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
2019-09-10吴健
【编者按】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名碑珍帖灿若星辰。传承文明,临习书艺,需要具备提纲挈领和慧眼识珍的素养,更要具有精准的审美定位与分类能力,以及深刻的观察与理解能力,才能意会古人,得其形神,取舍化合,学以致用。在学习与感悟的过程中,理念的形成、视角的准确、方法的得当至关重要。因此,本刊特设“珍帖导临”栏目,邀请具有30年不同层面书法教学经验、曾荣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奖”的吴健老师,在历代书法范本中,以篆、隶、楷、行、草五体为序,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书法56件,逐一介绍每件范本的书体、书风、书家、承传、赏析、临习等要点,并列举名家精临作品、名师导临示范作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直观明了。解析导临各范本的过程中,因各范本学习的侧重点不同,作者讲解导示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注意到群体兼顾,难易适中。珍帖导临,开篇有益,值得关注。
【摘 要】甲骨文是最初的书写系统,迄今为止仍在被继续使用。它同时具备了线条、结构、章法的书法三要素,不同时期的甲骨文还具有稚拙朴实、古穆雄浑、工稳规则、雅致秀丽等明显的艺术审美取向,无疑是书法艺术学习的经典范本。甲骨文的临习须从字法、笔法、结构、章法、意境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甲骨文;北碑;师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5-0037-04
一、甲骨文概说
在没有发现比殷商时代更早的文字资料前,甲骨文应该是与楔形文字、象形文字、玛雅文字并列的世界上最早的四种文字之一。除甲骨文之外,另外三种文字已经失传。《剑桥中国文学史》中提道:“人类历史上,汉字是少数几种独立创造的文字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最初的书写系统仍在被继续使用的唯一一例。”中华民族文明史册中辉煌的一页——甲骨文,是文字,更是书法艺术学习的经典范本。
甲骨文距今约3500年,主要使用于殷商时代。“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慧眼缘定这一似篆似籀的古物,成就了文明史上一段传奇,使这一瑰宝光耀人间。甲骨文的主要出土地位于今河南省安阳的小屯村,因此地是当时的殷王朝的都城,甲骨文亦被称为“殷墟文字”“殷墟书契”;因为文字大多数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亦被称为“甲骨文”“龟甲文字”“甲骨刻辞”;又因为文字内容大多是王室贵族占卜祭祀活动的记录,也被称为“卜辞”等,一般统称为“甲骨文”。其文字关乎人神、祭祀、宫廷、居室、器皿、衣服、动物、植物、自然界风雨雷电等。甲骨文虽然只使用了较短的270年,但至今已出土15万余片,成熟单字约4600多个,可辨识并能确认其含义的文字约1000多个。因文字和刻制载体的原因,成字大多是用刀等锐器刻画而成,但也发现了朱迹和墨迹类甲骨文字。由于书刻者个人性情、刻制工具材料以及时期不同等因素,甲骨文的书法风格存在明显差异。董作宾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将甲骨文分为五期:“在早期武丁时代,不但贞卜及所记的事项重要,而且当时史官书契的文字,也都壮伟豪放,极有精神。第二、三期,两代四王,不过守成之主。史官的书契,也只能拘拘谨谨,维持前人成规,无所进益;而末流所至,乃更趋于颓靡。第四期中,武乙终日游田,书契文字字形简陋。文丁锐意复古,力振颓风,所惜的当时文字也只是徒存皮毛,不见精彩。第五期帝乙帝辛之世,贞卜事项,王必躬亲,书契文字极为严谨整饬,虽届亡国末运,而文风丕变,制作一新。”加之李学勤、彭裕商等学者的研究,概括地说,甲骨文分为:1.武丁时代。2.祖庚、祖甲时期。3.禀辛、康丁时期。4.武乙、文丁时期。5.帝乙、帝辛时期。其审美风格由稚拙朴实,古穆雄浑,逐渐衍变为工稳规则,雅致秀丽。
清代王懿荣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壮烈殉国,其收藏的1500余片甲骨文由寄籍淮安的刘鹗获得,在淮安人罗振玉的帮助下出版《铁云藏龟》,此书影响至今。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为甲骨文的发掘整理、创作推广贡献卓著,成果丰硕。此皆为我们今天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学习甲骨文,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营养。因他们四人字号中均有一个“堂”字,由此得“甲骨四堂”的雅号。在甲骨文的书法艺术创作实践方面,自清代以来名家辈出,较为著名的有罗振玉、董作宾、王襄、商承祚、潘主兰、潘天寿、陆维钊、沙曼翁等。
二、甲骨文导临
1.甲骨文字法。
甲骨文区别于较之早期的“刻画符”,是文字雏形的终结,系统形成的开始。临习时可参考与之时期较近的金文,乃至石鼓文。遇到不识、模糊、残缺等文字,可以通过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书理论成字的原理做参考途径,多查相关甲骨文字典,文字学资料。学书者应重视尊字、尊古、尊法、尊师,避免在临摹学习过程中养成主观臆断、盲目自信的不良习惯,以至于在甲骨文书法作品的创作中留下隐患。
2.甲骨文笔法。
笔法是为文字的造型与审美服务的。甲骨文不同风格的形成,是建立在字形、线构、线形、线质、章法的基础上而表现出的不同的美感状态。而这就离不开甲骨文临习过程中对笔法的仔细观察、透彻理解和准确运用。其可视的“形质”表现,诸如线条的长短、粗细、曲折、方圆、浓淡、枯湿等,这些“形质”表现所需要对应的笔势笔法也应娴熟,如起笔时的逆锋(方)、裹锋(圆)、顺锋(尖);行笔时的疾缓、轻重、顿切等。甲骨文线条之形质,虽为刀行而尽显笔味。甲骨文后来的隶、楷、行、草四种书体中书写时丰富的笔法,如运动过程中平行推导之力、上下提按之力、自身绞裹之力、逆势涩阻之力等,在甲骨文书写时也基本完备。于此,甲骨文的书写若不能用心体会与表达,就会使线条简单粗陋、轻浮空洞,尽失其可意会的古质神韵。尤其要注意的是其丰富性是在和谐统一、协调自然的前提下存在的,切不可因为过度的“炫技”而破坏甲骨文的审美特质。甲骨文字基本上是刀刻的,笔法实际上是“透过刀锋看笔锋”,是书写者从“客观”的刀痕中“主观”悟出的,这就需要学书者具备审美、观察与理解能力,也需要文字学、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字外功,才能具备二次审美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甲骨文字具“画”意,毛笔宜用兼毫细长锋。但此类笔弹性足,宜逆势裹锋涩进,线条易出现圭角,应注意避之。行筆中切忌画,要体会积点成线的“写”。切忌错误笔法导致线条飘忽浮滑、尖刺细弱、扭列生硬。
3.甲骨文结构。
结构中的线形外展定格为字形,字形同时制约结构。作为已脱离实用功能,基本上为艺术审美而生的甲骨文来说,临习时要注意考虑字形、线形与结构的互生互制的关系。字形结构既不能字字大小统一、字内空间不能一一均等,“状若算子,呆若木鸡”,也不必字形结构过于夸张,对比过于强烈,打着所谓的“意临”的幌子求异搞怪。在尊重范本客观的基础上,先求形准,再达意通。体会甲骨文字外形的大小、宽窄、长扁、方圆;内构的对称、挪位、疏密、繁简,随字赋形,知白守黑,一任自然。
4.甲骨文章法。
“随物就形”让我们看到了甲骨文章法的错落有致;“无意于佳”的刻写状态,造就了甲骨文章法的疏密自然。但在这“不经意”中蕴含着先人的睿智,有许多章法的规律可以去体会。其一,文字排列大多自上而下、白右往左。其二,纵有行,横无列。字与字、行与行,气韵贯通、顾盼生情。另外,主篇与补记,落落大方,自然天成。有趣的是后人将这些章法原则沿用至今。面壁古人,会让人感觉到后人创造出来的或者继承来的书法章法与其相比,是那么的俗气与匠气。“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此言不虚。
5.甲骨文意境。
相传远古仓颉造字时“仰观奎星圆曲宇宙之势,俯察龟纹鸟虫之迹,指掌而创二十八字”。今天,我们无法目睹他老人家神一般存在的文字,也许就是个美丽的传说,但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甲骨文字的超脱、萧散、空靈与智慧的精神意象,感受到无为无我的“天人合一”之大化境界。甲骨文具有文物、文字、艺术的多重属性,而临习时我更强调其艺术范畴里的写意性。面对甲骨文字,用心去感受,你会有种与远古生命对视的神秘感、亲切感……感谢这奢侈的享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下功利之心,净几明窗,动手临摹写写甲骨文字。蒋勋《汉字书法之美》有言:“花一下午,徜徉于汉字的时光长廊;用一辈子,体味书写的敬意与喜悦。”回归汉字创造时的初心,体味上古朴素的人文思想,呼吸幽幽墨香,感恩当下的美好。
【参考文献】
[1]欧阳中石,徐无闻.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吴清辉.中国篆书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3]王冬龄.书法艺术[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