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必然内涵
2017-11-29胡月
胡月
【摘 要】道德人格“是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1]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贯通于接受、笃信和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包括端正道德认知;深化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的全部内涵。端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方可从思想上加深印象,明了是非;深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方可从情感上引发共鸣,积极悦纳;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信念,方可从信念上心无旁骛,扎实印记;养成大学生道德习惯,方可从习惯上主动自觉,一以贯之
【关键词】道德人格塑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习惯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于培养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使之接受、笃信和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人,也即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贯通于接受、笃信和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过程中,包括了端正道德認知;深化道德情感;强化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的全部内涵,也体现出从思想上加深印象,明了是非;从情感上引发共鸣,积极悦纳;从信念上心无旁骛,扎实印记;从习惯上主动自觉,一以贯之。
一、端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从思想上加深印象,明了是非
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现象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并以已有的道德知识对社会现实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关系和社会行为的道德价值进行正确的分析、选择和判断,如对善、恶、勇敢、正义等道德观念的判断和把握,依据道德认知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道德判断的结果,我们所要追求的是大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道德认知。可以说,道德认知近似于道德认识,道德认知左右道德认识。道德认知的形成一般要经过道德概念化、道德判断和道德理论三个阶段,个体只有从感受、知觉的感性阶段走向思维、分析、判断的理性阶段,才能形成道德认知。 当今的大学生缺乏对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的感性认知,更缺乏哲学思辨能力,这就使得他们的道德认知出现了偏向。那么,要解决大学生道德认知不足的问题,对他们的道德人格塑造就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使得他们掌握必要的理论武装,能够正确的分析和思考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一自己的道德认知,深化对应该修养和遵守的道德规范的理解,不至于被错误的人云亦云所迷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二、深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从情感上引发共鸣,积极悦纳
道德情感作为道德人格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既反映了人的道德需要,又表现出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只有道德知识被道德主体认可,并产生“共鸣”之后,道德知识才能内化为道德主体应当这样看待和应当这样选择乃至应当这样去做的认知和行为规范。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共鸣”其实就是道德情感的认同和道德情感的悦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这就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和精神力量的血肉的心脏,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只能养成伪君子的枯燥无味的语言。[2] 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不足,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人格塑造离不开对他们道德情感的培养,要让他们增进热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真听真信真的乐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修身养性。
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从信念上心无旁骛,扎实印记
道德信念就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炽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结合体。在道德人格体系中,单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不一定能成为学生的道德动机,只有三者结合,道德信念才是最可靠、最稳定、最强大的道德动机。道德信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道德动机的最高形态,它能够将道德需要、道德意志、道德意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动。所以道德信念是塑造大学生健全道德人格的保证。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必须强化,只有在坚定而正确的、源源不断的和坚持不懈的道德信念强化的过程中,大学生所产生的道德信念才可能是稳定的、深刻的、正确的、心无旁骛和扎实印记的。
四、养成大学生道德习惯,从习惯上主动自觉,一以贯之
“道德习惯,即道德行为习惯,指道德行为的“自动化”“自主化”,即一个人能一贯地、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和评价行为。”[3]道德行为是道德人格的根本标志,正如列宁的阐述“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评价个体道德人格的高低优劣,关键是要考察他的道德行为。健全的道德人格是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标志的,因此,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必须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归宿,也就是说大学生的道德习惯是其道德人格的最后完成。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可以通过行为训练的教育和强化来实现,一方面选择良好的榜样,作为大学生效仿的对象,使得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修养拥有榜样的示范引领;另一方面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明确不良道德习惯的表现极其危害性,能够识别和克服不良道德习惯,自觉增强抵制不良道的习惯的诱惑,信守和巩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始终一贯地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M].长春:吉民出版社,1993.
[2]徐春雨,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3]李耀宗.伦理学知识手册[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