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2017-11-30虞则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格列美甲亢胰岛素

虞则敏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虞则敏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目的:探讨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14例)和观察2组(13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抗甲亢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1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为观察2组患者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FBG、2hPBG的水平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进行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FBG和2hPBG的水平均低于观察1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为理想。

甲亢合并糖尿病;胰岛素;格列美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糖尿病的发生都是由于患者机体的免疫平衡被破坏所致。研究发现,甲亢和糖尿病可相互影响。因此,这两种疾病常合并发作。药物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这两种疾病的常用方法[1]。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27例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对其均进行常规的抗甲亢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其中的一组患者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该组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7例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1组(14例患者)和观察2组(13例患者)。在观察1组患者中,有男性9例(占64.29%),女性5例(占35.71%);其年龄为54~74岁,平均年龄为 (64.02±3.65)岁。在观察2组患者中,有男性8例(占61.54),女性5例(占38.46%);其年龄为54~74岁,平均年龄为(64.56±3.2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使用甲巯咪唑进行常规的抗甲亢治疗。甲巯咪唑的用法是:每次服30 mg,每日服2次。在此基础上,为观察1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为观察2组患者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胰岛素的用量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确定。格列美脲的初始剂量为1 mg/d,于餐前服用,每日服1次。定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检测。根据进行血糖检测的结果每隔7~14 d为患者增加1次格列美脲的用药量,一直将此药的用量增加至3~4 mg/d,此药的最大用药量应<6 mg/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PBG)的水平。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1.3.2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FBG及2hPBG均降至正常的水平,其甲亢的症状有显著改善。2)有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FBG<7.8mmol/L,其2hPBG<11.2mmol/L,其甲亢的症状有所改善。3)无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FBG、2hPBG及甲亢的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FBG、2hPBG的水平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为FBG、2hPBG,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为治疗的总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FBG和2hPBG的水平均低于观察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观察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1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s)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s)

组别FBG2hPBG观察1组(n=14)8.39±1.6610.39±1.66观察2组(n=13)7.32±1.238.14±1.7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3 讨论

甲亢和糖尿病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这两种疾病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2]。临床上多用抗甲亢类药物对甲亢患者进行治疗。此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甲亢患者的高代谢症候群,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作用。研究发现,临床上在对合并糖尿病的甲亢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将抗甲抗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增加1~2倍[3]。磺脲类药物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在本次研究中,为观察2组患者使用的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此药可抑制肝脏内葡萄糖的合成,促进肌肉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进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此药可与胰岛β-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此受体与对ATP敏感的KATP通道相连)相结合,促使KATP通道关闭,引发神经细胞膜去极化反应,使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Ga2+内流,从而起到促进胰岛素释放、抑制肝脏内葡萄糖合成的作用。此外,格列美脲对心血管KATP通道的作用要弱于格列波脲、格列齐特及格列吡嗪。因此,使用格列美脲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其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胰岛素和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较为理想。

[1] 张春梅.胰岛素及其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3):144-145.

[2] 于红俊,李建秀,左艳敏,等.用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103-104.

[3] 李合玲.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伴甲亢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6-47.

R711

B

2095-7629-(2017)16-0165-02

猜你喜欢

格列美甲亢胰岛素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格列美脲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固相萃取的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