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肢体语言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7-12-01陈明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5期
关键词:肢体语言思政教学沟通

陈明芳

【摘要】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能够有效传达自己的情绪与内心,并且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对思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教师肢体语言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的建议,即保持肢体语言的美感与亲和力,恰当表达自己的肢体语言并注意学生的肢体动作。

【关键词】肢体语言 高校 思政教学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06-01

一、引言

思政教学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及其政治观念的培养,随着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思政教学在高校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传统的思政课堂气氛沉闷,不适应新时期大学生思维体系与知识结构,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能够有效地提高思政课堂的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应当对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推动肢体语言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实现更合理的运用。

二、教师肢体语言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教师通过期望的目光和友善的肢体动作能够有效地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处于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有利于学生放松心情,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充满期待与真诚的目光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对自己的信心,从而更加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此外,面部表情能够表達一定的个人心情与态度,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避免出现疲惫以及消极等不良的面部表情,同时要注意学生的面部表情变化,并据此判断学生对自己理论的接受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同的肢体语言代表着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充满激情,面带微笑,声音清晰有力,并且保持身体前倾的姿势,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授课激情,从而引起学生注意力,提高其专注度[1],加深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印象,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此外,教师通过不同的手势,能够有效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要及时对学生的身体姿势进行仔细观察,眉头紧锁代表困惑,耸肩膀代表不以为然等,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动作能够及时捕获学生的反应,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

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肢体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某些情境下,具有比语言更好的表达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初始阶段,通过微笑、疑问、好奇等一系列表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间时段,学生对课堂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通过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以及高昂饱满的情绪能够有效升华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而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阶段,教师适当增加肢体语言,并且在教室中间多次走动,引起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肢体语言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提高肢体语言的美感与亲和力

教师在运用肢体语言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肢体语言的美感与亲和力,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走进教室开始,便应该保持着微笑、愉悦的表情,使学生感受到亲切与和善,有助于学生放松心情,更好地开始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应当注意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及时向学生传递鼓励、积极的目光。其次,教师应当深刻注意自己的肢体动作,为人师表,教师应当保持服装的整洁,并且通过稳健的步伐,优雅的站姿和手势等,表现自己从容不迫的气质,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也为学生传递了正能量。此外,教师应当尤其注意自己的手势,双手外推或者双臂交叉都是代表拒绝和厌倦的情绪体现,教师应当避免出现此类手势,更要避免无意义的频繁晃动,而要保持有力且优雅的手势,提高肢体语言美感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恰当表达自己的肢体语言并理解学生肢体语言

教师应当将肢体语言表达作为自己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作,对各类肢体语言进行细致的观察与研究,明确各个肢体动作的含义,找到适合自己的肢体动作。并且在课余时间应当加强肢体动作表达的联系,更加熟练而稳重地运用肢体动作,利用肢体动作准确传达自己的情绪。教师还应当及时反省自己的身体语言,发现不良习惯并及时改正,注意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保持自身角色与身体语言的一致[2],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此外,教师在恰当表达自己肢体语言的同时应当及时注意并理解学生的肢体语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接收课堂教学反馈信息。

四、总结

肢体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肢体语言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教学效率,所以肢体语言的运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高校思政教学中,肢体语言的恰当应用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应当保持自己肢体语言的美感与优雅,并且细心观察学生肢体动作,更好地进行思政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吴多智.浅析教师肢体语言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06):96-97.

[2]安德志. 思政课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 价值工程,2012,31(04):236-237.

猜你喜欢

肢体语言思政教学沟通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其对思政教学促进作用分析
论舞感培养的路径选择
例谈肢体语言在Phonics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