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的现状与对策
2017-11-29令狐菊香
令狐菊香
【摘 要】“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试行已近十年,从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北京高校情报资料研究会分别举办了学科馆员专题研讨会;CALIS三期规划中提出了普遍服务与学科服务两项工作重点,并于2010年与2011年成功举办了两届“学科馆员培训班”。与10年前相比,我国学科馆员制度的环境、理论研究、实践成果、技术应用、队伍建设等方便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一项新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探索深究,逐步完善,不可一蹴而就。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现状;对策
21世纪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崭新的信息环境,学科发展与变化日新月异,以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高校图书馆从形态、经营理念、工作内容、服务手段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程度日益高涨的信息环境中,“学科馆员”制度应运而生。
“学科馆员”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向待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对图书馆综合水平的提高主要有两个:其一,“学科馆员”是由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人士担任,他们能把图书馆的文献开发有针对性的提供给读者,使图书馆的资料得以充分利用,有助于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其二,担任“学科馆员”的同志本身不仅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较为熟悉,而且对其服务的院系的文献资源也比较了解,“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对口院系学科设置和科研的需求,为图书馆采购图书期刊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更为合理,使新的文献信息及时得到宣传、利用。
学科馆员制度是国际图书馆界一个全新的服务模式,国内的一些图书馆对学科馆员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是,“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图书馆实施的实践过程中不尽人意,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客观上需要有专门从事信息管理的图书馆员帮助读者搜集、筛选、整合相关学科的信息。随着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导致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面临着学科专业读者对某学科专业文献信息专指性需求的挑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将精通某一学科或某些学科领域的特殊图书馆员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学科交流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这是现代化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新型信息服务模式。
(一)学科馆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国外,学科馆员一般都具有硕士以上的学科背景和图书情报专业背景,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有图书情报学的检索技能,但是从目前全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素质来看,严格从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外语与计算机能力来要求学科馆员不现实,会造成学科馆员工作的低效率以及挫伤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学科馆员”不接地气
在图书馆看来,学科馆员都是我们的精英,有了他们,图书馆的服务是完善的。但在读者心中却并不一定是。在读者的眼中,能为他们提供有用信息的就是他们的“天使”,学科馆员应该熟悉所负责学科的馆藏分布情况,积极推动学科藏书建设;定期不定期为对口院系的用户提供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培训和辅导讲座;还要深入院系调查收集意见,撰写数据库利用与需求研究报告,提出新数据库购买计划等等,发挥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能。我们图书馆的每一位馆员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有可能成为“学科馆员”
(三)“学科馆员”待遇得不到保障。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要有相应的物质保障。设备、资金以及信息资源方面无法得到保障,那学科馆员的工作难以开展。
学科馆员与其它馆员的地位,待遇等无明显区别,无法激发学科馆员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使得学科馆员有了懈怠心理,无法使其全心全意、一门心思为对口学科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完善的对策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制度保障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与国外存在很大距离,加之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中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也是管理上的一种创新行为,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所以必须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
(一)学科馆员的培训,提高学科馆员自身素质
要对学科馆员着手两方面的工作:在岗培训和有针对性的引入;图书馆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引进专业基础好,较高外语水平及计算机能力强的毕业生;或在馆内挑选专业能力强的馆员,通过各种途径补充、加强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科馆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科馆员的在岗培训。好多高校,对学科馆员的培训采取“参加专业年会、协会活动”或“参加专题研究会议与专业培训班”的方式,而这种会议培训的机会平均到每位学科馆员身上则十分有限。依靠学科馆员自我学习与提升,不是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从学科服务的可持续新和长远发展看,需要各图书馆定期开展对本馆学科馆员专门培训。
(二)考核与评价,实行奖惩制度。
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成效进行定期的考核和评价,促进学科馆员制度有效运行。让学科馆员既接收图书馆的考核,又接受用户的考核。大多数图书馆馆采取定性考核的方式,通过学科馆员个人述职与领导评价的方式,采取定量考核。不少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学科馆员网页,提供馆员联系方式、职责范围、负责院系等内容,便于读者检索或与学科馆员联系交流。
(三)领导的鼎力相助是学科馆员制度的推手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多数高校学科馆员制度推行困难重重,很多情況下都是学科馆员个人直接面向院系和老师推行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压力大,如果由馆领导牵头,以品牌活动的形式在学校层面或院系层面营造学科服务氛围,再由学科馆员推行学科服务则是一个有效的可行性办法。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一个全新服务还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学科馆员制度的发展任道而重远,我相信,随着学科馆员工作的不断开展、深入,领导的重视关注,“学科馆员”制度必将在我国各大高校遍地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策略探讨[J]. 葛园园.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8).
[2]《学科馆员学科知识服务能力的建构与实证》.宋姬芳.大学图书馆学报 68—69.
[3]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刍议.刘晓开.中国信息导报 2003.
[4]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 王瑶. 才智. 2017(20).
[5]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调查分析——以榆林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为例[J]. 张建娥. 价值工程. 2011(34).endprint