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民办高校依法治校体系建设的意义

2017-12-01李云萍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治校依法治国依法

李云萍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66427)

浅析民办高校依法治校体系建设的意义

李云萍

(青岛黄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66427)

依法治校是以依法治国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落实,是我国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处理好政府职能转变,处理好对教育领域简政放权和高校自主管理两者关系的平衡点,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必要保证。民办高校建立起完善的依法治校体系是实现自身良性发展和顺利转型的重要环节。

依法治校;民办高校;人才培养

1 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涵盖目标、动力、保障、保证的科学理念,其中全面依法治国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和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法治成为新形势、新时期的治理方式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我国民主政治的需要。高校作为学生正式进入社会的缓冲地带,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在校园内较为客观真实地了解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做好自身储备,这不仅是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需考虑的问题更是保持学校特色的关键所在。依法治校不仅有利于学校办学的规范化,更能够实现高校内外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此外还能通过依法治校理念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进一步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校进行依法治校正当其时,这不仅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促进作用更是民办高校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寻求自身突破的保障。

通过依法治校体系的研究旨在寻求促进民办高校治理能力和办学水平提高。通过全面依法治国这一理念的研究探求背后的治理逻辑和科学体系,探究民办高校依法治校体系的建立,以确保民办高校从繁重事务管理向教育教学等环节均规则之治的治理现代化,提高民办高校科学治理的能力,推动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必要性分析

依法治国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后,对此研究较多的是从理论角度分析依法治国的价值和意义;依法治校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开始为人们所关注,然而囿于教育事业的特殊性,对于这一领域研究并不是很多,且大部分对此问题的研究多是自上而下的进行活动的设计,较少从实践中反应出问题,这也说明实践中依法治校的研究较少;民办高校的依法治校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目前对于依法治校的研究多从民办高校的设立条件管理和程序管理、民办高校内部事务管理等角度出发,并未形成一个体系,这样一方面不利于系统的依法治校,另一方面也使得依法治校流于形式。

当前我国在提升高校治理水平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依法治校的认识和研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依法治校的研究多是对公办高校的实验和研究,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研究偏少;其次,目前我国对于民办高校依法治校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民办高校的外部管理,主要包括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关系、民办高校的法律主体资格、民办高校的产权和财务管理等;一部分是对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董事会制度、高校章程制定、党委与董事及校长的关系、法人资格、教职工权利、学生权利等方面的一面,综合性不强。国外的治理则多才从学术和行政两个方面进行治理。再次,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多是从对教育等法的执行和落实的角度进行,从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寥寥无几,侧重“依”字,依法治校过程中则比较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较少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的角度和法治的理念的结合开展。最后,从研究方法上看,较少从多学科的角度开展和研究民办高校的依法治校工作,多是从管理的角度将依法治校的概念融入其中,较少从我国历史的治理经验和国外的有益经验等方面进行建言献策,导致研究结果多是围绕宏观的立法建制,中观的高校立章程、建规范,微观的加强规则意识、维权意识等观念的加强几个方面开展的千篇一律。几乎没有就民办高校依法治校体系建设的系统性研究。

从微观上讲,依法治校不仅是从规范层面执行法律,更应该结合大学这一教育场所的本质,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灌输法治的思维和依法维权能;从中观上讲,民办高校加强依法治校对其发展是一件百利无一害的事情,这不仅可以实现学校内部治理的规范化、自主化、高效率,还可以通过民主等方式激励教职工依法维权,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维护校园稳定和教学秩序;从宏观上讲,加强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将有助于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势下,无疑显得更加有必要。

3 民办高校依法治校体系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规划路线日渐清晰,高校改革试点工作逐步顺利开展,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和颁布,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处理好政府在教育领域的简政放权和高校的自主管理成为高校改革成功的关键,即处理好高校改革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成为高校改革的关键。十八大以后,国家和地方打破以往从外部或者内部单一片面改革的方式,实行组合拳的方式进行改革。国内几所重点公办高校拿出自己改革方案,大部分是围绕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进行,而这一步骤的落脚点几乎都选择了建立大学章程作为突破点,以此将高校改革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管理制度、科研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等囊括其中。公办高校的成功探索经验为我国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将有助于民办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也将有利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有序可持续发展;同时,民办高校在自主管理方面的优势,也使得民办高校可以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中积累经验。

G64

A

1672-5832(2017)12-0206-01

猜你喜欢

治校依法治国依法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未来学校的管理理念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对中小学依法治校的再思考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以依法治校提升大学管理水平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