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不同的穿刺方法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2017-11-30穆红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尿潴留血肿肝癌

穆红玲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放射科,甘肃 白银 730913)

用不同的穿刺方法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

穆红玲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放射科,甘肃 白银 730913)

目的:比较对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时使用不同穿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左肱动脉穿刺法进行穿刺。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其住院的时间和治疗的费用。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时采用经左肱动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可显著降低其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且不会延长其住院的时间、增加其治疗的费用。

经肱动脉穿刺;经股动脉穿刺;股动脉;介入术;肝癌

肝动脉介入术是临床上治疗肝癌的常用方法。不过,有研究发现,在进行该手术时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法对患者进行穿刺后,其局部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术后其需长时间制动下肢。这可增加患者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近年来,临床上对接受肝动脉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采用经左肱动脉穿刺法进行穿刺,显著降低了其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穿刺法的有效性,本文对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靖远煤业集团公司总医院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3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些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这3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在研究组患者中,有13例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介于3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8±2.3)岁。在常规组患者中,有12例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介于3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9±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患者的穿刺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具体的方法为:对患者进行腹股沟备皮及常规的消毒铺巾。使用18 G普通动脉穿刺针,采用Ssldinger技术为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对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在治疗结束后,为患者拔除动脉鞘管,并在其穿刺入路点上方的位置进行20 min的压迫止血。用弹性绷带对患者的穿刺孔进行加压包扎,并使用沙袋进行7 h的压迫止血,然后嘱其卧床静养1 d。

1.2.2 研究组患者的穿刺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左肱动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具体的方法为:将患者的左上肢放在支撑板上,并向外展70°。在患者肘窝上方四横指的位置探查其肱动脉。对该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后,使用RCFN、MPIS-501或401微穿刺针进行肱动脉穿刺。在穿刺成功后,对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在治疗结束后,为患者拔除动脉鞘管,并在其穿刺入路点上方的位置进行20 min的压迫止血。用弹性绷带对患者的穿刺孔进行5 h的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对比其平均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的对比

两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的对比

3 讨论

长久以来,临床上在对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时,常用经股动脉穿刺法对其进行穿刺。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该穿刺方法具有以下弊端:1)在穿刺后,患者发生穿刺孔出血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2]。2)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地制动下肢,其饮食、排便均需在床上进行。部分患者因抗拒在床上排便而不愿多进食、多饮水,进而使造影剂无法及时经其肾脏排出,严重影响其肾功能。部分患者因进食过少而发生血容量不足的现象,或因卧床时间过长而出现尿潴留、腰痛及便秘等症状[3]。近年来,经左肱动脉穿刺法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广泛,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该穿刺方法具有以下优势[4]:1)用该方法进行穿刺所用的血管小,患者的出血量少,术后不需要卧床静养,其发生尿潴留的几率也较低。2)肝脏的严重病变可改变肝总动脉的走行,从而增加进行股动脉穿刺的难度。进行经肱动脉穿刺则可解决上述的难题。3)更适用于严重的闭塞性下肢动脉硬化、股动脉狭窄患者及反复进行介入治疗形成穿刺部位局部疤痕的患者。不过,该穿刺方法也具有其局限性。具体而言,由于肱动脉比股动脉细,故在该部位进行穿刺后,患者易发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引发手部缺血性坏死[5]。因此,临床上在应用该穿刺方法为肝癌患者进行穿刺时,应加强对其巡视与护理的力度,以免使其发生上述的不良后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介入治疗时采用经左肱动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可显著降低其尿潴留、穿刺孔疼痛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质量,且不会延长其住院的时间、增加其治疗的费用。

[1] 陈峰,吴宁,李斯锐,林福煌.经桡动脉途径行肝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15例肝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05):435-437.

[2] 欧林华,付子文,王芳.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76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9):2969-2971.

[3] 于翔,李刚,顾露,谢坪.三氧化二砷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02):49-52.

[4] 王赢.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103-105.

[5] 高祖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复发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3):271-272.

R735.7

B

2095-7629-(2017)16-0157-02

猜你喜欢

尿潴留血肿肝癌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