冯 叶 敬奕步

近日,微信公众号“一席”发表了一篇清华大学建筑系在读博士徐腾的演讲。其中,他描述了自己于2016年底探访河北易县奶奶庙的神奇经历。这篇10万+的公号文章迅速传播开来,奶奶庙瞬间火了。

奶奶庙的神奇之处在于,这里充斥着你能想到以及想不到的各路神仙,比如手握方向盘的“车神”,保佑姻缘的“狐仙”以及分别执掌“消灾、求学、送子”等9大功能的“老奶奶”。它摆脱了以往宗教体系和历史的局限,奶奶庙一位管理员就对徐腾说:缺哪个神仙,随便建一个。更重要的是,这个简陋的民间宗教场所其实是一桩实行承包制的生意。其中,一个人气中等的庙宇,4年的经营承包费已超过700万元。每年100万的人流量,为这些承包者带来约四五千万元的收入。

奶奶庙所处的洪崖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北15公里处,山脚下有一个村庄,名叫马头村,约800户、近4000村民皆环马头水库而居。易县文化馆编辑公李1990年撰写的一本《后山神话》的书中提到,相传王莽称帝时,易县有一个叫张生香的姑娘,自幼父母双亡,身世坎坷。十五岁时,为了反抗逼婚,她逃到后山,一住就是四五十年。老奶奶为人刚强,乐于帮助穷人,又因晚年救了刘秀(东汉开国皇帝),成了后山主神。

由于历史原因,奶奶庙曾遭到一次破坏,如今的奶奶庙正是由马头村村民在改革开放后复建的。但复建后的奶奶庙已与《后山神话》中的奶奶庙大相径庭。

根据马头村的官方数据,后山一年的人流量大概在150万左右。

“马头村赚钱,就指着这个庙。”五十多岁的村民梁有贵站在村里,朝北往山上一指说,一个村四千多人,靠庙富起了大部分,也有出去打工的,但只有好活儿才出去。

徐腾在探访奶奶庙时发现,马头村采用了承包制。也就是说,这里其实是个承包到户的寺庙步行街,表面上由宗教法义控制的空间序列,背后其实是各自分离的商业门面。

最初一拨复建庙宇的村民被称为老股东,改革开放以后,他们租下了后山土地的使用权,在上面复建了庙宇。因为缺乏经费,刚开始复建的庙宇又小又破,但还是很快赚到了钱,来源主要是香火和香客捐赠。早年赚钱以后,小破庙越修越好,更多的庙宇修建了起来,也有更多的村民想要加入老股东的行列。老股的价格从最初的一股三四百元,涨到了如今的十多万元。

一路增资扩股后,老股东们不愿意继续稀释自己的股份。2007年左右,新的承包制诞生了。由村民组建的承包商,开始抱团从老股东手里承包庙宇的经营权。比如财神殿的承包商,他们从2017年开始,由14户花了710万,向九十余户老股东承包下来的,承包期为4年。财神殿上一次承包,价格也是七百多万,但期限是6年。

有了新的承包制以后,承包商吃香火,老股东吃承包费。“我们都是给老股东打工。”一位承包商对记者说,承包费越来越高,经营挣不了多少,还有可能赔钱,但老股赚的钱是不动窝的钱,“就是待在窝里都有钱”。

在承包期限内,老股份亦被锁定,因而变得更加难以加入。村民们说,这些老股将世世代代传递下去,同时还可以转让。据一位村委干部估算,全村八百多户,大约有1/4持有老股。

不止寺庙,后山上任何一个角落,包括停车场、索道、汽车道甚至厕所均有垄断的承包者。亦有村干部表示,马头村是以庙养庙,村民其实并不赚钱。但多位村民反映,无论是股东构成还是收入流向,在马头村,均没有公开账目。

复建和承包了奶奶庙的股东们,实际上一直在根据自己的意愿,装饰自家庙宇。在这些神中间,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手握方向盘的“车神”。“车神”保佑开车平安、考驾照顺利。这个创意诞生于中国刚刚有车的时候。不过,“车神”的创造者已经去世了。

在香火最旺的正殿,1尊后山奶奶像如今演化出了9尊,甚至各有分工。她们分别叫做“文学奶奶、送子奶奶、蚕姑奶奶、消灾奶奶、眼光奶奶”等等。这些名字就用黑色墨水笔,潦草地写在一块块手撕的硬纸片上,立在每位奶奶的脚下。

“说来说去,迷信始终围绕中国人的思想。”一位村干部对记者说,他是最早开发奶奶庙的人之一。

(摘自《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车神易县马头
河北省易县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林志颖:“车神”的冰球奇缘
“车神”张京坤:双轮之止竞自由
易县“十二项”扶贫攻坚模式成效分析
河北省山区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及问题分析
马头星云
凯恩斯的手
Desoutter马头动力工具自动送钉系统推动高效率装配
对农户小额信贷融资途径的探究——以河北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为例
漂亮模特俘获“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