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余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分析
2017-11-30栗惠兰
栗惠兰
摘要:在余华的小说中,因为“父子互审”的叙述中,“父亲”的形象始终处于突出位置,所以读者与评论家对于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关注度较低。本文分别从三个角度对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进行了全面解读,即温顺的受虐者、孱弱的病衰者以及卑微的依顺者,透过“父亲”主导下的世界,对余华文中母亲的形象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余华对母亲形象的创作态度。
关键词:母亲形象;温顺;受虐者;孱弱
在二十世纪末期,无论在小说中讲述暴力、荒诞、血腥或是死亡,还是讲述人们生活中的不幸、坚韧亦或温顺,余华都是我国文学创作领域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余华的作品对于父与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描写最为深刻,并且在父子矛盾冲突中,父亲的形象不断突显,成为了传统家庭中最顽固的堡垒。然而在父亲权威下,母亲则呈现出了受虐、孱弱以及依顺的特征。
一、温顺的受虐者
在余华小说中,“暴力”是从未缺少的元素。余华认为暴力的形式充满着激情,并且暴力的力量来自于人类内心的渴望,所以暴力元素一直对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余华经常通过暴力元素,为其叙事和说理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暴力施加者需要具有强大的打击力,因此男性角色,特别是父亲承担了施暴者的形象,而暴力承受者自然为母亲等女性形象。例如,在其2004年出版的作品《现实一种》当中,当山峰知道了自己孩子死去的消息,首先采取的行动是挥舞着拳头直指孩子的母亲。他首先揪住她的头发,之后开始拳打脚踢,并且丝毫没有顾忌到孩子的母亲是否能够承受住他的拳头。而孩子的母亲好像生来便是他发泄愤怒的对象,像沙袋一般没有任何还击的能力。再比如,在其1993年出版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中,母亲常常承受着性暴力。在孙广才的家庭中,母亲根本没有任何权利,面对孙刚才的性欲,她只能选择屈服和承受。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硬性暴力,同时更是一种软性暴力[1]。与传统暴力不同的是,受虐的一方不仅要承受肉体上的痛苦,同时在心灵上也会留下严重的创伤。
二、孱弱的病衰者
通过对余华众多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分析可知,孱弱、病弱、衰老也是其母亲形象的共同特征之一。以余华的《现实一种》为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山峰、山岗母亲的衰老形象刻画出来:“她甚至嗅到了那种腐烂的气息,这种气息正从她口中向外溢出”。不过寥寥数语,便渗透着时间流逝之感,刻画出一个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母亲形象。透过母亲的衰老表象,仿佛可以看穿母亲短暂的生命历程。此外,《在细雨中呼喊》主人公的亲生母亲的生命虽然并未受到年老或疾病的威胁,但在无情的命运及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位母亲在经历了最后的呐喊宣泄自己的不满之后,最终离开了自己的儿子孙光林,走向死亡。除了亲生母亲之外,主人公孙光林的养母也符合病衰者这一形象。与余华小说作品中的其他母亲形象不同的是,养母李秀英将病弱作为一种特殊的掩饰工具:她通过病衰的躯体向外界宣告自己的软弱与无害,同时获取一定的安全感,支撑她继续与病体一同煎熬。从某种程度上讲,病衰与孱弱更像是余华小说中母亲形象的一种禁锢武器,这些特质就像牢笼一样始终笼罩在母亲的身体外。久而久之,她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禁锢,即使当有一天囚禁她们的牢笼不复存在时,母亲也很难对父亲、对残酷的世界做出反抗。这种阴影式的刻画方式正暗示了母亲的悲剧命运。
三、卑微的依顺者
与单纯的依顺不同,余华小说母亲的依顺蕴含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卑微感。她们常常无缘无故就会遭受父亲的毒打和虐待。而与当前部分家庭中仍然存在的家暴现象不同的是,母亲在遭受暴力虐待的过程中,始终并未表现出不满或者反抗。无论她们的丈夫怎样对待她,她们都始终顺从、依附着他们。母亲这种依顺形象的产生与小说中的特殊年代密不可分,由于她们缺少正确的教育,这些女性在认知上便存在着极大的偏差。封建社会及来自长辈的叮嘱都在告诉她们:出嫁从夫,无论你的丈夫如何对待你,你们都是一家人。以夫为天,你应该顺从丈夫,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反抗。在封建思想及传统道德理念的浇灌之下,母亲既可悲又可恨。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广才毫无顾忌地将家中的家具一点点搬到情妇家中,面对父亲的种种作为,母亲不仅没有进行反抗,甚至还故意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始终忍气吞声。
在《河边的错误》一书中,有着被虐待经历的母亲四婆婆在丈夫死后,如同历史重演一般再次遭遇了疯子的虐打。面对身体上的疼痛,这位母亲想到的不是该如何防御或者抵抗,反而联想到了自己以往的被虐经历:“他打我时,与我那死去的丈夫一模一样。”在我们看来,四婆婆的这种想法简直不可理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对四婆婆拳打脚踢的疯子已经不仅仅是他本身的形象,这种施暴行为已然成了四婆婆的丈夫固有的角色特征,他们通过重复施暴行为巩固着四婆婆的记忆。但如果为这位母亲套上封建背景,一切似乎就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在封建家庭中,女性的生活质量、生死全权掌握在她的丈夫手中。只要丈夫存在,无论他做出怎样的行为,在母亲心中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2]。而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母亲与父亲之間的特殊依附关系通常会走向以下几种结局:第一,解脱式结局。父亲死后,压迫者的缺失促使母亲从依顺者这一病态形象中逐渐摆脱出来,重获新生。如《河边的错误》中,四婆婆在疯子死后,终于迎来了自己迟到的解脱。第二,消亡式结局。在《在细雨中的呼喊》中,当父亲消失后,母亲李秀英因无法接受现实而走向消亡。
四、结论
纵观余华作品,不难发现他始终以男性视角为中心,而女性形象一直处于父子紧张关系的夹缝之中。正是此种表现形式,让余华的作品在强调父亲“暴力之血”之时,体现了对母亲的关注、同情甚至是怜悯。余华清楚地认识到并且描绘出了男性主权社会环境下,女性的生存困境。并且在其作品中始终关注着女性的生活状态以及悲戚的内心状态。因此,对余华作品中母亲形象的解读,有助于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吉丽.余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分析[J].北方文学(下旬),2017(07):39-42.
[2]冯江涛.余华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0(01):106-109.
(作者单位:长沙县第一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