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7-11-30张文琼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下肢血栓静脉

张文琼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

张文琼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目的:探讨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50例/组)。为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为试验组50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下肢骨折;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频发,下肢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下肢骨折的主要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因术后需长期制动、静脉血管壁受损、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粘稠度升高,常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下肢骨折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在本次研究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模式对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的纳入标准

1)病情符合下肢骨折的诊断标准,且经X线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被确诊患有下肢骨折。2)临床资料完整。

1.2 病例的排除标准

合并有精神障碍或语言障碍。2)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1.3 病例的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50例/组)。试验组患者中有男27例,女23例;其年龄为42~67岁,平均年龄(54.5±2.8)岁;其中有腓骨骨折患者18例,胫骨骨折患者10例,股骨骨折患者22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22例;其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5.5±2.6)岁;其中有腓骨骨折患者17例,胫骨骨折患者12例,股骨骨折患者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4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和环境护理等。

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术前评估。在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大腿、小腿的周长、直径进行测量,并观察其下肢皮肤颜色的变化。监测患者下肢脉搏的搏动强度,测定其下肢皮肤的温度。对患者进行血管B超检查,并观察其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流受阻、静脉血管壁受损和血液高凝状态。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和危害,督促其戒烟戒酒,告知其保持大便通畅。指导患者定时对其下肢进行按摩,以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1-2]。3)病情监测。在术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其患肢颜色、温度、脉搏的变化情况。如患者出现下肢皮肤青紫、潮红或下肢静脉充盈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处理。4)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

注意观察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患者的引流管扭曲、堵塞,应及时对其引流管进行处理。协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并将其下肢抬高,以促进其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确保患者引流管的位置低于其切口约20 cm,以防止其发生引流液逆行感染。注意观察患者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当24 h内引流量低于50 ml时,可拔除引流管[3]。5)饮食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粗纤维的食物,少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告知其多饮水,保持作息时间的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5.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1例(占82.0%),为满意的患者有3例(占6.0%),为不满意的患者有6例(占12.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88.0%(44/50)。试验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7例(占94.0%),为满意的患者有2例(占4.0%),为不满意的患者有1例(占2.0%)。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8.0%(49/50)。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0%,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0%。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治疗下肢骨折的主要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因术后需长期制动、静脉血管壁受损、静脉血流缓慢和血液粘稠度升高,常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的文献报道指出,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其预后。为了进一步探讨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赵丹.加强院后护理随访对髋部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22):3419-3420.

[2] 郁静.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0):55-57.

[3] 巴菲.分析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对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5(2):204-205.

R473

B

2095-7629-(2017)16-0250-02

张文琼,女,53岁,大外科护士长

猜你喜欢

下肢血栓静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