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说人物肖像描写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2017-11-30汪漩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33期
关键词:肖像

汪漩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它们之间既有某些共同属性,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小说作为一种与生活最为接近的文学形式,也能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本文以《艾凡赫》第一、二章和《三国演义》第一回为例,试图通过小说中人物肖像的描寫来谈谈中西文化的异同。

关键词:小说人物;肖像;文化比较

沃尔特·司各特是19世纪初英国小说界的一位核心人物,其历史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艾凡赫》是其代表作之一,它生动地再现了中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画面。[1]自从1066年诺曼的威廉公爵征服英国后,英国的盎格鲁·萨克逊民族受到异族的压迫,广大的农民沦为农奴,原萨克逊封建主也受到诺曼封建贵族的欺凌。当时的统治阶级主要由两个阶层所组成:封建贵族和僧侣。司各特小说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作者对于故事发生场景和人物的肖像细致而又真实的描述。《三国演义》是中国公认的一部历史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它从历史取材,大体与《三国志》保持一致,表现了从汉代末年桓、灵二帝禁锢善类、宠信宦官、酿成大乱,经黄巾起义直到三国混乱、纷争,西晋统一这一历史过程。众所周知,《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它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是相得益彰。正如金庸先生所说的,《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2]人物塑造往往离不开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虽然小说通常以高度概括的几个字来描写,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挖掘出属于中国的独特文化底蕴,并且发现在某些方面还与西方的人物描写有某些共通之处。中国小说经过宋元的发展,到明清时已趋成熟;西方文学则经过了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及其中后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等阶段,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家与作品。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与十九世纪早期的《艾凡赫》人物肖像描写都比前期的作品更为详尽。正面描写、比喻、侧面烘托等手法都能综合交替使用。在长篇小说中人物一亮相就伴有一段肖像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从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作者都已开始将人物的外貌与服装、表情等结合在一起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而且在文字着笔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除形式上的不同外,人物肖像描写的不同还反映出下列的文化差异。

《三国演义》中的外貌描写基本和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人物外貌描写体现出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人物的相貌和其内质是存在一定映射关系的。其外貌描写是中国古代小说外貌描写方式进程中以貌知人的一个展现。其第一回中的外貌描写基本可以分为隐士、帝王、武将、文臣谋士等几类。隐士的外貌描写突出一种清奇气质,显示其与众不同。《三国演义》里的隐士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拥有超人的智慧和不染世俗的品质。话说张角“遇一老人,碧眼童颜。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3](P2)此外,外貌描写的词语偏向于松、柏、鹤。在中国文化里,松柏具有特殊意义,常常表示孤高、高洁,鹤更是具有飘然出世的意味,这些都是与隐士身份相符的;为了突出王权的威严,文学作品对帝王的描写通常充满神秘性。《三国演义》里刘备出场可谓气势非凡,“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4](P2)这段外貌描写源于《三国志该日备传》中的“ 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后世小说中描写的拥有大耳者多是仙佛和君王,就是这种原始文化影响的残留。”;为了突出武将的勇猛,外貌呈现出标签式描写:首先是身高几尺,其次是动物比拟,通过刻画其过人体力来显现勇猛。如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5](P3)生动形象将张飞凶猛的外表与脾气急躁、为人莽撞的性格特征相互映衬。而豹、虎、熊、狼等动物都是凶狠之极,这些动物词语用来形容人物,正与武将的勇武之力相匹配。

通俗文学中的英雄都必须是相貌非凡的人,人物的肖像描写不是为了准确地表现人物容貌,而是要确立人物的身份、地位。松姿鹤骨的是隐士,龙凤之姿的是君王,虎豹之形的是武将,每个人的肖像描写并不是那么精准全面,但关键在于形貌背后的身份、地位、际遇。《艾凡赫》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与《三国演义》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与双方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艾凡赫》中的人物肖像描写和《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肖像描写一样都准确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等。另一方面《艾凡赫》中对人物的肖像却显得更为具体。首先,文章最开始对葛尔兹和汪巴的描述中写道,“在这片自然景色中,出现了两个人,从他们的服装和外貌看来,就可以知道他们是属于当年约克郡西部山林粗野村夫一类的人物。一个年纪较大,相貌严肃而粗犷。他穿的衣服再简单不过了,只有一件贴身的带袖子的皮坎肩,原来上面是有毛的,但因为穿得太久,许多地方磨得精光,已看不出是用什么兽皮做成的了……另外坐着一个人,这个人看上去比他年轻十岁左右,穿的衣服跟他差不多,只不过料子好些,样式却更离奇古怪。”[6]他俩都是奴隶,而汪巴的衣服面料要稍好一些,后文也提到说“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财主家里豢养的、专供主人居家无聊时消遣解闷的小丑。”[7]其次,《艾凡赫》中人物肖像描写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三国演义》,更为具体。比较对刘备与葛尔兹开场作者进行肖像描写所用的字数发现,前者使用字数不到一百字,后者用了有六七百字。从葛尔兹的外貌,服装,配饰,武器等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相比之下,《三国演义》几乎没有对人物服饰的直接描写。在中国古代,所以名为衣裳者何? “衣者,隐也; 裳者,障也。”(《白虎通·衣裳》)衣服是用来“隐形自障蔽”的,当然没有必要太突出。再次,众所周知,帽子对于西方文化来说也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戴什么样的帽子足以看出这个人的地位。《艾凡赫》中写道汪巴也有一顶帽子:“他还带着一顶便帽,帽檐上缀着好几个像系在鹰身上一样大小的铜铃,他的头一转动,小铜铃就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他的帽檐上还围着一条宽宽的薄皮带,皮带的上缘切成犬牙形,像个王冠似的,从皮带里头吊挂下来一个长长的口袋,垂到肩头,既像一个挤果汁的布袋,又像一顶老式的睡帽,或现代轻骑兵的头饰。那几个铜铃就系在这一块帽檐上。”[8](P6)文中提到葛尔兹没有戴帽子,再一次表明虽然他们都是奴隶,汪巴的生活水平高于葛尔兹。不过从作者对他花里胡哨的帽子描写看来,他也不过是土财主消遣娱乐的小丑罢了。再看后文对艾梅方丈及其同行人员的描绘中,也有对帽子的描写,如“他头上戴着一顶猩红色镶皮小帽,这种帽子,因为形状好像倒扣着的石臼,法国人就叫做“白帽”。”[9]这种镶皮、简单而高贵的帽子足以体现这行人的身份地位是比较高的。相比之下,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没有对于帽子的描写。在中国古代,无帽而有巾。北周时期,武帝为易于让自己的军队戴用,特意把巾制成含有四个角的形状,当时称作“幞头”,实际它便是中国最早的帽子。人们用丝、麻制的巾来包头或扎发髻,如今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包头巾”便是古代巾的遗留。公元184年,张角相约信众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黄巾起义”: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这个口号蕴涵着五行阴阳的气运变化思想,是一种要变迁和革命的谶语。天是指时代。苍是黑色,代表水,所代表是汉的气运。因为汉建立后期,根据气运学说,认为自己上承三代,是水运,故服饰使用玄黑。黄,是土的代表,土克水,代表即将兴起新的气运,也就是需要改朝换代。太平道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命和气运的改变上,并以改变气运、革新时代为自己的责任,号召群众参与建立新的朝代来代替即将过气的“水运”的汉。国外在古时也将帽子当作一种权利与地位的象征。早期的罗马,帽子是自由合法公民的标志,奴隶们只能头顶块儿布来遮天度日。到了中世纪帽子的等级观念更是明晰。所以帽子对于西方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权利的象征。endprint

追溯到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文化内涵,中国作家推崇的是“精神”,是“神似”,他们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时,想到的是要体现人物的精神,通过对他们的描写读者看到的是一类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西方作家描写人物时,脑海往往先有一个“模特”,因而描写较为具体。故西方作家所追求的更多是“形似”。这如同绘画,中国传统的绘画重写意,寥寥几笔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一种意境与思想。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如宋代的山水画,画家画出了山的雄伟,水的激荡流泻,而人物在高山险壑中却极其渺小,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西洋画,特别是有关希腊神话和宗教方面的油画,就其传统是写实的。画人要对着模特,还要学习解剖学,要仔细研究人体各部分的形态比例。这些与中西不同的哲学思想不无关系。首先是对人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认识不同。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漠视人的基本尊严和生存权利。此外,中国传统思想注重人的内心精神修养,强调群体的和谐,反对突出自我,这和西方的传统是不同的。在西方文化中人处于中心地位,自然是人类显示力量的舞台,应为人类所用。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已被西方普遍接受在西欧,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人文主义者就认为人是自由的,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所想达到的目的,因而人是伟大的,有着自己的尊严的。因此西方更强调人的个性。反映在艺术领域里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外貌描写和人物的性格、身份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寥寥数语将人物形象描绘地出神入化,这和中华文化崇尚神似与写意分不开的。当然这样的描写方式也不是完美的。鲁迅先生也曾提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10]同是描写武将,作者却将关羽成“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与“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张飞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关公“义薄云天,英勇无畏”的的英雄形象却在中国文化的扉頁中长久保留下来,即使在今天说到义气二字,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关公。在《艾凡赫》的前两章,主人公艾凡赫并未开场,作者却不惜笔墨将每一个小人物的肖像描写地淋漓尽致,不管是毫无社会地位的奴隶,还是对于信仰扭曲的僧侣,文章都以大量的篇幅进行描写。英雄就那么几个,小人物才是真实生活的代表。当然,对于人物的肖像描写不管是重视神似、写意的《三国演义》,还是重视形似、写实的《艾凡赫》,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之美。人物肖像描写在小说中是一个极小的部分,然而,在历史长河中,小小的一滴水,在阳光下,也可以折射出包罗万象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尹静媛,李云南.从《艾凡赫》看犹太人的困境及司各特的犹太观[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金庸.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界/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4][5]罗贯中.三国演义(毛宗岗批评本)[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6][7][8][9]华尔特·司各特.艾凡赫[M].刘尊棋,张益译.北京:人名文学出版社,2004.

[10]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肖像
地毯肖像
张禹宣作品
推理与布尔运算
画肖像
肖像
知识分子代表:论《一个青年艺术家肖像》中的斯蒂芬·代达罗斯
农田里的普京
肖像进行时!—中国当代城市生活首届“恭王府·时代”肖像艺术展
在我母亲的两幅肖像前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