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11-30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6期
关键词: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郭 军

(贵州省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一科,贵州 毕节 551700)

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郭 军

(贵州省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外一科,贵州 毕节 551700)

目的:探讨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贵州省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比对组与无张力组。为比对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为无张力组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发生切口感染、持续疼痛、尿潴留、切口皮下积液及阴囊血肿等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术后病情的复发率。结果:与比对组患者相比,无张力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的时间较短,病情的复发率较低,术后切口感染、持续疼痛、尿潴留、切口皮下积液及阴囊血肿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显著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安全性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及婴幼儿。男性罹患此病的几率高于女性[1]。此病患者在进行运动、长时间站立、剧烈咳嗽时其腹股沟区可出现可复性的肿物,在病情较重时可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胀等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是施行疝修补手术。临床实践证实,在对腹股沟疝患者施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其患处愈合的效果较差,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均较高。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操作较简单,手术创伤性较低,术后患者发生疼痛的程度较轻[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贵州省毕节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这些患者均排除了患有重要器官疾病的可能。在这些患者中,有男51例,女37例;其年龄为19~75岁,平均年龄为(41.9±6.3)岁;其中有14例直疝患者,33例斜疝患者,14例嵌顿疝患者,7例切口疝患者,52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4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2例复发疝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比对组与无张力组,每组各34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P>0.05。

1.2 方法

对比对组患者施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方案是: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在其疝区做一个4~6 cm的切口,高位分离及结扎疝囊。将聚丙烯补片固定在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及腹内斜肌等部位,缝合切口。为无张力组患者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方案是: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在其耻骨结节的上方做一个4~6 cm的弧形切口,暴露其疝囊。将疝囊剥离,使疝囊位于内环口内,在内环口的水平位置对疝囊进行缝扎,进行止血处理,然后将疝囊暂时搁置。游离患者的精索及腹外斜肌腱膜,在其腹横筋膜前、腹外斜肌腱膜及精索后放置补片。将补片固定于耻骨结节的腱膜组织上,将其一侧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上,将其另一侧缝合在联合肌腱上。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是否发生切口感染、持续疼痛、尿潴留、切口皮下积液及阴囊血肿。在术后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其病情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比较

与比对组患者相比,无张力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经6~12个月的术后随访发现,与比对组患者相比,无张力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较低(χ²=5.712),而且其术后切口感染、持续疼痛、尿潴留、切口皮下积液及阴囊血肿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的时间(min)比对组3442.97±5.4062.45±6.21无张力组3429.50±3.7341.29±3.55 t值11.96817.249 P值0.0010.001

表2 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腹股沟疝的发病部位为腹股沟区域,即前外下腹壁的三角区域。此病的发生机制主要为先天性腹壁解剖异常和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腹股沟疝患者的腹股沟区域可出现突起的包块。病情较轻的此病患者其腹股沟的包块较小,仅有轻微的局部坠胀感。随着病情的进展,此病患者腹股沟的包块可逐渐增大,穿过腹股沟管浅环,达到阴囊,进而可出现明显的疼痛等不适症状[3],甚至可发生绞窄疝或嵌顿疝。

在临床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在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时手术的切口较大,在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方面显现出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腹股沟疝患者在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后其腹横筋膜中胶原蛋白的含量可显著减少,其手术区域的组织可发生退行性改变,进而可导致其病情复发或手术失败[4]。研究发现,导致疝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腹横筋膜受到破坏。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此病可维持腹股沟区域的正常解剖结构,借助位于腹膜前间隙或是腹股沟管后壁的补片增强腹横筋膜及腹股沟管后壁薄弱区的支撑力,并可减少精囊血管及输精管血供受到的破坏。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与比对组患者相比,无张力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其手术的时间较短,其病情的复发率、术后切口感染、持续疼痛、尿潴留、切口皮下积液及阴囊血肿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赵英勤等的研究结果相符[5]。可见,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显著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

[1] 陈双, 唐健雄, 马颂章. 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 (2012 年版)[J].临床外科杂志, 2013, 7(6): 405-407.

[2] 谭嗣伟, 梁存河, 田然, 等. 成人腹股沟疝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 1572 例[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 (电子版),2013, 7(4): 53-55.

[3] 姚竞智, 徐洪全, 王贻东, 等.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5): 31-32.

[4] 秦逸. 腹股沟疝气患者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7): 666-667.

[5] 赵英勤, 陆文明, 邹文贵, 等. 不同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9): 96-96.

R656.2+1

B

2095-7629-(2017)16-0056-02

猜你喜欢

疝的修补术腹股沟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一例犬胸膈疝的治疗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闭孔疝的临床诊治探讨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