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评析

2017-11-30余丽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垫江县冠心病发生率

余丽娅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8300)

·护理研究·

对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评析

余丽娅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庆 408300)

目的:探讨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n=42)与参照组(n=42)。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路径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评分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路径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38%(1/42),参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52%(4/42),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临床路径护理;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质量评分;心律失常

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指导、以患者的需求为依据,通过对患者进行规范性、程序化的护理,以期对其疾病的转归产生积极影响的科学护理模式,是现代护理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本研究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介入治疗的8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84例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0例;其年龄介于4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1±0.25)岁;其病程介于0.5~7.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9±0.5)年。将这8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路径组(n=42)与参照组(n=42)。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对路径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为: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其成员包括主治医师、营养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等。由该小组的成员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情特点及具体需求,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及研究成果制定临床路径护理表,并严格按照该表格对患者进行护理[1]。临床路径护理表的内容详见表1。

表1 临床路径护理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在两组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问卷调查表,指导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具体的评分项目包括病房管理质量、健康教育质量和整体护理质量。该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护理质量的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路径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 (分,±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对比 (分,±s)

组别 例数 整体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质量 病房管理质量路径组4291.11±2.1291.11±2.4490.72±2.65参照组4270.54±2.6571.54±2.1472.34±2.16 t值-7.217.047.17 P值-<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对比

路径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38%(1/42),参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52%(4/42),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进行介入治疗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不过,该手术可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故其在术前易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在术后易发生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因此,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十分必要[5]。

临床路径护理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及流程性的特点。该护理方法主张从患者入院开始,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根据其治疗的时间、身体素质及病情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防护及康复指导等,以保障其治疗的效果。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提高其护理的质量,降低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对在该院心血管内科接受介入治疗的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路径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路径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2.38%(1/42),参照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52%(4/42),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进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服务的质量。

[1] 赵爱纯,韩俊惠,王红梅,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18):372-374+380.

[2] 陈冬琼.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 3(12):197-199.

[3] 梁琬屏,杨柳枝,苏小妹,等.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19):100-101.

[4] 蒋冬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9(13):100-101+104.

[5] 张晓娟,周素红,李洪艳.每日目标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3(19):119-121.

R473.5

B

2095-7629-(2017)16-0213-02

猜你喜欢

垫江县冠心病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努力打造川渝东部中医区域医疗中心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垫江县大石乡:以“党建+”为抓手,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垫江县人民医院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
警惕冠心病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发挥优势 健康扶贫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健康扶贫纪实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