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实践

2017-11-30顾颖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初中美术教学民间美术

顾颖

[摘 要]美术教学作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俗传统的重要作用,能够缓解非物質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窘境。基于此,教师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传统工艺、民族文化等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从而达到静态保护、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工艺;民间美术;保护与传承;初中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4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沉淀,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技能、手工艺品、文化场所等,具有口头性、传承性、活态性的特点。它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如今却面临大面积消亡的状况,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与美术教学具有关联性的、符合中学美术课标所要求的、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美术学习的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和民族文化等。让学生通过赏析民间艺术,参与传统工艺制作,体验民俗文化等内容,深切感受民族艺术蕴含的丰富情感,在文化情境中认同民族文化,进而提升民族自豪感。

一、整合民间艺术赏析,增强文化价值认同感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角度出发,强调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让学生通过民间艺术赏析,感受民间艺术承载的文化内涵,唤醒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增强民俗文化认同感,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文化本质,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在教学“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古代雕塑的代表作品(乐山大佛,佛教石窟造像等),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雕塑作品的表现手法(圆雕、浮雕)以及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历史,从中体会雕塑艺术的源远流长,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借此,教师便将民间艺术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民间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皮影的动画短片,通过皮影戏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热情。

二、融合传统手工艺,活态保护与创新

从传承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主要涉及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区域历史见证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今多元化开放的文化环境中,有些只能靠口头传授和心领神会的文化遗产,由于后继无人和老艺人的离世而不断消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传统手工艺为主题,聘请民间艺人进入课堂,带领学生观摩传统工艺,听取艺人的心得体会,以这种生命载体的形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如,“剪纸”手工艺,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剪纸工艺有所了解,剪纸是通过剪、刻、染等多种手段创造镂空图案的艺术,又称剪画或者窗花,可以分为北方剪纸和南方剪纸,具有地域性的特点。陕西剪纸在内容上以花草、动物为主,在形式上多单色,造型上注意夸张变形、简单、粗犷;山东剪纸在构图上夸张但不失真,线条浑厚粗犷、挺拔,同时富有浓重的金石意味。还有湖北剪纸、少数民族剪纸等,代表着不同的风格特征,传达着淳朴、简单、明了的智慧,剪纸被运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命力经久不衰。其后,教师请民间艺人来给学生现场演示剪纸工艺的整个流程,学生在边看边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剪纸艺术的操作技能。艺人在展示操作流程中对剪纸的表现手法(谐音手法、寓意手法)和技法(阳刻、阴刻、阴阳刻)进行介绍,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切领悟剪纸艺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妙之处,以便于生掌握剪纸技艺,从而促进剪纸艺术的弘扬与创新。

三、利用传统节日,活态传承民族文化

传统节日是传递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通过活动组织的形式保留并延续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民间文艺或民间工艺等。传统节日活动往往渗透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与节日相关的诸多民族文化,这些活态的民族文化借助传统节日这个有效的载体得以继续流传,从而经久不衰,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

如,在教学“端午节”内容时,教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让学生阐述端午节的来历、传统习俗,以及与端午节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等。由此,学生在师生讨论交流中,既了解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挂艾草、吃粽子、赛龙舟),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进而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接着,教师便利用端午节相关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利用材料有创意地制作自己喜爱的端午节用品,如,香包、彩蛋、粽子等。在创作中,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端午节文化与美术创作有效融合的意义,从而培养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激发传承民俗文化的主动性,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民族习惯的“活性”显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语境下,教师应重视民间美术和工艺等内容。通过民间艺术欣赏、传统工艺制作、传统节日作品创作等教学策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可实现静态保护,活态传承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初中美术教学民间美术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