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花圣经书房出版的《地球说略》
2017-12-04谢振声
◎ 谢振声
华花圣经书房出版的《地球说略》
◎ 谢振声
1845年9月1日,华花圣经书房在宁波江北岸卢氏宗祠投入使用,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大陆经营的首批印刷企业之一(1860年迁沪后称美华书馆)。书房在甬开办14年余,共印刷51 755 428页,出书1 330 686册,使宁波成为外国教会印刷出版中文书刊的一个中心。其印刷数量仅次于上海,远高于广州、福州、厦门。在宁波出版的书籍有103种,其中属于基督教方面的有85种,属于天文、地理、物理、历史、旅游等方面的有18种。
十年前,承蒙浙江大学任桑桑硕士寄赠《地球说略》复印件,有幸一睹华花圣经书房1856年出版的这本原著全貌。《地球说略》作者祎理哲(Richard Quarterman Way,1819-1895),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先后求学于佐治亚大学、查尔斯顿医科大学和哥伦比亚神学院。他志愿于东洋传教,1844年8月到宁波,参与管理长老会在宁波所办男童寄宿学校—崇信义塾(该校后与长老会在杭州所办学校合并,为之江大学前身)。1853年至1858年9月,祎氏主持华花圣经书房,期间编写的《地球说略》,是晚清东传中国的西方地理学译著中第一部以整个地球为描述对象的简明读物,在中国知识界颇有影响。
1848年,华花圣经书房出版了祎理哲编译的《地球图说》,共53页,书前附有各国国旗图样,魏源的《海国图志》引录此书34处。在中国一位姓李的先生帮助下,祎理哲将该书扩充后易名《地球说略》,于1856年重新出版。全书110页,16开本,首先是祎理哲的《地球说略引》,全文为:“夫地何言乎球,以地形似球而名之。地球何言乎说略,以地中万国,其大略有可说之也。余为合众国人,惟以真理劝人,使之信从咸知悔过自新,共入天国斯已矣。何作此书,盖以天地万物皆(由)神所造,则地之有万国,其山川城邑、人民政事,亦穷理者所当知也。今余来中华有年矣,见夫中华之人,与他国相贸易,所在多有。可知他国之人情物产及教述礼义等,未容惘然。故此书之作,即曰遗漏尚多,而大略了如指掌,阅之亦不无小补。且书中所志,余与中华李先生采辑群书,务求其实而笔之,臆度之见,初不敢妄参一说,又在诸君子鉴之。至各国人形地产,间有绘图,非以悦目,欲以证实耳。今是书成,一则俾馆中众学者,得扩充其见闻,二则还望博学之儒,同为披览云。”引言之后是目录,分地球圆体说、地球轮转说、地球图说、大洲图说、大洋图说、亚细亚大洲图说、欧罗巴大洲图说、亚非利加大洲图说和亚美理驾大洲图说。每大洲又分别简介,如对亚细亚大洲分大中国、蒙古、满洲、朝鲜、西藏、越南、暹罗(泰国)、缅甸、印度、皮路直坦、阿富汗、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大布加利亚、西比利亚、日本以及亚细亚洲东南群岛进行介绍。
《地球说略》分别论述了地球上各居住区域的大小、边界、陆地、山川、森林和岛屿。图文结合,文字通畅,可读性较强。如祎理哲通过日常生活中能见能闻、形象生动的四个例子来说明地球圆体说: 一是隔大河看对岸时,先见高山大树后见小屋小艇;二是在岸上看驶来的船时,先见细小的船桅后见粗大的船身,可知海面颇圆;三是大船在海洋上绕行一圈仍回到起点;四是月蚀时显示的原型:“又于月蚀之时,有一黑形遮盖月光。此黑影,即是地球之影。因此时日与月相对,地球适在中间。所以日光照着地球,不能射到月中,故地影得以遮掩月色。而其黑影正圆。可知地球全体必是圆形”。书中载有尼尼微太阳庙、犬曳木屐车、八音琴、自鸣钟、时辰表、冰上溜行、印书架、京城内议事公堂等各种建筑、交通工具、器物的图片27幅,犀牛、长尾猿、双耸骆驼、鲸鱼、鸵鸟、更格庐(袋鼠)等奇禽异兽的图片31幅。
《地球说略》还介绍了世界五大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物产、商贸往来、文化风俗、语言宗教、社会教育等情况。如美国摆脱英国统治获得独立的情况:“论其人民,初本英吉利所辖,因当日英之国王以重敛苛虐其民,已不能堪,而国之律法又慢自为主,不听众议,民更苦之。于是国人皆怒,遂举兵拒英,不受其辖。有华盛顿者,少有大志,雄略过人。国人推为将帅,与英决战。连战八年,英不能胜,于是国人立之为主。”作者当时正在主持教会学校和书房,因此更注重介绍学校教育和印刷出版情况。如介绍英国:“是国之人最为敏达,大小书院不计其数,凡在院者,若天文、若地舆、若算法皆能探究其奥。至每岁无数新刊书籍及国之新闻纸与他国新闻纸亦无不检阅,无不诵读。以故一切时事俱所通晓。书院规则,男女皆准入学,以是妇女之辈,尽多敏悟,即如百音琴与诸色乐器各能按律谱曲焉。立局印书,其字板用摆板,便于撮用,每字以铅锡铸成,如中国聚珍版然,非呆刊梓桐统板也。其刷印之法,以两人对立于印书架旁,中放摆板数块,一擂墨,一用纸压放板上,甚为便捷。”在《佛兰西国图说》中有“初国中书院稀少,凡入院读书大约富贵人。至今添立多处,有大书院二十六所,小书院不胜数。无论贫贱,皆得所学,至天文算法,最为精到,缘其嗜学故也。藏书之室极广大,所藏卷帙,约计数十万本。印书之局,分八十所,共计印匠三千人,或印新闻纸,或印不拘何书”。在《合众国图说》提及:“国内多书院,凡民无论男女贫富,皆准入学。以故诵读之人,较他国为多。又有印书局几处,每日所印新闻纸,约得数千张,而书籍亦印出不少。”
《地球说略》是华花圣经书房出版的科技译著之一,对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意义重大。此书后传入日本,有1860年箕作阮甫的《地球说略》、1874年甘泉堂的《地球说略和解》和1875年宝集堂的《地球说略译解》等版本,并被不少学校选用为世界地理教科书。
[1][美]祎理哲.地球说略[M].华花圣经书房,1856.
[2]任桑桑.宁波华花圣经书房与晚清科学传播[D].浙江大学,20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01-502.
(谢振声,原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政协教文卫体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
编后记
宁波华花圣经书房是中国近代印刷史、出版史、设计史等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本刊今年第5期(总第111期)发表了曹汝平博士的《抉择与启蒙: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及中文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引起了一定反响。本期特约撰两文,以飨读者,并期讨论深入。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