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行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2017-11-30王桂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如皋市维持性负性

王桂琴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进行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王桂琴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目的:探讨进行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近几年在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综合组 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其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增强其遵医行为,减少其负性情绪。

综合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遵医行为;负性情绪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时间长、费用高,加之疾病本身及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较差,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差和存在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需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消除其负性情绪。为探讨进行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对近几年在该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2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5例;其年龄为23~72岁,平均年龄为(50.82±13.51)岁;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为6个月~5年,平均治疗时间为(1.82±0.57)年;其中学历为小学及小学以下的患者有23例,为初中的患者有25例,为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患者有1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方法是:及时了解患者的体重变化,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检查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综合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相关知识及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目的、基本原理、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治疗前带领患者参观血透室,让其熟悉血透室的环境。让患者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遵循高蛋白、高热量、低钠、低磷、低钾、少量多餐、定量进食的饮食原则,严格限制其液体的摄入量。告知患者保护好血管,保持皮肤清洁,保证透析部位皮肤无破损,从而避免其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血管通路感染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治疗前用热毛巾热敷血管,促进血管充盈。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坦诚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职业、文化水平、性格特点及家庭环境等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安慰患者,帮助其建立坚持进行治疗的信心,使其能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3)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经常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情绪的变化。让患者的家属、朋友等人经常和患者交流、互动,在精神上、经济上等支持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让患者主动与家人、朋友等谈论自己在治疗疾病时的感受及康复状况,诉说烦恼,充分表达内心的想法。组织患者交流会,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搭建交流平台,使其能够交流治疗经验。4)对患者进行随访。在患者每次透析结束后的第1天或第2 天对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遵医行为及心理变化,为其解答与疾病、治疗有关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其帮助。

1.3 观察指标

使用该院自行设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遵医行为。问卷主要包括适当运动、合理饮食、限制液体摄入、药物治疗、定期透析5个维度。每个维度分5个条目,每个条目按“从不、偶尔、有时、经常”给予1~4分。问卷的总分为20~10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遵医行为越好。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焦虑及抑郁的情况。患者的评分与其焦虑或抑郁的程度正相关[1]。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

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分,±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分,±s)

注:*表示与本组护理前相比,P<0.05;#表示与常规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适当运动 合理饮食 限制液体摄入 药物治疗 定期透析 总分常规组(n=31)护理前10.86±3.249.01±2.1410.07±2.1813.92±2.1915.15±4.0859.01±3.57护理后11.25±3.389.29±2.1210.75±2.2614.05±2.2315.21±4.1560.55±3.52综合组(n=31)护理前10.91±3.169.07±2.099.94±2.1314.08±2.2115.07±4.2259.07±3.49护理后14.75±3.81*#16.84±3.27*#17.04±3.15*#17.13±2.74*#17.15±2.51*#82.91±4.27*#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

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s)

表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s)

注:*表示与本组护理前相比,P<0.05;#表示与常规组护理后相比,P<0.05。

组别 例数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3155.02±9.0549.87±8.16*55.45±8.0750.24±6.08*综合组3154.84±8.1241.65±5.41*#57.14±6.9541.72±5.02*#

3 讨论

目前,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据统计,约80%以上的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依靠维持性血液透析维持和延长生命[2]。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终身性治疗手段。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费用高、治疗的时间长、并发症多,而且患者还需要控制饮食。上述因素均为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未能及时得到缓解,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导致其对治疗和生活失去信心,影响其治疗的效果及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遵医行为,消除其负性情绪。综合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具有全面性、连贯性、科学性的护理模式。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相比,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综合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较高、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低。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一致[3-4]。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增强其遵医行为,减少其负性情绪。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2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

[2] 张超,胡昭,董帅,等.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和死亡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5):1241-1243.

[3] 刘晓虹,刘黎明.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和焦虑状态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2,43(1):96-97:

[4] 吴春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2):2059-2061.

R473.5

B

2095-7629-(2017)16-0238-02

猜你喜欢

如皋市维持性负性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爱的表白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小小展台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