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7-11-30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骨科人性化手术室

吴 倩

(徐州市康复医院手术室,江苏 徐州 221003)

对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探讨

吴 倩

(徐州市康复医院手术室,江苏 徐州 221003)

目的:研究对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徐州市康复医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228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n=114)和人性化干预组(n=114)。对常规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人性化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的时间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接受护理后,人性化干预组患者术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体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接受护理后,人性化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短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改善其术前的心理状态,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骨科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

骨科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类型。有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和骨科手术材料的改进,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进行骨科手术相当于一种应激源,可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产生较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可影响手术的效果及其术后身体的康复[1]。人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可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优质护理,使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2]。在本文中,笔者就对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市康复医院于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228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228例患者分为常规干预组(n=114)和人性化干预组(n=114)。在常规干预组中,有女54例,男60例,年龄为18~76岁,平均(53.2±14.1)岁。其中,有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9例,进行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28例,进行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患者17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1例,进行胫腓骨骨折手术的患者33例,进行其他骨科手术的患者6例。在人性化干预组中,有女51例,男63例,年龄为20~75岁,平均(55.6±18.3)岁。其中,有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7例,进行脊柱骨折手术的患者27例,进行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患者18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0例,进行胫腓骨骨折手术的患者35例,进行其他骨科手术的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本研究中228例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具有进行骨科手术的指征。2)自愿参与本研究。3)年龄在80岁以下。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患有血液系统疾病。3)患有骨肿瘤。4)患有免疫系统疾病。5)临床资料缺失。6)治疗期间转院。

1.3 方法

对常规干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术前对患者的骨折端进行清创处理,指导其保持正确的体位。协助其进行血常规、心电图、X线等常规检查,同时做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术中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根据手术的需要为其正确摆放肢体,同时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术后对患者进行引流护理、用药指导和康复训练等。对人性化干预组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术前护理:(1)健康教育。术前,护理人员要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手术的方案、流程,并向他们介绍手术的主刀医生。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从而使患者能够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准备。(2)心理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会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加强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采用安慰和鼓励性的语言对其进行心理支持,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着装整洁、仪态大方、自然,避免过多地使用专业术语,以免引起患者的恐慌情绪。(3)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其体质,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床上大小便训练和咳嗽训练等。另外,对患者进行常规备皮,术前告知其禁食、禁饮的时间。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全程陪同患者进行手术。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但未进行麻醉前,护理人员要握住患者的双手,用温和的语言对其进行心理安慰,以缓解其紧张的心情,使其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保持稳定。协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另外,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其着凉。3)术后护理。(1)基础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清理身上的血迹,帮助其穿好衣服。在转运患者的途中,避免拉扯患者。对于术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应帮助其取去枕平卧位,将其头部偏向健侧,以防其发生误吸。(2)疼痛护理。患者在麻醉药效消退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其进行疼痛护理。详细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的时间等,对其进行疼痛评估。对于存在轻度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为其播放舒缓的音乐、与其聊天等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从而缓解其疼痛的症状。对于存在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治疗(如为其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等)。(3)预防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要按时(每隔2 h左右)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其骨突隆处,以防其发生压疮。对于进行膝关节手术和胫腓骨手术的患者,可将其患肢适当地抬高,以促进其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防止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另外,按时为患者拍背,以促进其咳痰,避免其发生肺部感染。(4)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热量、低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忌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和“发物”(如鱼肉、海鲜等)。同时,告知患者多饮水,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2800 ml左右,以防其发生便秘。(5)康复锻炼。根据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训练的强度和时间应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其术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2)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3)统计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比较。3)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术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及住院的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生命体征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人性化干预组患者术前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体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生命体征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生发生率的比较

人性化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生发生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常规干预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为(27.61±9.67)d,人性化干预组患者住院的时间为(21.83±8.75)d,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2.4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人性化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干预组患者,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已经成为患者选择就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各级医院应转变其护理模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3]。过去,临床上常对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但当前,此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4-6]。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其身体的康复。

本 研究的结果表明,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到进行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改善其术前的心理状态,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 吴世敏,周瑜.围手术期实施亲情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2):254-256.

[2] 潘惠颜.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52-153.

[3] 陈芋玉,吴应虬,黄爱丽,等.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41-43.

[4] 胡钦红.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与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6):785-787.

[5] 何飞燕,朱莉敏,陶洁茹.亲情护理服务对围术期患者手术耐受性及护理质量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6):105-107.

[6] 陈琴,夏丽.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12):72-73.

[7] 万卫红,谢琴,胡丹.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7):111-112.

R473

B

2095-7629-(2017)16-0007-03

吴倩,女,汉族,1981年5月出生,籍贯:江苏徐州,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管理

猜你喜欢

骨科人性化手术室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