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欧阳询楷书风格形成的轨迹

2017-11-30刘亚东长沙理工大学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7年10期
关键词:北碑虞世南欧阳询

◆刘亚东(长沙理工大学)

浅析欧阳询楷书风格形成的轨迹

◆刘亚东(长沙理工大学)

一部中国书画史就是书画风格的发展史,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师承相授、师承传脉极为看重。书法史的传承,几乎有一条清晰的主脉,从钟繇到卫夫人,从卫夫人到王羲之,又至王献之,而后传至王羲之七世孙南朝智永,又从智永至虞世南,这样一条传承的主脉,一直影响着后世对历史书家的评判,师承相授的观念对今天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研究书法史上某位书法家风格的形成轨迹、师承传脉,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楷书上,欧体楷书严谨端庄,上启陈隋,下开唐楷先河,为后世学楷之经典,历来备受瞩目,影响深远。研究欧阳询楷书风格形成的轨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欧阳询的书法。

欧阳询(557-641),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自清以前,钟繇二王一脉,一直被视为书学正统书风,不受二王正统书风影响的书家是极少的,欧阳询也不例外。唐代张怀瓘《书断》云:“欧阳询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朱长文《墨池篇》:“当陈隋之际,士子盛于书学,询师法逸少,尤务险劲。”元人郭天锡指出,欧阳询初学王逸少书,后渐变其体,笔力险劲。明人宋濂认为,欧阳询虽极力追仿右军,然得大令为多。郑真《题化度寺碑》亦称:“欧阳询得王羲之笔意,而险劲瘦硬,自成一家。”这些说法都强调了二王对欧阳询的影响。

艺术当随时代,艺术家的风格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的是秀骨清相之美,无论是曹仲达的“曹衣出水”,还是顾恺之笔下的仕女,均为清瘦的秀美,魏晋南北朝的书法和绘画一样,也推崇这种结构紧凑的清丽秀雅之美,二王、智永和北碑书法,都是体现出这一特征,这种审美风格一直延续到初唐。初唐书法崇尚的瘦劲之美,欧虞为典型代表,这种时风的转变,直至中唐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吴道子、颜真卿为代表的书画家开始一反魏晋以来清雅之风,而崇尚丰腴宽博之美,无论是“吴带当风”,还是雄浑的颜楷、张萱周昉的仕女,甚至韩干笔下的马,都是以丰肥为美。

欧阳询是由隋入唐的书法家,入唐已是暮年,此时唐代崇尚雄浑的时风尚未出现,其书风审美取向都是受魏晋南北朝影响。欧楷结构中紧外松,中宫收得紧凑,而向四周舒展,可视为魏晋时风的延续。因此后人评价欧书是在二王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然而,同为初唐大家,虞世南更受唐太宗喜爱,以至于虞世南死后,太宗感叹无人可与论书。究其原因,是因为唐太宗喜爱王羲之书法,而虞世南书法和王羲之一脉相承,相比欧阳询虽也受到王羲之影响,但个性成熟后的欧体楷书结构严谨中不失变化,线条刚劲而不失温润,和二王的书法相比,是另一番审美体验,已经和王羲之拉开较大的距离,欧书在取法二王之外,一定吸收了更多的养分,在学二王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元素,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取法北碑、隋碑和汉隶 。

欧阳询书风形成轨迹和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从人生经历看,欧阳询在南朝陈33年,历隋28年,在唐24年。40以前基本在江南生活,耳濡目染的受二王书风影响是非常自然的,而迁居北方西安长达40多年,接触的北方碑刻渐多,审美趣味和取向发生了变化,不再一味沉浸南派的二王书风,深入研究学习北碑和隋碑,其中和欧楷面貌最相似的就是隋碑楷书《苏孝慈墓志》和《董美人墓志》,此二碑无论在字形还是神韵上,和欧楷均较为接近。以至于清代有人认为《苏孝慈墓志》就是欧阳询所书。是否为欧阳询所书,不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但《苏孝慈墓志》和欧阳询楷书一脉相承,相似度极高,恰好说明隋代的楷书的发展是在融合南北朝时期楷书基础上展开的状况。而在这场楷书的时代变革中,欧阳询无疑起到引领时风的作用。北朝书法的浑朴雄厚,正是南朝书法所缺乏的,欧阳询以睿智的时代审美眼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隋碑和欧楷无论在笔法和结构上均较接近,也反映出当时的楷书崇尚的总体风貌,欧阳询取法北碑和隋碑,一方面是敢于大胆革新,另一方面也是那个时期楷书发展的自然取向。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众多碑版不断出土,欧书取法魏晋之说开始遭到质疑,尤其是明晚期至清代碑学兴起,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欧书更多取法北碑和隋碑。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到欧楷源于北齐刘珉,清代包世臣认为欧楷取法北齐《隽修罗碑》。

清代郭宗昌在《金石史》说,欧楷结体用笔多从古隶中出,结构方面隶书横向取势,字形略扁,而欧楷结构纵向舒展,因此在结体字形上,欧楷借鉴汉隶较少,但在字势的开合向背和笔法上借鉴比较多,如曹全碑中的“分”字和欧楷写法极为接近,欧楷的竖弯钩的雁尾状也明显从汉隶中来。

综上所述,欧阳询的楷书是融合了二王、北碑、隋碑、汉隶,这样一条清晰的学书轨迹恰好说明一代大家欧阳询善于学习思考,敢于探索,终成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之一。

猜你喜欢

北碑虞世南欧阳询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春夜
清四家书法作品赏析
甲骨文
孤独的先行者
品读
咏萤火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