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素和吡虫啉对瓜蚜联合作用的研究
2017-11-30张波郁春柳杨得恩贺秋磊
张波+郁春柳+杨得恩+贺秋磊
摘要:采用浸叶法测定川楝素与吡虫啉对瓜蚜2龄若虫的毒力,筛选复配的最佳配比,并测定复配剂的共毒系数。结果表明,在11个配比处理中,川楝素与吡虫啉的质量比分别为3 ∶ 7、4 ∶ 6、5 ∶ 5的毒效比分别达到1.81、1.90、1.90,明显高于其他组,3组复配剂均具有明显的增效活性;对上述3组复配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求出各自的回归方程和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简称LC50),结合川楝素与吡虫啉2种单剂的LC50,测得3种复配剂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19.46、331.77、220.37,均大于100,为增效复配。综上所述,川楝素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4 ∶ 6时共毒系数可达331.77,增效作用最大,为最佳配比。
关键词:川楝素;吡虫啉;瓜蚜;联合作用;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 S433.3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20-0121-02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别称棉蚜,属同翅目蚜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危害瓜类、豆类及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中对棉花、瓜类的危害最为严重。该虫以成虫和若虫在寄主植物叶背和嫩茎上取食汁液,植物被害后叶片卷缩,老叶受害变黄,提前枯落,同时瓜蚜为害时不但排出大量蜜露,引发植株煤污病,还会传播花叶病毒病等多种病害[1]。当前,瓜蚜的主要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治,由于瓜蚜发生量大、世代短,其抗药性发展迅速。研究表明,瓜蚜对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药剂均产生了抗药性,已经成为抗药性严重和难以治理的主要害虫之一[2-5]。
川楝素是从楝属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树皮中提取的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在医药上具有驱虫、抗癌、抗菌,影响神经肌肉、细胞、呼吸中枢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农业上,已有报道显示川楝素对多种农业害虫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对菜粉蝶、小菜蛾等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均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6-8]。吡虫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杀虫剂,有触杀、胃毒和内吸多重药效,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但对鳞翅目昆虫的药效不理想,在我国主要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同翅目昆虫,也是防治瓜蚜的主要化学药剂[9-11]。
关于川楝素、吡虫啉生物活性的研究和报道有很多,但尚无关于它们之间复配的增效作用及复配比例的报道,为解决川楝素和吡虫啉单独使用时杀虫谱较窄、药效较慢、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提高二者对瓜蚜以及其他蔬菜害虫防治效果,为蔬菜虫害的田间防治探索出更加高效且环境友好的防治策略,本研究通过测定川楝素、吡虫啉以及二者不同配比复配剂对瓜蚜的毒力,筛选出对瓜蚜具有增效活性的复配剂配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昆虫:将温室中饲养在黄瓜上的瓜蚜成虫,接种到展2~3张叶片的黄瓜幼苗上,在成蚜生产若蚜后,及时将成蚜清除,并把黄瓜的幼苗置于环境温度为25 ℃的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光—暗周期为14 h—10 h的条件下,等到若蚜发育至2龄时待用。
供试药剂:1%川楝素母液,购自陕西昂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吡虫啉95%原药,由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提供。
1.2 川楝素和吡虫啉对瓜蚜的毒力测定
吡虫啉原药用适量丙酮初步溶解后用蒸馏水配制成不同浓度待用,川楝素母液直接用水稀释,2种药剂的浓度均配制成160、80、40、20、10 mg/L,另外用清水作空白对照(CK),共11个处理。采用浸叶法[12-13]处理带虫叶片,选取瓜蚜数量在30~50头的叶片放入配好的药液,浸泡5 s后取出,阴凉处晾干,把虫叶置于直径为9 cm且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置于温度为25 ℃、湿度为70%~80%、光—暗周期为14 h—10 h的养虫室内。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3张叶片,分别在24、48 h时检查死亡的瓜蚜数量,如果CK死亡率在10%以上,则须重新开展本次重复。虫体死亡确认判断标准为用细针轻轻刺触受试虫体,无明显自主反应者判断为死亡。参照张志祥等的方法[14]计算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简称LC50)。
1.3 复配剂最佳配比的筛选
以单剂川楝素和吡虫啉的LC50值为基础,采用交互测定法[15-16]进行最佳配比的筛选。试验设11个浓度梯度及空白对照共12个处理进行测定,即取川楝素和吡虫啉2种单剂各自LC50值为100%,然后分成10等份,按0 ∶ 10、1 ∶ 9、2 ∶ 8、3 ∶ 7、4 ∶ 6、5 ∶ 5、6 ∶ 4、7 ∶ 3、8 ∶ 2、9 ∶ 1、10 ∶ 0复配比分别计算2种单剂在各复配剂中的含量,以清水为对照,据各处理测试结果计算预期死亡率和毒效比率,公式如下:
预期死亡率=(A农药LC50值实际死亡率×A农药所占比例+B农药LC50值实际死亡率×B农药所占比例)×100%;
毒效比率=实际死亡率/预期死亡率。若1.00≤毒效比率≤1.25,为相加作用;若毒效比率>1.25,表现为增效作用;若毒效比率<0.75,则表现为拮抗作用。
1.4 川楝素和吡虫啉复配剂共毒系数的测定
参照“1.2”节的方法测定川楝素和吡虫啉复配剂对瓜蚜的毒力,然后计算共毒系数。据测定结果,运用Finney公式法分别求出每组复配剂中的毒力回归方程、LC50值及相对毒力指数;最后参照孙云沛合成法公式[17]计算出复配剂的共毒系数(co-toxicity coefficient,简称C.T.C):
理論(A+B)复配剂毒力指数=A单剂毒力指数×A单剂在复配剂中所占百分比+B单剂毒力指数×B单剂在复配剂中所占百分比;endprint
式中,A、B分别表示川楝素和吡虫啉2种单剂。
2 结果与分析
2.1 川楝素和吡虫啉对瓜蚜的毒力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川楝素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2394 3x+1.557 4,r2=0.924 1,由此计算出其对瓜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27.405 1 mg/L;吡虫啉的毒力回归方程为 y=3.021 7x+0.429 4,r2=0.956 8,其对瓜蚜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31.812 7 mg/L。
2.2 川楝素和吡虫啉复配的最佳配比
由表1可知,在11个复配组合中,处理2、处理7、处理8的毒效比大于1小于1.25,表现为相加作用;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处理9、处理10的毒效比均大于1.25,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处理4、处理5、处理6这3组的毒效比分别为1.81、1.90、1.90,明显高于其他配比组合。
2.3 川楝素和吡虫啉混配剂共毒系数
分别对处理4、处理5、处理6这3个配比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求出各自的回归方程和LC50。由表2可知,处理5共毒系数最高,达到331.77,川楝素与吡虫啉的含量分别为10.964、19.086 mg/L,为最佳配比;其次是处理6,共毒系数为 220.37,川楝素与吡虫啉的含量分别为13.705、15.905 mg/L;配比为3 ∶ 7组合的共毒系数为219.46,川楝素与吡虫啉的含量分别为8.223、22.267 mg/L。处理4、处理5、处理6复配剂共毒系数均大于200,表明川楝素与吡虫啉在这3种复配比例下对瓜蚜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种药剂混用能提高防治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虫害的侵袭,特别是蔬菜作物,其虫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如蚜虫、小菜蛾、菜粉蝶等[2]。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防治作物虫害的主要方法[18]。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为增强防治效果必然会造成化学农药的过量施用,这无疑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基于此,害虫生物防治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川楝素等生物杀虫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7]。但与化学杀虫剂相比,生物杀虫剂往往存在杀虫谱较窄的缺点。生产中多采用多种生物杀虫剂复配或生物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复配来扩大杀虫谱并提高药效,亦可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增效生物复配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农田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11]。
本研究通过浸叶法测定川楝素和吡虫啉对瓜蚜的毒力,并筛选2种药剂复配的最佳配比。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川楝素和吡虫啉复配的11组配比筛选试验中,增效作用明显的川楝素与吡虫啉含量比例分别为3 ∶ 7、4 ∶ 6、5 ∶ 5,这3种复配剂的共毒系数分别达到219.46、331.77、220.37,表明川楝素与吡虫啉在这3种复配比下对瓜蚜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瓜蚜对化学农药易产生抗药性[3],而川楝素这一植物性杀虫剂复配吡虫啉,既能保证防效,又能减轻环境污染,同时还可有效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在我国的农田害虫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宫亚军,石宝才,康总江,等. 7种农药对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J]. 农药,2012,51(4):296-297.
[2]庞保平,周晓榕,陈 静,等. 温室瓜蚜种群动态的研究[J]. 昆虫知识,2005,42(5):515-518.
[3]郑太波,谢加花,李惠文,等. 瓜蚜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J]. 陕西农业科学,2006(1):139.
[4]陶黎明. 昆虫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D]. 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
[5]王荫长,韩召军. 我国农业害虫抗药性发生概况[J]. 昆虫知识,1991,28(2):120-121.
[6]肖 萍,郭勇全,郭 莹,等. 川楝皮中川楝素的研究进展[J]. 上海化工,2010,35(10):29-30.
[7]张 兴,赵善欢. 川楝素对菜青虫体内几种酶系活性的影响[J]. 昆虫学报,1992,35(2):171-177.
[8]王庆森,刘丰静,王定锋,等. 几种生物农药防治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效果[J]. 茶叶科学技术,2011(4):9-12.
[9]路 虹,宫亚军,石宝才. 啶虫脒及吡虫啉对瓜蚜室内生物测定研究[J]. 北方园艺,2008(2):218-219.
[10]王吉强.吡虫琳根施对瓜蚜的防治效果及根施后药剂在黄瓜植株体内的传导分布[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11]王元兰. 植物源杀虫剂及其混配增效研究[D]. 长沙:中南林学院,2004.
[12]張瑞亭. 农药的混用与混剂[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杜,1987.
[13]张宗炳. 杀虫药剂的毒力测定[M]. 北京:科学出版杜,1988.
[14]张志祥,徐汉虹,程东美. EXCEL在毒力回归计算中的应用[M]. 昆虫知识,2002,39(1):67-69.
[15]吴文君. 毒力测定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植物化学保护实验导论[M]. 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87.
[16]陈 立,徐汉虹,赵善欢. 获取复配农药最佳增效配方的一种简易方法[J]. 生物数学学报,2001,16(4):456-461.
[17]顾中言,韩丽娟,钟定亮,等. 农药复配剂增效作用的定性定量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1990(3):31-34.
[18]陈年春. 农药生物测定技术[M].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1:11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