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17-11-30刘晓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物流发展国际贸易策略

刘晓梅

[提要] 本文从物流相关概述入手,着重分析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及物流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探索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物流产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物流发展;国际贸易;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9月22日

一、物流相关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物流行业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环境。以国际贸易为目的的国际物流体系逐步建立起来。物流行业最开始仅仅用于货品的普通配送业务,主要指生产者将产品配送到用户手中,进而实现货物的转移。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物流业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逐步产生了比较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物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能够改变国际贸易的方式和国际贸易的费用,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二、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物流业的发展是国际贸易增长的基础,国际贸易只有通过物流业才能够实现货物的转移和流动,进而完成双方的交易。如果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没有物流活动,商品也就无法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严重影响跨国交易的开展。因此,就二者关系而言,物流业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拓宽了物流业发展规模和市场,使物流可以通过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活动的开展来反过来实现促进当地经济贸易发展的目的。可见,物流业与国际贸易是互惠互利的两个方面。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也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三、物流业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促进国际贸易增长。所有的国际化发展,实现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国际贸易增长。具体来说,国际贸易的开展,需要将商品输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这一过程需要以物流为载体来实现货物的转移。因此,物流能够为国际贸易提供条件。

(二)港口物流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港口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这是因为港口能够使用海运的方式实现货物的转移,而海运承载量比较大,开展货物运输比较便利。因此,我国十分重视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将港口地区的物流业作为我国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关口。

(三)影响贸易费用。物流成本是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货物从生产到销售所花费的物流费用。具体包括,国际间物流成本出口国物流成本和进口物流成本。而这些成本都必须要算入国际贸易的费用之中,改变了国际贸易费用的结构。与此同时,物流业的发展还能够在货物运输方式上为企业的国际贸易行为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使得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来选择在成本上更加合理的运输方式,从而帮助企业留出更多的利润空间,帮助企业实现国际贸易活动增收的目的。

(四)影响贸易术语。物流术语与国际贸易术语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国际贸易术语,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国贸易的开展,实现了不同国家之间贸易语言的畅通,进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运用物流术语,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物流术语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频次,更是有效地促进了物流术语与国际贸易术语的融合,为国际贸易传统术语的革新提供了可能。例如,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贸易双方需要充分考虑物流成本和货物的运输方式,选择最合适的物流方式和较低的物流成本,才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而物流成本和物流运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改变了国际贸易术语。

四、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业水平不高。现阶段,我国物流业主要包括三种:一种是由传统运输行业改制而来的,一种是民营物流企业,还有一种是国内的知名物流企业。前两种物流企业由于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条块分离的管理方式,且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其无论在物流的信息化还是标准化方面都表现平平,物流运输工作效率远低于专业的知名物流企业。与此同时,虽然前两种物流企业数量较多,但大多都不具备一定的规模化经营能力,在物流基础设施的购置上也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无论是传统运输改制而来的物流企业还是民营物流企业都不具备充足的市场竞争能力,尤其是在物流市场环境逐渐成熟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很可能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国内知名物流企业虽然在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刺激下在发展规模、服务范围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拓展,但由于专业化物流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规模性物流企业在整体数量上有限。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仍有待提升。

(二)设施建设不足。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充足的基础设施。但是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数量较少,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难以达到国际物流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的铁路分布不均匀,物流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物流配送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物流工作效率。并且现阶段,我国的公路网络不够全面,公路等级偏低,运输能力和通行能力较弱,无法满足物流业的要求。除此之外,我国缺乏对水运能力的开发。而现有的航道设备比较陈旧,运输条件较差,难以适应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国际化发展。

五、完善物流产业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建立物流管理机制。物流的国家化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对物流业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机制。为此,政府应加强对物流国际化发展的指导和扶持,充分认识到物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完善的物流协调机制,加强对物流的领导和管理,提高物流业的规范性,促进国际物流的规范发展,进而实现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作用;其次,完善物流产业相关法律政策。健全的法律政策是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政府应积极重视物流发展的合法性,完善物流产业的相关法律政策。為此,我国政府应对现行的物流法律和制度进行调整,清理妨碍物流行业公平竞争的相关规定,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并且,我国应积极了解物流发展的现状,根据物流发展现状制定一系列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增强物流业发展的合法性;再次,促进国际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能够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为物流客户提供低成本专业服务。并且,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可以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非核心业务,减轻国际贸易企业的经济负担,进而提高国际贸易企业的工作效率;然后,加快物流基础建设。针对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物流企业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为此,物流企业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设置专项基础设施资金,购置充足的基础设施,并为国际物流购置相关配套设施,保证国际物流的顺利开展;最后,加快培养国际化物流人才。国际化物流人才是物流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国应积极重视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首先,我国应积极在各高校设置物流专业和国际物流课程,加强学生对物流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物流人才;其次,物流企业应加强国际化物流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国际化物流的相关培训,引导员工学习国际化物流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国际化物流业务能力。

(二)做好物流业的国际化对接。首先,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是实现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我国应积极重视物流的信息化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为此,我国物流企业应积极完善信息网络条件,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平台,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并且,我国物流企业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人才,提高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工资待遇,积极鼓励信息化人才进行技术研究,改进物流服务技术和服务方式,提高物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其次,我国应加强不同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国际物流联盟,促进国际物流企业投资的多元化发展,引入多种力量建立国际物流基地,充分发挥国际物流联盟的集成优势。并且,国际物流企业应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对物流信息资源、物流电子商务资源、物流库场资源等资源的整合,集中物流企业的优势力量,拓宽国际物流市场。

主要参考文献:

[1]付美林.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J].知识经济,2009.18.

[2]林青.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机制研究——基于贸易成本的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09.9.

[3]张艳丽.我国国际物流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1.

[4]董勤,吕庆勇.现代物流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机制分析[J].中国商贸,2012.30.endprint

猜你喜欢

物流发展国际贸易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