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更好地展示幼儿风采
2017-12-01李培华
李培华
让游戏更好地展示幼儿风采
李培华
游戏能使幼儿的思维逐步摆脱具体的事物束缚,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实践证明,游戏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具有良好效果。寓教于游戏中,是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本文阐述了如何对幼儿的区角游戏进行有效地指导。
幼儿 课程 游戏 方法
游戏时幼儿的天性。受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时期的神经活动,兴奋大于抑制,而且,这个时期的思维属形象思维,并且是靠具体的动作,直观的形象来完成,着决定了幼儿好动的天性。
幼儿园游戏是时时刻刻贯穿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的。我园每天都让孩子们进行区角游戏,如何对幼儿的区角游戏进行有效地指导呢?
一、主动参与,留心观察
有人认为:“孩子们就爱自己玩,他们不愿别人干预。”孩子们果真不愿教师参与,同他们一起游戏吗?事实并非如此,我也曾有亲自经历:在建构区,我主动参与到小朋友中,与他们共同搭建“苏州乐园”,结果吸引了很多孩子,而且玩得更有兴致。幼儿因其年龄小,能力差,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作为环境核心的成人——教师对幼儿的影响作用就更大。因此,教育应该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缩短与幼儿的距离,这样,既可以通过老师的参与行为,或一次拉手,或一次鼓劲,潜移默化地激发幼儿的良好情感,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幼儿身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事实上,教师通过参加幼儿的游戏,能够更大的发挥教育指导作用。但要注意的是,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并不意味着硬性干预幼儿的游戏。
二、把准角色,保持童心
在幼儿区角游戏中,教师的身份或者说是扮演的角色,既是教育指导者,更是游戏的伙伴。教师与幼儿成为伙伴,共同探索操作,相互交流,遵守游戏规则。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只有教师“变成孩子”保持童心、游戏心,才会使幼儿倍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了解活动的进展,掌握每个幼儿心理特点与行为变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向幼儿学习,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需要。总之,教师始终不能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游戏的快乐为本,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幼儿是充满活力,不断活动的,特别是在区角游戏中,往往易出现某些意外反应或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将指导的计划性与随机性结合,随时抓住适宜的指导时机,掌握教育契机,因势利导,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四、关注“两点”,充分鼓励
一般来说,在区角游戏活动中,一部分幼儿会表现出他们的“强点”,一部分幼儿会暴露出他们的“弱点”。在参与游戏活动中,要密切关注这“两点”,针对不同的情况。充分予以鼓励,使他们的“强点”增强,使他们的“弱点”变优。具体地说,一是要注意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出现的新变化给予肯定、鼓励,强化它。
五、激发思维,引导交流
游戏结束后,老师还需做好的一个关键性工作是,引导幼儿自发地、自由地进行交流,激发思维,表达情感,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为幼儿提供表现、交往和学习他人经验的机会。
自由交谈是游戏同伴间对自己游戏的交流,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交流。可以是教师与幼儿,也可以是幼儿同伴间,而更多的是儿童自己的交流。幼儿可以接受教师的建议,但更多的是接受同伴的建议和看法。强调的是幼儿游戏伙伴间,幼儿和教师间交互作用,体现了平等、融洽的游戏学习者共同体的理念,改变了过去交流只是教师对幼儿由上而下的片面的做法。突出了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有利于幼儿自主、独立、创造的个性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和发展。
幼儿交流的过程是享受己知、表现己知、升华己知的过程,游戏中幼儿有成功、满足的快乐,也有失败、不如意的情绪体验。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共享,不仅能够增添游戏的兴趣,也提供了幼儿表现和发展的场所,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双向交流的机会。
在幼儿的游戏中常常会遇到或出现问题。有的已经解决了,有的还没有解决。引导幼儿评论,发表各自的意见,是一个语言发展的过程,情感表现的过程,思维创造的过程,社会交流与人格实现的过程。通常可以采用“在游戏中有什么困难需要讨论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为了使下次玩得更开心,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等等。当然,是否需要交流,以何种形式交流应视需要而定,形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
总之,教育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无止境,因而学无止境。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挥能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参与、组织好区角游戏活动,多方面考虑幼儿游戏的基本过程,灵活指导,尊重幼儿的实际需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1]刘晓燕.游戏与儿童——关于游戏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1(05).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正仪新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