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翻译中的“忠实”原则
2017-12-01熊章斌
【摘 要】翻译标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竭力遵循的翻译原则,同时也能够衡量一篇译文的好坏。不同的译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标准,但广为人接受的两大翻译标准是“忠实”与“通顺”。本文从“忠实”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译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意义与风格两个层面的“忠实”,指出翻译中的“忠实”不仅仅是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容,还应该在语言风格、语体特色、民族特色等方面尽量忠实于原文。
【关键词】翻译标准;忠实
一、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古往今来,不同的译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标准。其中,“忠实”原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主要翻译标准之一。例如:释道安提出了“案本”说,即译者必须要按照原文的本意来进行翻译。严复提出了“信、达、雅”三原则。鲁迅也认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二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外国的翻译家也对“忠实”原则推崇备至。英国翻译家泰特勒在翻译三原则中指出:“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美国的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综上所述,翻译中的“忠实” 原则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意义上的忠实,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其次是写作风格上的忠实,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要忠实于原文的写作风格,如原文的语言风格、语体特色、民族特色等。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的同时,还应该尽量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
二、意义上的忠实
信息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之一,翻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因此,译文首先应该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在此基础上,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例1:Words once reserved for restroom walls are now common stuff in films, plays, books and even on television.
译文:曾经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语,如今充斥于电影、戏剧、书籍之中,甚至充斥在电视上。
如果译者直接将“words reserved for restroom walls” 翻译为“留在洗手间墙上的词语”,则会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而且读起来也非常的累赘拖沓,不符合汉语的习惯。因此,译者采取了意译的方法,直接将其翻译成“不登大雅之堂的言语”,则让人一目了然,而且整个译文也流畅自然。
例2:The EECs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 is a dinosaur which is adding £13.50 a week to the food bill of the average British family.
译文: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农业共同政策早已不合时宜了,它要使英国家庭平均每周在食品开销上多支出13.50 英镑。
由于中西方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很多英语词汇对于原文读者而言,理解起来轻而易举,但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则会造成巨大的理解障碍。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因素,进行相应的灵活处理。原文中的 “dinosaur”本指“恐龙”,但如果直译为“恐龙”,则会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译者采用了词义的具体化引申和词类转换法,将其翻译成“不合时宜的”。准确地传达了原意。
例3:The thought of returning to his native land never deserted him.
译文:归国的念头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
英汉语言在表达上也有极大的差异。很多时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打破原文的表层结构,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对原文进行重组。如果将原文直译为:归国的念头从来也没有抛弃过他,则会显得非常的佶屈聱牙、生搬硬套。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充分地发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从反面进行了表达,将原文翻译成了流畅自然的汉语。
三、风格上的忠实
1.语言风格
例:A: how much did you suffer?你吃了多少苦?
B: plenty 一言難尽
这段对话出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海明威有着极为出色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言简意赅,韵味悠长。在这篇小说中,作者竭力塑造了一个乐观进取,不轻易认输的硬汉形象。因此,将老渔夫的回答:“plenty”翻译为“一言难尽”既符合作者言简意赅的写作风格,也符合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与此同时还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优秀译文。
2.语体特色
例:Good to the last drop
译文: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不同的文体,在句子结构,遣词造句等方面有着鲜明的语体特色。本例是知名咖啡公司麦氏咖啡的经典广告语。广告的特点就是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简洁精炼、感染力强,以便能更好地激发读者的购买欲。译者在翻译这则广告语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了广告的文体特征和咖啡广告的特点,通过运用两个四字词组,活灵活现地再现了一位顾客端着麦氏咖啡,津津有味地品尝,直到一滴不剩,还回味悠长的画面,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利于传诵,不失为一则优秀的广告译文。
3.民族特色
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地理、习俗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译等方法,尽量保留原文的民族特色,以便让读者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译文。
例: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译文: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过几年,就被彻底击败了。
“be armed to the teeth”符合西方人干脆利落、幽默夸张的用语特点,因此,译者直接将“be armed to the teeth”翻译成“武装到牙齿”,生动形象、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希特勒在二战前在武器装备上做出了充分的准备,既生动形象又易于理解,充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符合西方人的语言特点。
四、结语
忠实与通顺是翻译的两大主要原则。翻译中的忠实原则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意义,还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尤其是语言风格、语体特色、民族特色等。因此,译者必须要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等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以便忠实地再现原文。
参考文献:
[1]孙致礼.(2003).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张培基等.(1980).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熊章斌(1981.1.24~ ),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助教,学历:本科,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英美概况、外报外刊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