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我相通
——感悟庄子美学

2017-12-01

小说月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庄周胡蝶李泽厚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物我相通
——感悟庄子美学

周杉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庄子》是先秦诸多论著中最富有美学的意味的一本著作,其中一个个极具高级审美意趣的故事令千百年来的读者流连忘返,《庄子》中所体现的物我相通的审美境界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感悟。

庄子;美学;物我相通;审美

在先秦诸多论著中,《庄子》一书最富有美学的意味。闻一多说:“读《庄子》的人,定知道那是多层的愉快。你正在惊异那思想的奇警,在那踌躇的当儿,忽然又发觉一件事,你问那精微奥妙的思想竟有那样凑巧的、曲达圆妙的辞句来表现它,你更惊异;再定神一看,又不知道那是思想还是文字了,也许什么也不是,而是经过化合作用的第三种东西,于是你尤其惊异。这应接不暇的惊异,便使你加倍的愉快,乐不可支。这境界,无论如何,在庄子以前,绝对找不到,以后,遇着的机会确实也不多。”①今天,历史的车轮较闻一多所处的时代又前进了一百年,翻阅《庄子》,我们却依然能感到愉悦与欢喜,沉浸在一个个富有美学意味的故事中流连忘返,体味高级的审美意趣。

“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这句流传千古的诗句用典即出于《庄子·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说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他感到非常的愉快和惬意,忘了自己本来是庄周。结果突然醒过来,恍恍惚惚间定下神来才发觉自己就是庄周。于是他就想:到底是庄周梦中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梦里变成了庄周呢?庄周和蝴蝶肯定是有区别的,这就是物我的交合变化。“庄周梦蝶”故事中所蕴含的这种主体客体不可分的认识,正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快乐。也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审美快乐,“庄周梦蝶”这个浪漫而富有哲思的故事才能引发后世众多文人骚客的共鸣与慨叹,使作家、艺术家们展开“物”与“我”的思考和感悟,并将其运用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这种物我相通的审美态度,是庄子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庄子·秋水》里庄子与惠子濠梁之辩的故事中也体现了这一内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个故事说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在濠水上的一座桥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游来游去的鲦鱼说:“鲦鱼在水里这样自在从容,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边上知道的。”

李泽厚说:“在这个著名的论辩中,惠子是逻辑的胜利者,庄子却是美学的胜利者。……它并不是一个认识论的逻辑问题,而是人的情感对象化和对象的情感化、泛心理化的问题。庄子把这个非逻辑方面突出来了。而且,突出的又并不只是这种心理情感的同构对应,庄子还总是把这种对应泯灭,使人与鱼、物与己、醒与梦、蝴蝶与庄周……完全失去界限。”②

无论是庄周梦蝶还是濠梁之辩,庄子在这些故事里所表达的都是一种物我相通的境界,是一种高级的审美快乐,是一种超越的本体态度。“这种态度并不同于动物的浑浑噩噩、无知无识,尽管庄子强调他们在现象形态上的相同或相似。它既不是动物性的自然感性,又不是先验的产物或神的恩宠,而是在人的经验中又超经验的积淀本体和行上境界,是由‘心斋’、‘坐忘’才能达到的纯粹意识和创造直观。”③

庄子的这一美学思想在后世得到了拓展丰富,如苏轼评文同的竹画:“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④苏轼认为文同所画的竹之所以能独具特色,就是因为文同解除了画家与所画之竹间的主客体关系,将主体客体化为一体,画家并不在竹外看竹,而是与竹一起同游,这种物我相通,天然同一的美学观点,正是源自于《庄子》中蕴含的那种高级的审美思想和超越的本体态度。“庄子那种齐物我‘一死生、超利害、忘幻真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用在现实生活中,显然很难行得通,也很少有人真正采取这种态度;但把他用在美学和文艺上,却非常恰当和有效。”⑤庄子这种美学思想,在中国对诗、文、书、画等各个艺术领域起了重大影响。梁简文帝萧纲在《十空六首·如梦》里写道:“秘驾良难辨,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李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辛稼轩词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沈周有题画诗云:“高木西风落叶时,一襟萧爽坐迟迟。闲批《秋水》未终卷,心与天游谁得知。”这些都体现了庄子美学中主客同一、物我相通的思想。庄子这种美学思想解除了人精神上的桎梏,从而使人感受到真正的快乐,使人的审美境界大大提高。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⑥庄子美学中这种物我相通的审美境界,是最高的快乐,是真正的自由。

注释:

① 《古典新义·庄子》。《闻一多全集》第二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③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④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苏轼诗集》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⑤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三联书店2008年版。

⑥ 《庄子·齐物论》,中华书局2007年版。

周杉(1989.1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美术学中国花鸟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庄周胡蝶李泽厚
李泽厚的哲学探索与心灵世界
松树与玫瑰花
成长中的陪伴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李泽厚的巧克力
论李泽厚的“实用理性”概念
史樟《庄周梦》与元初政治
L'examen dans l'antiquitéet de nos jours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大思想家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