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先秦哲学的命运观
2017-11-30尤源
尤源
摘要:在一个人一生中,会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最具有人生智慧的问题,则是怎样对待命运。在中国的传统人生哲学里看来,命运观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人生哲学中,命或者天命这个问题与之结合,大约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墨家的非命观以及儒家的知名观和道家的安命观是先秦哲学中最为典型的三种命运观。在对命运的看法和态度上来说,先秦的哲学家都是比较理性的,中国传统的人生哲学主流就是在以积极进去的心态去面对命运。
关键词:命运观;先秦哲学;知命;安命;非命
古往今来,命运均是中外学者热衷于探讨的话题,对命运的看法,关乎于人们对待世界的看法态度是理性还是感性以及对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处理。所以,对命运以何种心态去看待,是人生中的智慧问题。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中来说,命运观是非常终归要的思想之一。与这一问题最初进行联系的是政治,周王朝最早提出了“天命靡常”以及“唯德是辅”。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在周王朝打败殷王朝之后所总结出来的。而命运观对于个人而言,则是到了春秋时期才得以逐渐体现。这一时期,最先是孔子将天命的问题和人生哲学进行了结合。儒家的知命观和道家的安命观以及墨家的非命观在先秦时期为主要观点。
一、儒家的知名观
(一)孔子的天命说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很少对天和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进行谈论,却很明确的说明了天命或者是命。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孔子也没有将天命或者命进行系统的阐述以及进行界限划分。孔子将命理解为一种外在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不可把握的。因此,孔子认为天命是存在的,所以儒家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还有“五十知天命”。在《论语》中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说明在孔子的认知里,如果君子不知命,那就不能成为君子。而论语中的君子有三畏,也提到了“畏天命”。孔子在公伯寮诋毁子路的时候,也是他人生的低潮,孔子开导子路:自己的主张如果得以实现,那么这是命运的安排,如果自己的主张没有得到实现,也是自己命运的安排,公伯寮并不能对他的命运造成影响。
在孔子的认知中,他没有认为自己的努力与道的要求不相符合,而是认为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是有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进行阻挠。所以在这一事件中,孔子认为公伯寮没有认识到天命的道理。对孔子的思想有着较为准确的反映的是郑家栋,郑家栋将天命和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天人之间的距离,以及天命是超越了主宰者而引发的神圣感,激发了人们对与天命的敬畏。这一解释很贴切的表述了为何天命在孔子的思想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二)儒家的天命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儒家的子思对天命和人性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最为经典的论说,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对于性和命,有人提出了一系列的经典问题,例如:命是什么?天是什么?命是怎么样通过天降的,而命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出性的?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能够通过郭店竹简找到相关的问题的答案。在《穷达以时》中有提出天人之分,但是在该篇中的天人之分却不是荀子所指的自然之天,荀子曾说过“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这里所说的就是自然之天。《穷达以时》中表达的则更加倾向于一种特定的意义,用我们现在的思维i方式来理解,指的是各种各样的外部因素,例如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各种机会、机遇等。
这种对人造成影响的力量,我们称之为社会力。在很多情况之下,社会力比自然力更加难以控制和琢磨。社会力的诡诈在人的角度来看,是藏于暗处的,冥冥之中对很多事情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摸不清来龙去脉,找不到症结所在,因此大多数人臣服于斯,如此将其称之为天命。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所以人不能够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在社会中就必须对社会的力量进行遵守,以便生活。人的本质是在社会中对自己进行完善,对灵魂进行锻造,若非如此,则与禽兽无异,这就是人性。“性命自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出来的。
孟子与子思是一系的,因此也对命作出了很多的思考,孟子对天和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但这并不代表孟子对命的完全屈从,孟子虽然承认有命,却更加主张修身矣命。同时,孟子还将命进行了区分,分别是正命以及非正命。在孟子的思想中,在人的一生中,不可把握的、不可控制的力量并不完全是命,人性中是存在人的自然欲求的,而这些欲求的实现与否,则是取决于偶然力量以及必然力量,正是因为有这两种力量的存在,使得人们自然欲求的实现有了不确定性。
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圣贤,并不是先天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机遇的结合。如果拥有先天因素的君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这是自己的命,那么则会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自己在主观意识下对命运进行改变。综上所述,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的道德主体性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孟子的这一生都在对人的特殊品性进行揭示,并没有被盲目的命运观所阻挠。
儒家对不可预测的“命”,采取的是高度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应对,与此同时,对于任何自己选择的结果,也是采取坦然的心态面对的,所以儒家在对待命运的态度上,是积极的、向上的、健全的。
二、道家安危观
(一)命的必然性
道家的两位重要人物:老子和庄子。在这二位人物中,庄子是比较讲命的,但是作为道家的开创人物老子,却不講命。庄子的主张是:命是必然的,因此人生的正确态度是应该对命顺从,有德行的人在命面前是安定的、顺从的,不以主观之力对其进行改变,所谓安之若命,德者能之。这一观点实在有不思进取,将现实际遇推脱于命之嫌。不论在任何时代,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都大有人在。同时身处困境难以脱身的时候也难免会遇到,人们在实无可奈的情况下,将其视为自然之物进行化解,有利于减缓精神上的折磨,虽然实际困境并没有好转。所以庄子认为在面对必然的命运时,应该乐观看待,外在力量不能把握,就不要对这种力量太过于在意,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淡然面对。
人类之间的血缘亲情关系在世俗的层面上来说,是无法解脱的,只要身处社会,那么无论在那个领域都是无法对社会性的政治关系进行摆脱的,这种外在力量是无法逃避的。庄子认为事物的开始和结束以及开始的原因和结束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力量引起的,是没有办法进行窥探的,这样说明了庄子对命的存在,是从不可知的角度进行探讨的。
(二)人在必然性面前的态度
庄子对命的存在持肯定态度,但是庄子对于命,却是不惧的,提出了在知名的前提下安命。在《大宗师》篇中有个故事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解释:子桑和子舆二人是朋友,有一次天降大大雨下; 十日之久,子舆得知子桑家中因为i这次大雨而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于是带上了粮食以及用品去看望子思一家。但是子舆到了子桑家门口的时候,却看见子桑正在击鼓鸣瑟对命运进行感慨。于是子舆对其进行劝解:父母是不希望我贫困的,苍天没有异地偏颇的覆盖着整个大地,大地对所有的生物承载也没有一丝的偏向,难道天地会单独让我一个人贫困吗,我一直在寻找使我贫困的东西,到那时却一直没有找到,让我面临如此境地的,只能是命了。
庄子所表达的安命,并没有对命的必然性对人生的困境影响进行否定,相反是对这种必然性顺从的表现。顺从也是一种超越,庄子的安命观则对此种超越之义有着非常独特的表现,这种超越是对外在客观性力量以及自然和社会的外在力量的超越,同时也是对人体的主观力量的超越。在庄子的思想中,“命”的到来是人不可抗拒的,但是人却可以在精神上对“命”进行超越,是一种内在的超越。
(三)“性”与“命”的相通性
在庄子的理念中,人的生理本然是“性”,而“性”是对事物的功能和范围i起着重要的规定或者是界限作用,使得事物只能依照这个限定的范围发展,只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所以又说“性”与“命”是相通的。因此庄子立足于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理想的状态之下,相应的领域里面“真”、“性”、“天”、“命”四者是一體的,表明了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都是“咸其自取”的结果,并没有其他的外部原因使其收到影响,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皆如此。
庄子认为,人的生与死,都是命定的,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必然。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如同日月星辰的交替,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变化。生死问题如此,其他事物亦是。人们在面对不可违抗的生死问题时,应该采取安命的态度来对待,从而使人们摆脱必然性的束缚,让精神得到解放,最终体会到灵魂的自由。
庄子的主张本质上之理智的、理性的,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精神修养能够让人对死亡的恐惧克服得以实现,以“逍遥”的心境与世间万物共处。
三、墨家非命观
(一)对“命定论”的批驳
墨家的很多言论都是提下层的人民群众说出来的,因此墨家在这一群体里面的分量很重。中下层人民群众希望打破旧的秩序,从而改变当前的现状,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命运观在墨家的理论中,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命定论进行了强烈的反对。墨家认为命定论使人们在遇到苦难挫折的时候,消极应对,让人们面对这些事物的时候,相信是命运中本来就存在的,无力改变。这一定论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秩序失去维持的力量,社会混乱、人伦收到重大破坏。因此墨子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精神的自强大力提倡,让自己的命运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而得到改变。
墨子曾说过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又能则举,无能则下。墨子的这一言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人的命运是需要靠自己进行改变的,一定要积极进取,而不能妄想通过上天的恩赐得到。所以墨子将此思想投入到实践中,四处奔走对自己的思想和学说进行宣传,让自己思想一点一点得到认可,离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在一步一步的迈进。墨子所提出来的“非命”这一学说,主要是为了让人们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向上进去,将人们从颓然的“天命”中释放,运用自身的力量改变命运。
墨子对懒惰思想的反对,在《非命》的上中下三篇中均有体现,墨子提倡人应该积极主动有所作为,曾经说过这一段话: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治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故不敢怠倦。
在《非命》下中,墨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天下的君子内心均是希望能够为天下谋取有益的东西的,希望为天下扫除不利的事物。在面对信奉“有命”者的话的时候,应该反对这样的思想和言论,应该与其展开辩驳。“命”是昏庸无道的领导者所捏造出来的,为穷人所传播的,并不是有仁义的士人的话。现在如果需奉行re仁道,则必须对“有命”这一理论进行反驳。
(二)非命论对人的主体性的体现
但是墨子的以上观点却并不是直接对孔子的言论进行针对而发表的。根据我们现在能够查阅到的《墨子》一书中来看,墨子对孔子进行直接批评的言论几乎没有,这样书中主要针对的是民间的命定论者以及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少部分奉行命定论的人。墨子认为,奉行命定论的人,大多杂处于民间,而这部分人的观点则认为的是天命注定了一个人的富贵贫贱以及寿命长短,所谓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寿则寿、命夭则夭。墨子在《非儒》中说道,有人硬要对贫是富、长寿早夭、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及躁动暴乱 得意、失意、封赏、受罚等加之以天命,这些都不是人力所能够左右的。这就是奉行命定者的言论。
在墨子的思想中,在对有命认可的同时,也对主张必学的矛盾观点从某些层面进行了批评。所以说墨子的非命论是在孔子表达人性的主体这一面之后的有一次展示,并且更为系统和全面,理论上也更加缜密。墨子的观念是人的命运是靠自身进行掌握的,聪慧与否,看的是个人学习事物的用心程度,是福还是祸,主要受之于个人的品行。因此人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需要努力进去,这样才能过上安宁富足的生活。人的主体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体现与孔子的向内求善的价值观不同,一内一外,向外主要是付诸于行动,让实践带来实际、直观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先秦时代的哲学家在对于命运的态度上,大多数是理性的。虽然他们对命运一说是承认的,但是却任然具有一种乐观的精神,对命运中所带来的一切均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这也成为了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的主要思想。这一思想放在现代社会,也能够教会我们许多东西,让我们在面对现实以及面对生活或者人生中的诸多事物,都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去面对,让人生的境界通过思想以及修养得到提高,减轻内心的负累,更加从容的面对生活和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学動.热1门部店楚简中的子思子[J].文物天地,1998.
[2]先表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A1.中国哲学第2o辑[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3]刘成纪.论中国先秦哲学的技术认知与“巨匠”观念[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4):20-28.
[4]李强华.我国先秦哲学中的“海洋”观念探索[A].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上海海洋大学.第二届海洋文化与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上海海洋大学,2011:6.
[5]赵炎峰.论先秦哲学中“名”之内涵嬗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3):20-25.
[6]周伟.对先秦哲学整体的分析和反思[J].学理论,2009(28):85-86.
[7]任中平.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的不同特点及其起因初探[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06):34-37.
[8]赵明.评先秦哲学中的命运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01):26-29.
[9]刘玉宁.对葛瑞汉和陈汉生先秦哲学“理性”的考察[J].孔子研究,2007(01):96-104.
[10]王冰.论先秦哲学的变易观与天人合一思想的主线[J].理论界,2005(06):73-74.
[11]张涅.春秋兵学对于先秦哲学思想的贡献[J].文史哲,2004(02):25-31.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