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职物流实训课的几点思考

2017-12-01陈小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实训课有效教学

陈小明

【摘 要】物流专业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大部分内容实践性较强,因此学生对于物流主要职能的认识和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物流实训课也孕育而生。但由于物流专业仍处在探索和筹谋阶段,实训课在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种种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对我校物流实训课教学过程的观察和思考,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和举措。

【关键词】中职物流;实训课;有效教学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物流已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物流行业得益于完善的交通条件和有力的政策支持,现今更是如火如荼的发展。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导致物流人才的需求大增,作为培养社会技能类基础人才的中职院校也认清了物流业会成为学生日后就业创业的一个契机、一条捷径,因此物流作为新专业在我们学校也应运而生,招生也显见规模。

一、实训课是物流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新的教学模式离不开实训课

“培养现代职业人,打造核心竞争力”,既然要突出现代职业这一鲜明特色,光靠理论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中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就体现在操作和技能上,因而新的教学模式离不开实训课。另外,物流技能竞赛作为一个新的赛点也得到了众多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因此开展实训课就是技能大赛备战的前提和基础。

2.开展实训课能成为学生就业的导向

现代物流和物流教育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物流业态不断丰富,相关的岗位及职业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物流实训课的开设也必然要以物流企业的真实情况为依据。因此物流教育也应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实训课了解本专业的知识,同时它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二、物流实训课发展的现状

1.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弱势

中职学生对职业环境和岗位目标的全面认识匮乏,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较弱,不少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职业定位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直接影响了他们实训课的参与积极性,进而影响他们日后的就业,对学校技能专业的发展也十分不利。

2.中职学生职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的弱势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的特点,种种情况造成了中职学校的学生本身就不是很重视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而现代物流的职业特点要求从业人员掌握一体化的物流理论基础及物流实操技能,没有扎实的物流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物流的实践操作更难理解和掌握。

3.学生对实训课缺乏必要的重视

中职学生对专业课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专业与就业有很大的距离,更有学生以“反正我以后也不做这种工作”为理由,消极对待实训课,甚至不动手参与实训项目。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时囫囵吞枣,对于实训课学生更是缺少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让实训课处于空洞的尴尬局面。

4.第三方物流软件未够丰富

物流就业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操能力、敬业精神、责任心、交流沟通能力等,这些内容很大部分需要在实训课中进行学习,而物流软件可以为学生模拟了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提高学生对物流部门间关系的感性认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目前我们学校在物流教学软件的配置上仍有待丰富。

5.缺乏物流实训课的精品教材

虽然市场上物流类的书籍、杂志等层出不穷,中职物流教材也不计其数,但符合中职生特点的物流实训课精品教材不多。由于物流实训课是根据各个学校物流实训室建立的不同特点而开展的,同时又受当地市场的经济特点和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所影响,因此在制定教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物流实训课有效教学的建议

1.加强和扩大校企合作

办好职业教育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更好地依靠企业资源。可通过订单式培养、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的繁忙期学生主动参与企业实际工作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以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它促使学生走出校园,通过与社会、与同事的接触,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它让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

2.完善教学过程,提高理论知识掌握水平

基础知识虽然枯燥难学,但基础不能不学,万变不离其宗,物流实训课的所有操作都有其理论依据,掌握了物流的基础理论知识后物流才有发展的后续,否则我们的学生就成了纯粹的一线操作工人。在中职生物流基础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中职生的心理及综合素质的现状出发,从人生观方面进行引导,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物流目前发展的好形势、鼓励学生接触物流知识领域,带领学生认识所在地区的物流状况、归纳指出当前要学习的物流入门知识体系,教学中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流理论基础知识。

3.提高学生对实训课的重视程度

物流实训课上教师除了强调必要的理论知识,组织学生正常开展实训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强化学生对此门课程的认识,让学生清楚实训内容就是他们的就业方向,提醒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社会竞争的激烈,拥有一技之长不仅能为其争取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精湛的技能更能在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提升空间。此外,超市收银、订单录入、叉车驾驶等实训课程,同时也为技能大赛铺垫基础,方便日后技能竞赛的选手选拔,而技能竞赛更能让学生的技能在市、省甚至全国范围得到认可,成为行业的精英和能手。

4.合理利用第三方物流软件

一方面,在合适的时机,配合学校的需求和实际条件进行第三方物流软件的采购,逐渐增加不同领域的物流教学软件和提高所采购软件的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仓储教学软件和物联网模拟软件,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各功能模块的构成、功能以及具体操作方法,让学生对软件有个整体的认识。通过分组角色循环练习,熟悉各个岗位的具体任务、具体要求、在操作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各个角色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软件尽可能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营与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道德。

5.完善校本实训教材

实训室的建设主要是依据珠海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物流业发展状况,而相应实训项目的开设除了基础物流操作内容外,更多的也应该是顺应珠三角物流企业的需求来制定,所以在物流实训教材上的解决方法只能是编写校本实训教材,并依据校企合作的需求不断修改和丰富实训内容。通过校本实训教材可首先让学生了解物流在企业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再而通过实训演练,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到达双赢的效果。

四、總结

提高物流实训课的有效性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专业部的不懈努力下,物流实训课是可以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希望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物流教学体系的质量,培养更多的实干型人才,让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2]黄若谨.新形势下中职物流培养模式的分析[J].新西部,2010.6:173-174

[3]黄艳.当前物流管理专业实训课程开展之我见[J].广西教育,2008.18

[4]吴良.中职校物流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物流教学,2009:2.

[5]马嫦英.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3

猜你喜欢

实训课有效教学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训课教学研究
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教学的开展
基于STS教育理念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效益的研究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立体趣味性计算机包装设计课程开发的研究与验证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